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法对深交所63家信息技术类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研究的三年间多数企业没有达到DEA有效,只有不到15%的企业达到了DEA有效。另外,纯技术效率相对规模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拉低了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研究还发现信息技术类企业融资效率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类企业  数据包络分析  融资效率
  一、前言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目前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信息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效率,扩大市场环境,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的桥梁,还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把全球的经济市场联系在一起,缩小了空间上的距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传统的制造业,促使传统产业结构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紧抓机遇,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改革创新,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拥有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我国信息技术企业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很多信息技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资金,很难进一步发展。有些企业拥有很多融资渠道,但是效率却很低下,信息技术企业通过高成本的融资,很难获得发展。
  二、文献综述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资本,没有资本的支撑企业很难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依赖外部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合理利用企业所融入的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很多学者都十分关注企业融资效率问题,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多,各种类型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都有涉及,但是专门针对信息技术类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初立苹,粟芳(2013)比较了 2007 年到2011 年财险公司在融资效率上的不同,得出财险行业大致有 30% 的公司能达到融资有效率的结论。周昌仕,郇长坤(2015)研究了涉海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发现2008至2013年涉海产业类企业融资效率总体上处于较的低效率。潘永明等(2016)通过引入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2009至2013年的融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9至2013年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罗春燕(2016)等分析了42家文化金融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数据,对我国文化金融产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2012到2014年,文化金融产业融资效率的均值较高,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李籽墨,余国新(2018)利用2014至2016年粮油加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4至2016 年我国粮油加工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整体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当前在研究效率问题上,常用的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它可以解决多投入与多产出的问题,不会受到尺度的影响,DEA对效率的评估结果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并且可用于经济学中总生产要素的概念,模型中的加权值是数学的乘积计算,因此不受人的主观性影响。基于上述种种优点,本文选择数据包络分析这一方法,研究信息技术类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
  数据包络分析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在1978年首先提出的,1978年他们提出了 CCR模型,CCR模型是DEA的一种。但是这一模型的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很多情况下企业都是规模报酬可变的。因此A.Charnes.和W.W.Cooper在1984年又提出了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本文研究的信息技术类企业一般是规模报酬可变的企业,因此本文选择规模报酬可变的方法研究这类企业的融资效率。
  本文选取了深交所上市的63家信息技术类企业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利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来分析2015年至2017年间信息技术类企业的融资效率。本文选取了三个投入指标(XI)和两个产出指标(YI)。三个投入指标分别为营业成本(X1)、财务费用(X2)和资产负债率(X3)。营业成本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类企业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所花费的资金,在一定产出的情况下,企业营业成本越低,企业融资效率一般会越高。财务费用是代表企业融资过程中所花费的融资成本,企业的融资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越高,融资效率会越低。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额负债在资产中所占的份额,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因此增高。两个产出指标分别是营业收入(Y1)和总资产周转率(Y2)。营业收入是和营业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行效率。
  四、实证分析
  由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数据不能有负值,故本文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具体处理如下:XI=0.9*(XI-Xmin)/(XMAX-Xmin)+0.1;YI=0.9*(YI-Ymin)/(Ymax-Ymin)+0.1。运用deap2.1软件,计算2015年至2017年信息技术类企业的各项指标,得出下表的结果:
  总体来看,2015年至2017年信息技术类企业综合效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5-2017年间综合效率DEA有效的分别只有7家、9家和7家。总的来说DEA有效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只占了11.1%、14.3%、11.1%。说明我国一部分信息技术类企业虽然具有较高的融资效率,融入的资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投入没有冗余,也达到了最大的产出,但是多数企业的融资效率都相对低下,没有有效的利用好资金。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年间DEA有效的企业数分别是9家、12家和8家;9家、15家和10家。可以看到规模有效的企业数相对多一点,相应的规模效率的均值也是最高的,分别为0.966、0.979和0.975。纯技术效率每年的均值都要小很多,每年均值分别为0.862、0.913和0.912,可见主要是因为纯技术效率过低,拉低了综合效率。由此可以发现,纯技术效率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提高纯技术效率有助于提升整体的融资效率。综合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833、0.894、0.89。2016年均值上升相对较多,2017年相对于2016年只下降了0.004。虽然2017年相较于2016年稍低,但比2015年仍旧要高,总体上还是上升的趋势,说明信息技术类企业的融资效率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63家信息技术类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分析,发现:第一,信息技术类企业融资效率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效率的均值2016、2017年相对2015年都有提高。第二,少数信息技术企业实现了有效的DEA,这些企业没有投入冗余,产量达到最大; 大多数公司仍未实现DEA有效,投资仍然有冗余的。第三,这些企业的纯技术效率相对于规模效率较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信息技术类企业自身要加强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类企业赖以生存的就是技术,必须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才能持续发展。第二,企业内部有必要构建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资金,降低成本。第三,从政府角度,要进一步鼓励信息技术类企业发展,为信息技术类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为广大的信息技术类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初立苹,粟芳.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融资效率的DEA比较分析[J].保险研究,2013(04):22-32.
  [2]周昌仕,郇长坤.涉海产业类企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测评研究——基于DEA-Random Effects Models的经验数据[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3-20.
  [3]潘永明,喻琦然,朱茂东.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02):77-83.
  [4]罗春燕,张品一,李欣,梁锶.基于DEA方法的文化金融产业融资效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23):107-109.
  [5]李籽墨,余国新.我国粮油加工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J].农业经济,2018(12):103-105.
  基金项目:天津社科规劃项目“政府R&D资助对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TJYY17-017)。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7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