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台湾休闲农业如何“以小取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台湾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突出表现为“三小”:地块小、农户比例小、经济总量小。令很多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恰恰是因為“小”。
  因小而精致
  台湾的生态农庄,多以“小而精”取胜。他们不刻意追求农庄的面积、规模,不一定非要种植多少作物、获得多高产量、产品有多大的批量,但非常注重精细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创意,提升品质。
  有的产品限量供应,量少质精,坚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例如种植茶叶的农庄,有的只采一道春茶,然后精心加工、制作、包装,使其成为茶叶中的“极品”。其他时间则搞好茶园管理,让茶树养精蓄锐;有的农庄则利用溪流养殖红鳟、银鳟或其他观赏鱼类,游客可以在农场购买饲料喂食、嬉戏、体验、观赏,鱼却并不对外出售。如此做法,反倒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虽小但温情
  台湾特别注重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把农业的“苦”和“累”做成了“甜”和“美”。特别是休闲农业,非常注重软件建设、细节打造、人文关怀和情感注入。
  有位业内人士对此深有体验。他曾夜宿在阿里山下的一家民宿,晚上和店主泡茶聊天,听他讲农家的生活和阿里山的动植物。走时店主给他带上自产的茶叶,估计价值已经超过房费,店主说:“你在台北买当然贵,这是我自家种的,不值几个钱。”转过一年,风灾袭台,阿里山灾情严重,那位人士仍惦念着那家民宿,拨通手机问候,主客之间已如亲友。
  台湾农场主除了走出去,亲自接待游客外,还往往有着不菲的技艺,或可以下厨给游客做各种好吃的东西,或是能调一杯美酒,或是能做一块芬芳四溢的香皂。
  农场主把自己的技艺调和到招待游客的热情中,将自己独到的创造和知识、体验传授给游客,在过程中达成新的创意体验和设计,这是游客难以抵挡的诱惑。
  在台湾内山休闲茶园,老板娘会带领大家现炸茶叶酥吃。戴上农家斗笠,腰里围上小竹篓,拣着不老不嫩的茶叶,摘个15片,漂洗掉小虫与浮尘。在老板娘的指导下,一堆人站在油锅前,茶叶蘸粉、下锅,美美地炸个金黄两碟,再洒上话梅粉,不油不腻,酥脆可口,再端进屋,摆点咸甜小品,泡一壶柚子花茶,围坐起来开个茶话会,放松休闲的感觉油然而生。
  因小更灵巧有活力
  台湾农会组织已有110多年历史,目前共有302家,其中县市以上26家,乡镇农会276家,会员总数283万人。
  农会在台湾农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当好“三大角色”极大激发了农业的巨大活力。
  一是“设计师”。一个乡镇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大都由农会来规划设计和引领。二是“企业家”。农会负责人就像一个现代企业的CEO,用现代管理的理念经营着农会。三是“娘家人”。农会就好似农民的“娘家”,有困难找“娘家”解决,有委屈找“娘家”出气,有收获找“娘家”分享,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台湾的农庄,通过深挖特色、扬长避短,有效地避开竞争;通过做精做透、提质增效,实现资源节约、持续发展;通过将自身的特色和创意精雕细刻,把休闲农业做到了极致。他们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