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推动山东省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超超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山东省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更新观念、突出重点、推动山东省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山东省;金融业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2-0007-03
  
  一、金融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金融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也必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这些要求。
  一是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精辟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一论断,不仅指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揭示了金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金融具有融通资金、引导资源配置、参与社会管理等重要功能。金融工作只有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动金融业的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好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必然通过金融领域集中反映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这个硬道理。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机构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农民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是这种现象的集中反映。因此,金融工作不能偏离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出发点。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着力解决群众期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金融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金融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持健康安全发展。当前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巨大影响。引发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既有宏观经济政策不当,也有金融监管缺失,但根本的一点,就是违背了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储蓄与投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没有摆正。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好金融工作,保持安全稳定。
  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金融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需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比如,统筹好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各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等等。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二、山东省金融工作存在的差距分析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金融工作,特别是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把金融业列为六大现代服务业之首,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通过多年来扎实有效的工作,山东省金融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金融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尽管山东省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金融业总体水平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反映了金融产业化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二是金融结构与多层次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银行业发展较快,证券、保险业发展滞后;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迟缓,民营金融机构还没有发展起来,金融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没有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结构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不适应。从区域分布看,大部分金融资源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从城乡布局看,农村金融是金融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从资金流向看,贷款向大城市、大项目和大企业集中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中小企业贷款仍是老大难问题。四是金融服务水平与金融的核心地位不适应。从对经济的服务方式看,主要还是靠发放贷款,直接融资功能开发不足。目前,企业融资需求的95%来自信贷融资,这不仅限制了融资渠道,而且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从服务领域看,金融更多的是服务于经济领域,对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的支持比较薄弱。另外,金融服务创新水平较低,金融业务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往往导致同行业不良竞争。五是金融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适应。金融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资产质量较差,存在风险隐患。
  
  三、更新观念,突出重点,推动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上这五个方面的“不适应”,有其历史和客观的原因,但也集中反映出我们思想观念和工作指导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金融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转变金融业发展思路。在发展方向上,注重全面整体协调发展。由注重银行业发展,向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各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业整体实力和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在资源配置上,注重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布局结构,既要为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和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更要加大对弱势产业、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在发展方式上,注重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扩大金融业规模和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关系,做到发展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改善融资方式,由注重银行信贷间接融资向全面利用资本市场、担保、信托、保险融资转变,特别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利用资本市场增加建设资金供应,保持山东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改变金融服务重经济保障、轻社会发展的倾向,加大对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开发便民服务金融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转变金融工作领导方式。坚持统筹兼顾。解决好就金融抓金融的思想障碍,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金融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保持金融工作的协调性和持续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领导干部驾驭金融工具的能力,自觉按照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尊重和保障金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优化服务,依法开展金融工作。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金融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注重在保持金融稳定安全运行中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破除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现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结合山东省金融工作实际,就是要以解决金融改革发展重大实际问题作为实践载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山东省也出台了二十一条落实意见,抓好投融资服务,保障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就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千方百计增加有效贷款投放,进一步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同时,要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并采取引进保险资金、发行债券等方式,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保障山东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要突出深化金融改革。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特别是要加快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实力,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山东省,加快保险业创新,发挥好商业保险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重点抓好直接关系社会民生的薄弱领域的保险工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保持山东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三是要突出抓好农村金融。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加强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健全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增强“三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实力,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稳妥有序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数量,更好地聚集社会民间资本增加对“三农”的资金供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等金融中介组织,解决好“三农”贷款难问题。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大力促进农村保险机构发展,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稳步发展期货市场,鼓励涉农企业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要突出金融安全与稳定。要正确处理扩大金融业规模和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关系,金融企业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构建良好的行政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
  (责任编辑 代金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3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