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贷调控面临新考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温 秀

  2011年“一行三会”年度工作会议如期而至。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成为2011年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为此,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针对信贷问题均在各自的工作任务中加以阐述。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将如何协调,发挥各自作用,布局信贷工作,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问题。
  刚刚迈入2011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冲动便浮现出来。同业交换数据显示,1月上旬,四家银行信贷投放近2400亿元。2011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将如何调控信贷?
  人民银行率先举措。2011年1月14日,人民银行宣布自1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透过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政策工具实施更为精细化的调控,已成为货币和银行监管当局的共识。
  人民银行的“大棒”已经落下,银监会也正在探讨和酝酿出台具体措施。
  
  悬念与底线
  
  在人民银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中,将“全年信贷增长目标”改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亦即人民银行未明确制订出今年的信贷规模指标。而人民银行是否制订出2011年信贷投放目标规模,已成为银行业界,尤其是商业银行判断今年信贷新政的风向标。
  一些商业银行的高层人士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已经有紧缩的信号,但到底是松是紧还要取决于CPI的变化,由于变化趋势和成因难以预测,所以信贷规模也不好确定。
  相比提出框架性要求的2011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针对商业银行召开的货币政策吹风会,则更详尽透露出人民银行的调控思路和底线。在会上,人民银行总的希望是均衡投放,尤其“上半年进度的安排要留有余地”。
  在人民银行看来,在GDP增长8%,CPI增长4%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贷款增速应该是12%到13%,并将根据GDP和CPI的消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而CPI上涨究竟是输入型的还是由国内因素导致,也会影响政策走向。如果是前者,人民银行认为“信贷增速有所加快还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是后者,就“必须加大贷款的调控力度”。
  不过,商业银行更希望早点落袋为安,即投放要趁早,在没有确定规模之前多圈点地。按照1月上旬四大行新增贷款总量已经达到2400亿元推算,即便没有月末冲动,平稳投放,如果没有硬约束,有受访银行高层预计,四大行仅在1月的投放就可以轻松突破7000亿元。
  
  “双头调控”
  
  在一些商业银行的高管看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谁将主导今年的信贷调控尚不明晰,双方如何分工合作亦将对商业银行的投放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2010年,银监会首次被赋予了信贷投放的调控职能。知情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银监会在逆周期资本监管和微观风险监管方面,可能拥有更多的指标和手段,可以在特殊时期有效调节商业银行的投放节奏和行为,效果更为可控。此举在保障均衡投放的同时,也有助于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和稳健经营。而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通过政策信号来调节预期,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商业银行分秒必争时,不足以立竿见影地遏制其投放冲动,这也是人民银行今年刻意创新调控工具的原因。
  银监会在投放狂潮中实施的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手段,对于银行业在快速扩张中守住风险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在低位运行。在持续创造了较高利润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的提高也增厚了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在这种前提下,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思路正朝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调整,即关注银行的资产分类和迁徙情况,通过对迁徙率等指标的监控,实施“窗口指导”。
  不过,对于个别不良贷款水平依然比较高的机构,将继续要求其实现“双降”,对于更多的机构,则重点关注分类的准确度和资产质量的细微变化。
  在投放结构上,今年或将出现一个变化,即从过去要求小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变为一个“不低于”,即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而不再要求继续上规模,以防一些银行可能以此为借口,要求突破预设的规模,甚至导致总量失控。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负责人坦承,各家银行都不愿意就下一步小企业贷款的发展趋势作公开承诺。他认为,如果信贷总量大幅压缩,把有限的资金向小企业倾斜不太现实。
  就行业来看,监管当局最为关注的风险点,依然是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相关贷款。经历了2010年的治理整顿,平台贷款的情况基本得以控制,但潜在的风险依然值得重点关注。
  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点有二:一是房地产调控形势下,土地收益和房地产相关价格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平台公司未来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流有不确定性;二是不少平台贷款并未充分确权,虽然名义上有土地作为担保,但并未落实到具体地块,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不过,面对货币与监管当局同时发力的局面,在商业银行人士看来,若干的从紧工具叠加使用,其效果如何,难以简单衡量。用力过猛,恐怕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如何在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的同时,趋利避害,对调控者亦是不小的考验。(摘编自2011年第3期《新世纪》周刊)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8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