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综述(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巴曙松等

  (接上期)与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从形式上看是使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向表外扩展,但实质上极大地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商业银行都可以介入。商业银行拥有很优越的条件,为商业银行拓展新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表外双向转换,从而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范围,增强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理论也提倡将原来的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商业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之外,还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存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除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但也强调了表外业务管理也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了,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重,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诞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认识:一是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三是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存款和贷款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四是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运用上,对资产和负债期限的划分和测算资金供需时,注意外部环境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五是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比配的重要手段。六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效益。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治理机制的不健全,不良贷款率高企,近年来积累了大量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正是我们值得重视的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仍需要学者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反思提高对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人民银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中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要求逐渐下降。四项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率,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自主运用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抑制储蓄向投资转化。这不仅使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对银行自身,其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人民银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人民银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人民银行调控意图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人民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到人民银行调控意图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人民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
  为了应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并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流被动负债,减轻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从而减轻宏观流动性过剩。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因素的联系,虽然近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面比较集中,有关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环境联系起来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其影响变量大大增加,作用机制也更趋复杂,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一旦对它们相互的作用机制的了解取得发展与突破,则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9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