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家知识异质性的耦合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焕勇 杨增雄

  摘 要:完全竞争模型对于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天然的缺陷。企业异质性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潜在原因,而企业家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与企业的异质性具有很强的耦合性,企业家知识的报酬递增性、创新性、默会性、资产专用性、市场不完全性等特点分别与企业异质性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仿制性、无法替代性以及非竞争性等条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至少部分地充当了企业异质性的承担者。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企业家知识;异质性;耦合性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5-0032-05
  
  一、引言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模型中,为了简化讨论,企业被看作是一定条件约束下的投入产出函数,企业在本质上都是同质的,企业的利润水平被看作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出于同样的原因,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企业家也没能扮演突出的角色。正统经济理论假定:“无企业家”的厂商只是对外部偶然发展带来的变化做出机械的反应。显然,这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利润的差别以及企业不同的成长速度、路径和规模。
  马歇尔最早意识到新古典理论的这种局限性,他虽然没有明确阐明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家知识之间的关系,但是其理论的基本内涵却非常清晰,即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内部职能分工中的知识积累和组织协调。而这种协调能力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Penrose发展了马歇尔的思想,从企业知识积累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异质性的根源。她认为,正是由于资源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和潜力的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才使得每个企业具有独特的个性,从而获得和维护某种形式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家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稀缺的资源,其异质性必将对企业的异质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Alchian和Demsetz”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认为,“企业是一个收集、整理和出售投入品信息的专业市场制度”,而企业家则处于这个制度的核心位置,是各种信息流的交汇点,“……雇主(企业家),由于监督着许多投入品,获取了关于投入品生产性绩效的更好信息。这促进了他的指导(即市场雇佣)效率”。这就把企业的差异性的根源归结到企业家自身的异质性知识上来:“用异质资源进行有效的生产并不是因为有更好的资源,而是因为(指导者――雇主)更准确地了解到那些资源的相对生产绩效。较差的资源只能获得与其较差绩效相一致的低报酬;使企业(或投人品安排)有更大的获利能力的,是对投人品潜在的和实际的生产性行为的更准确的了解,而不是拥有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源。”
  资源学派认为企业要想保持其异质性,它的资源应该满足以下五个必要条件:(1)必须有价值;(2)必须是稀缺的;(3)必须是不能完全被仿制的;(4)必须是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5)必须是非竞争性的。而企业家知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性符合上述五个条件。本文将借助资源学派的框架,探讨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之间的耦合性关系。图1对这种耦合性关系作了描述。
  
  
  二、企业家知识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资源的价值性条件
  
  按照资源学派的观点,如果资源能够使企业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利用机会或抵御威胁,则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就是有价值的。换言之,凡是那些有助于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这种资源产生准租金的潜力。而企业家知识的报酬形态即是准租金,其价值源于它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
  早在100多年前,马歇尔就对知识的报酬递增性做了极具预见性的评价,“知识是生产最有力的发动机……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但是囿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陈述显得比较含糊,并没有指明是什么样的知识具有报酬递增性。直到舒尔茨提出专业人力资本是报酬递增的重要源泉,才把这方面的研究大大向前推动了一步。而丁栋虹则把人力资本进一步分异为两种形态: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同质型人力资本,认为凡是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属于异质型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属于同质型人力资本。并明确指出,企业家是动态经济中拥有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的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
  同质型人力资本所拥有的知识是一般性知识,它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这些知识可以产生内部效应,也就是能给知识所有者私人和家属带来回报;而企业家所拥有的异质性知识是专业化知识,它能够产生外部效应――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生产率,还促使同质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消除了其它要素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对企业增长的不利影响,引致了收益的递增,强化了企业的异质性,因此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源。
  
  三、企业家知识的创新性与资源的稀缺性条件
  
  马歇尔把企业家知识看作是继土地、劳动、资本之后的第四生产要素,在这里,他强调的是企业家的组织功能。实际上,企业家知识是比其它三种资源更为稀缺的一种资源,其高度的稀缺性来自它独特的创新性。
  按照熊彼特对企业家创新所下的定义,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的。而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其特殊知识,实现新的组合,包括采用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掠取新原料、改组新组织五种方式。创新不同于发明,因为只要发明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没有意义的;而企业家要付诸实践的创新,也不一定是任何一种发明。它需要的是完全不同于科学家的一种知识。它既是对科技发展的洞悉,也是对市场机会的敏感,更是对二者的创造性链接。企业家的创新职能也有别于“经理”的领导职能,经理的例行职能只是去纠正那些个别脱离常规的行为。而企业家知识则表现在与其它要素资源的强互补性,它能够有效地集聚、粘合各种不同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一般地,“当互补性资源要素在运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时,生产过程就显现为收益递增”。
  通常,人们获得某种知识后,并没有继续加以更新和自觉进行再生产,而是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创新障碍。只有极少数的被称为企业家的人才能在意志上战胜这种习惯力量,从而实现新的组合。熊彼特认为,大约有1/4的人口的创新精神极端贫乏,他们只能从事经济生活中最琐碎的事务,对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还有大约1/2的人具有中等水平的创新能力,这里面可以包括“实际上所有的工商业人士”,他们主要依靠来自经验的常规办事,但也能应付一般的挑战;而其余最高的那1/4人群,具有超常的智力和意志,并且在创新性方面仍然有强烈的、不同程度的分化,最后只有少数处在创新精神的金字塔顶端的人才具

