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建学 许彩玲
内部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也就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护事业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需要。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不断增加,国有资产总量和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也日益复杂,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不断出现,而只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对财产物资进行保管,才可以防止或者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资产被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很差。部分事业单位表面上都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领导们却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下作风,重大决策基本上由一把手说了算,这不仅破坏了内部制度的执行效力,而且容易导致下属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失去信心,这进一步使得单位不能形成一种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二)预算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而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特别是对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而言,经过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经费应按专款专用原则不能改变用途。现实情况是不少单位所做预算只是为了完成财政部门布置的一项任务,等钱一到手,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跟所作的预算根本无关,这就造成了财政专款根本没用到应该用到的地位,进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三)内部控制重建设轻执行。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弱化,控制执行不得力,有不少单位虽然已建立了看似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缺少切实可行的具体执行方案,致使内部制度成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的道具。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的最大困难不在于设计一套制度,而在于如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内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事业单位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有设立内部审计,已设立内审的单位也未能发挥内审应有的作用。部分单位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内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进而造成内审人员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未能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权责划分不清。不论多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有效的内部控制,能确保单位政策执行人员有胜任能力和正直的品行,而这一切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事业单位目前的现状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机制,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积极性,造成有功不奖,有过不罚,致使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内控环境主要措施有:(1)建立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打好内部控制基础;(2)增强单位负责人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意识,促使他们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的有效运行;(3)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内部控制的能力。
(二)严格控制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强化预算约束机制。(1)要加强项目预算编制的控制,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2)按照年初经费预算,把各项费用分解到单位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形成内部费用控制指标体系。(3)根据预算的执行随时完善预算的编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能得到顺利执行。
(三)强化各种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定期对行业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曝光;单位要加强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有力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的权威性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发生。
(四)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内部控制管理队伍。主要包括三方面:(1)作为单位的行为主体者,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增强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切实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2)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最终要高素质的人员来执行,这就需要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素质、业务技能,广博知识水平的内部控制从业队伍。事业单位应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用人机制,对人员的选择、使用、培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以控制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素质,同时对人员的职务进行定期轮换,防止因一项工作从事过长而产生的惰性和出现的错误,从人员选用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3)强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法律意识。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单位领导和员工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避免潜在风险的爆发。
(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防线,改变以往的事后处罚模式:(1)把内部牵制制度带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改变重业务,轻管理的状况,建立以“防”为主的第一道防线。(2)强化事后监督,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周期性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第二道防线。内部制度滞后并不是不要事后监督,相反要强化事后监督功能,通过事后监督使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当“没有人不被控制,没有业务不被控制”的内部控制框架形成时,当“内部控制好似一种伤害,直到伤害到每一个人为止”的执行观念形成时,内部控制才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有了实质性的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公路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4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