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融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现忠
[摘要]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融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来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企业融资管理的作用,其次,从对企业确定的融资平台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制定企业《融资管理办法》;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认真选择融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恰当安排资金结构,正确运用负债经营;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大力发展小银行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融资管理
一. 前言
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的空前激烈,实行融资管理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并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能起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的作用。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企业管理技术提高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立在财务信息数据基础上的融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融资是企业为保障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需要,以其自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增值能力或增值潜力价值为担保,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交易,获取一定资金的资本经营行为。融资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所谓融资管理是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为实现融入资金的成本与风险的双重控制,企业通过风险分析选定可行的融资战略和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模式,从而建立更有弹性的资本结构。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融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来进行探讨。
二. 企业融资管理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筹措资金是为了提高融资效益。首先,适时、适量地筹措资金以满足企业投资所需,有利于增加利润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缩短固定资产建设周期,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适时、适量地筹措资金有利于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资金闲置,有效地控制因资金闲置所导致的资金机会成本。第三,在适时、适量筹措资金的前提下,注重融资结构的合理选择,可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所有者权益资金利润率,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三.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
(1)对企业确定的融资平台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重点审查企业融资活动是否坚持总量控制、综合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地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财政承受能力允许范围内,合理安排资金融入的规模、期限、方式和用途;融资规模是否适度、资金结构、期限搭配是否合理;资金融入程序是否规范,是否按照项目融资,是否根据项目进度分批次、分阶拨款,有无资金闲置浪费问题。是否坚持“企业统一决策、严格规范操作、依法加强监管”的原则,管理责任明确、运作科学规范、资金合法运作,高效使用。是否建立企业融资的债务偿还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设立偿债准备金,按照合同约定统一对债权人履行还款责任。
(2)制定企业《融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防范融资风险。
为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合理安排债务融资。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制度制定了《融资管理办法》。按照新的规定,企业财务部为融资管理的职能部门。融资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年度融资预算与月度融资计划相结合,按照预算规定程序上报融资需求。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以长期资金为主,短期融资为辅,结合现金流量管理,做好资金的动态平衡。同时,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及政策要求,对债券融资、金融机构借款等不同融资方式还将实行分类管理;重大项目的融资则由企业董事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统一规划和统融管理,由企业安排统一落实。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企业可采取借新还旧、债务替换、提前还贷等措施,调整和优化债务结构。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了融资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未经企业董事会批准,企业一律不得对外融资。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融资行为,企业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
企业融集资金的数量及其投放时间,是由企业合理的资金措要量及其时间决定的。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式融集资金,都应该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有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融资不足,会影响生产经营对资金的合理需要;融资过剩,又会增加融资成本,影响资金的利用效果。因此,企业在融资之前,必须根据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确定资金的需要量,进而根据自有资金的利用状况,确定等集资金的数额。在核定资金需要量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且要注意产品的销售趋势,防止盲目生产,造成资金积压。在全年中,企业资金的使用量并非固定不变,或逐月增加,或时有减少。因此,不仅要掌握全年资金投入量,而且要测定不同月份的资金投入量,以便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和回收,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4)认真选择融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资金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企业融集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融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诸如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债权、股权等。不论何种渠道、何种方式,融集资金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不同,其适用范围也不一样。如银行贷款资金供应比较稳定,民间借贷取得比较方便,通过政府扶持资金成本较低,股权融集巨额资金有利,债权适合融集少量资金,等等。企业融集资金时,一方而要全面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选择合理的融资渠道和等资方式;另一方而又必须注意融资成本。要综合考察各种资金的融集渠道和方式,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约束条件,权衡利弊得失,求得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以便降低综合的资金成本。
(5)恰当安排资金结构,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企业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来自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即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企业举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即负债经营。由于负债利息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对企业税后利润影响较小,因此,当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串时,负债经营既可缓解自有资金紧张的矛盾,又能提高自有资金收益串。但如负债过多,则会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再融资的能力,甚至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同时,针对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积极改革创新,研究建立符合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与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
(6)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大力发展小银行。
发展小银行,不仅可以有效集中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充分发挥“草根金融”服务“草根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解决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美国拥有大量的社区银行,它们在目标市场方面主要服务于周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家庭,在客户关系方面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广泛接触居民、深入了解社区事务,因而在贷款审批方面拥有更完备的贷款人信息,有效解决了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再如,美国的硅谷银行,熟知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因而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商业银行过于强调安全性、盈利性的弊端,较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此外,发展小银行还有利于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在我国,民间金融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日趋活跃。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切实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发展小银行将是重要的渠道和出口。目前,发展小银行的着力点有三个: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我国283个地级市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36家。应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级市开办城市商业银行。二是不断规范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农村银行只有22家,农村合作银行只有163家。应鼓励条件具备的县设立自己的农村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三是重点发展社区银行、科技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区域性、行业性小型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小型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元海华. 企业融资管理及风险防范[J]. 商业会计 , 2008,(18)
[2] 王辉. 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分析[J]. 现代商业 , 2008,(06)
[3] 祝玲, 胡宇红. 企业债券改革与企业融资决策[J]. 现代企业 , 2004,(03)
[4] 江陵. 试论企业融资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对策[J]. 商场现代化 , 2006,(30)
[5] 陈春芳. 浅谈如何有效的为企业进行融资[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9,(02)
[6] 陈嘉明.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 200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3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