备称为企业家的资格。因此,企业家的知识同其它特性一样,“是依照误差原则在纯一种族群体中分布的”,它的分配曲线具有很大的纵坐标,两边的偏离越大,数量上就会变得越稀少。要是忽略了创新性这一特性,“在这方面满足累退标准的个人数目将会不断增加”。
  
  四、企业家知识的默会性与资源的难以仿制性条件
  
  企业拥有了稀缺而有价值的资源,它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能力就取决于这种资源被仿制的难易程度。企业家知识的默会性是保证它作为一种资源而难以被仿制的内生性障碍,这种障碍来源于三种“独立性机制”:因果模糊;路径依赖;企业家知识的社交关系资本特性。
  
  1.因果模糊
  相对于企业的其它资源来说,企业家知识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清晰的。即使竞争对手可以明确了解某个企业家在哪些方面做得较为出色,但是要确切知道这个企业家的“敏感”是如何形成的,企业家选择某种战略的真实意图和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做出这些决策需要哪些知识储备,应该仿制什么以及如何仿制等却是极为困难的。这种认知上的障碍就是因果模糊。里普曼和鲁梅尔特认为,因果模糊是行为和结果相互间因果关系混乱的最基本的性质。这一含糊不清的认知因素应对那些良好的业绩负责。
  因果模糊的认知限制对于潜在的竞争者是有力的障碍,因为要仿制一种原因不明确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排除竞争者最终有可能了解到企业家知识的价值根源及其作用机理,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就产生一个“时滞”,为企业保持异质性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
  
  2.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在这里指的是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知识是组织或个人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即巴托里特和高斯浩所谓的“管理遗产”。企业家知识是一种经验知识,主要是通过“干中学”(leamingbydoing)得来的。企业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所处的环境、他的成长经历、他的特殊机缘以及很多偶然因素的制约。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不断地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并形成新的知识平台。由于知识积累的效率取决于先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的储备情况,任何人的现期学习都是在由以往学习所引出的观念背景中进行的,所以企业家以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决定了他对新知识的搜寻和吸收能力。这就是“累积性学习过程”。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由于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企业家的知识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模仿者来说,由于企业初始资源不同,发展过程中选择的战略不同,发展的路径也不同,企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的基因――管理遗产也会与被模仿的对象不同。而知识一旦形成,就会自我强化,对他选择新知识就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因此,企业家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表现为较差的流动性和难以被仿制的特性。
  
  3.关系资本特性
  所谓社交关系资本也称社会网络资本,是指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的总和。这个资源的范围广泛、类型众多,如权力、地位、财富、金钱、学识、信息等,通过社会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和利用这些资源,以达到功利或非功利的目的。企业家的知识依赖于独特的信息渠道,这些信息渠道是耐用资本,具有投资的准不可逆性,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养和沉淀而成的,是企业家与其所处的社交网络中的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依靠相互之间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磨练后逐步建立和发展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Bamey认为“企业家的知识就是一种社交关系资本”。为关系伙伴所共同拥有,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企业家经过与社会网络中其他成员长期地反复地交互作用,增进了关系各方的彼此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通过相互交流,企业家获得了独特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决策方式和整合及配置资源的能力,进而构成了其知识的异质性;而良好的信任关系必然进一步促进关系伙伴间信息与知识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异质性。
  
  五、企业家知识的资产专用性与资源的无法替代性条件
  
  哈耶克最早探讨了知识的专用性问题,他在那篇经典文章《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提出:“现实生活中无疑还存在着一种极其重要但却未经组织的知识,亦即有关特定时空之情势的那种知识(theknowledgeOftheparticularcircumstancesoftimeandPlace)……正是在这个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要比所有的其他人都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着有可能极具助益的独一无二的信息,但是只有当立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是由每个个人做出的或者是经由他的积极合作而做出的时候,这种信息才能够得到运用”。威廉姆森更进一步阐明了知识专用性的四种形式:(1)由非完全标准化的设备引起的设备专用性;(2)由个人和其同事在具体的操作环境中形成的过程专用性;(3)由各方在不断接触中相互适应导致的非正式的团队适应性;(4)信息沟通专用性,即只有在企业内才有价值的信息渠道和信息符号。
  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企业家知识同样具有资产专用性,尤其是在非正式的团队适应性和信息沟通专用性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它以独特的方式应用于特定的目的、地区、顾客或组织环境。“以他们所具有的有关其他人并不知道的那些一瞬即逝之情势的特殊知识为基础而在社会中发挥极大作用”。因此,企业家知识常常是依赖环境的,粘滞于局部环境。其价值的实现表现出对其它相关资源很强的依赖性,它必须与其它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资源的相互依赖性还导致了企业家知识对组织具有较强的依存性,它只能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使用。企业家知识的专用性使得替代变得困难,因为,这种知识一旦离开特有的组织环境,将毫无价值可言。而且,用于形成这些知识的投资具有高度的不可还原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知识专用性的实质就是费茨罗和穆勒所说的锁定(lock―in)效应。企业家的知识由于积累不可转换、其进入和退出企业的交易费用过高而变得难以流动。事实上,正是因为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所具有的极不对称的非流动性,才使得他们享有更多的决策权。反过来,也使得企业家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化。
  按照詹森和麦克林关于专门知识和一般知识的思想,企业知识创造的社会化过程中,每个知识所有者都面临着专有性知识的投资风险,因为“由有价值的特定专有知识引起的不确定性,以其微妙的方式增加了转换成本”,企业家的知识存量使其在现有领域形成沉没成本,较高的知识转换成本将会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进人形成资产壁垒,因为“只有通过被雇佣,并发生必要的初始成本,缺乏具体经验的外部人才能达到与内部人

相同的水平”。因此,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家的知识有高度的依附性,企业家至少部分地充当了企业异质性的承担者。
  
  六、企业家市场的不完全性与资源的非竞争性条件
  
  企业家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源自信息的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对某一方面的信息,一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或不完全拥有。它是影响企业家市场交易效率的重要原因。张维迎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将充当企业家的优先权或选择经营者的权威赋予资本所有者是最优的,因为“只有那些愿意当企业家而同时又拥有足够个人财产的人才能被信赖为合格的企业家”。但是在某个人成为企业家之前,他的知识存量和财富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信号传递理论的创始人斯宾塞提出了“分离条件”(sorting condition)假设,认为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程度是不同的。教育成本与个人能力成反比,即能力越高,教育成本越低;能力越低,教育成本越高。按照这个假设,企业家知识的信息可以靠教育程度来传递。但是由于企业家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还可以通过实践经验以及其它非正式渠道获得,所以我们也不能把教育作为企业家知识的惟一传递信号。另外,“经营业绩”也可作为一个有用的传递信号,但必须是企业家已从事经营工作若干年。
  由于企业家知识在识别者与被识别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了企业家市场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正如卡森所指出的,尽管企业家能够提高其它市场的效率,但企业家市场本身是低效率的。因为企业家的判断性决策是典型的隐藏信息且具有专用性,企业家市场难以通过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准确地把判断性决策“配置”给企业家。
  R.N.LanSlois把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划分为竞争性的和非竞争性的,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异质性。其中前者是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从其它企业获得的、至少和企业内部生产一样廉价的要素;后者则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从外部廉价获得的要素。Langlois认为,如果所有的资源都是可竞争的,那么所有企业都将是同质的;而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通过自身内部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知识和能力,即非竞争性要素。根据福斯和哈姆森的论述,企业可能拥有低价值性(非竞争性)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这些资源的战略要素市场是不完善的,而在完备的要素市场上获取的资源是不能成为企业租金的来源的。
  企业家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了企业家知识属于非竞争性资源。不同于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普通的人力资源,可以在要素市场上自由流动,企业可以按照给定的市场价格买进和售出,企业家知识难以通过市场进行定价和配置,只能依靠企业家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来获得。
  
  七、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企业的异质性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潜在原因,也是企业获取租金的根本保证。
  第二,在企业异质性和持久力方面,企业家的洞见和知识是问题的关键。企业家的认知模式决定了竞争的模式。正是通过企业家过程――发现市场机会、整合知识、配置资源――投入变成了独特的产出。
  第三,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和企业的异质性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性关系。这种耦合性表现在企业家知识的特性与企业异质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上。企业家知识的异质性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9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