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乔志强
摘要:本文在归纳银行流动性风险有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梳理了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创新性地将流动性风险划分为“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和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三类,并以某中小银行的管理实践为例,构建了这三类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同时,对流动性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分层缓释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层缓释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7-0027-06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通常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存款的提取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的还包括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他及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本文所讲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广义的流动性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中指出:“流动性管理是银行所进行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良好的流动性管理可以降低发生严重问题的概率。”银行的实质是一种流动性转换与创造,即实现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与高流动性的负债之间的转换,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流动性。但与此同时,提供这种服务的银行集中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冲击,使得流动性风险成为银行体系与生俱来的问题(Diamond和Dybvig,1983)。也就是说,流动性风险内生于银行制度,是由银行资产与负债流动性不匹配所决定的,任何银行在任何时刻都面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一项重要而基本的日常性工作。
实践表明,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并且流动性风险具有联动效应,一旦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极易导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兑存款,诱发挤兑风波,最终导致银行破产。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对于中小银行,由于金融脱媒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大,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增加,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概述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隐形担保的存在,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常常被掩盖或缓和,但随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经营的金融企业,其自身的生存、发展日益回归其作为法人的本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体制的具体情况,重点分析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一些管理风险的方法,实证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影响因素及特点的研究
主要研究观点认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不确定与不规则,另外还源于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而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有:资产负债结构、中央银行政策、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信用风险状况、利率变动等(姚长辉,1997)。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所隐含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主要表现有:资本充足率偏低,资本不足;资产流动性下降,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违章违纪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刘海虹,2000)。银行的这些风险,往往最终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表现或爆发出来。流动性风险还会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效率低下而不断积聚(王维安、王旭祥,2003)。流动性风险具有多元性、隐蔽性、承担主体的缺位性和化解的唯一性等特征(郭京华,2000)。还有的学者通过对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指出流动性风险来源于信贷配给导致的资金单向流动。在国家信誉有条件地退出、存款增长速度下降、行政性的金融垄断逐步被打破、居民有了更多的金融选择权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负债已约束不了资产,但资产倒逼负债的现象却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郑振东、王岗,2004)。
(二)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和计量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观点认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做好流动性需求及缺口的预测(李启成,2002)。预测方法有:运用现金平衡法对流动性需求进行估算(赵宏,1998);从客户提款、新增贷款需求和周转资金需要量三个方面对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进行预测(王文华,2000)。从表面上看,银行的流动性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概念,但对它进行衡量绝不是件易事。主要的计量方法有:
1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确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并进行估值,然后确定合理的比率,指标并用于评估和监控。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有助于理解当前和过去的流动性状况;缺点是其属于静态分析,无法对未来特定时段的流动性进行评估。
2 缺口分析法,是指银行资产负债之间的差额,流动性缺口反映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性缺口产生于目前的资产负债,被称为“静态缺口”,它反映了银行当前的流动性状态。如果对未来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入)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则被称作“动态缺口”。
3 净流动性资产法,是指银行首先对其资产负债表两边的项目进行归类,资产被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两类,负债被分为不稳定性和稳定性两类。流动性资产和不稳定负债之间的差额,被称作净流动性资产。如果流动性资产大于不稳定性负债,该缺口为正;如果流动性资产小于不稳定性负债,该缺口为负。通过正负缺口的显示,银行就会清楚银行目前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变现,来为即将到期的存款和债务提供资金来源。
4 现金流量法,是通过对商业银行短期内的现金流入(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出(资金使用)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异可以用“剩余”或“赤字”来表示。当来源金额大于使用金额时,出现所谓“剩余”,反之则为“赤字”。
(三)流动性风险评估与监管研究
有研究文献主张借鉴美国的CAMEL比例系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与监管(赵宏,1998);或者借鉴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策略和主要方法(葛奇、霍团结、黄小军2001);温珂(2003)比较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区别。许建华(2000)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进行了国际比较。
(四)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策研究
一些研究文献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对借款人的用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发展资本市场等(刘宗和、刘海虹,1998)。应通过制定流动性计划、科学运用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负债多样化等来加强流动性管理(刘宗华,2003)。彭
峰、卢会明(2000)分析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并给出了防范对策。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研究
一些研究文献通过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研究设计了流动性风险决策程序,包括八个方面,即:流动性风险战略制定、流动性度量与预测、流动性计划与安排、流动性授权与调整、日常资金供求分析、资金结构调整、日常资金调拨、定期流动性管理评价(张维、蒋东明等,2004)。
三、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在经历了一轮宏观调控以及资本市场的暴涨、暴跌后,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归纳如下。
(一)管理体制方面
普遍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制定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政策,由计划财务部门协同资金营运部门具体管理头寸与资金运用,公司、个人等部门在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框架下开展业务。
(二)管理方法方面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应对流动性风险。负债方面,加强存款的稳定性。在2007年,受资本市场急速发展影响,商业银行人民币一般性存款增长放缓,稳定资金来源减少,但是稳定性差的同业存款比重却大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重点加强存款的稳定性工作和存款预测工作”,深发展也提出了“注重分散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核心存款比重”。在资产管理方面,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以资产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对全行流动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多家银行还采用缩短投资久期、提高资产流动性等方法应对负债的大幅波动。深圳发展银行同样以保持相当高流动性债券规模的方式来取得可及时变现的效果。此外,还有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另辟蹊径,提出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的方案来主动匹配资金缺口,其中浦发银行通过发行4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自身的资产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民生银行则采取了控制信贷过度投放、变现部分投资组合的手段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三)预警监测方面
对头寸实行逐日监控,设立流动性指标监测体系,对指标按月或按季监测,并运用缺口分析预测未来的流动性压力;普遍运用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法作为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补充。
四、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梳理
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产生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新股申购以及银行自身的经营变化等多种情况。结合中小银行的实际,产生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有:
(一)宏观经济增长由快转慢,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三家倒闭,两家被银行化,更有多家银行倒闭,对金融市场形成冲击,进而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在转向衰退。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出口贸易的萎缩不可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需求的快速回落,对产能过剩行业形成巨大冲击,钢铁、水泥等行业随着产品价格的快速下跌,由盈利转为亏损。加之,先前调整的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增长减速,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良贷款的反弹,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二)内外部各种因素引起对存款的集中提取风险
由于内外部声誉事件,或客户趋同的投资融资活动等特殊因素,可能导致存款客户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提取存款,对银行流动性造成较大压力。还有新股申购时,大量“打新股”资金几天之内就会从非托管行流向托管行,引起短期资金需求大幅增加,导致货币市场银行间的融资大幅度波动,短期内会造成银行头寸不足,对流动性造成压力。
(三)内外部因素导致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水平明显恶化
由于内部因素可能导致资产经营中短期票据、短期投资等短期资产配置比重明显降低,短期负债快速上升,使得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错配快速恶化;由于外部市场利率上升等一些因素可能导致随时可抛售债券价值大幅度下跌,快速变现能力大大降低;由于资产的持续偏快增长或存款负债的持续流失,可能导致系统外融资规模持续过高等情形。出现了这些不利变化,虽然还没有导致“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但是在中短期限内可能会转化为偿付性流动性风险压力。
(四)资产负债结构中蕴藏着严重的潜在流动性风险,并且处于不断恶化趋势
主要包括:负债来源的长期不稳定趋势,核心负债比例的不利变化趋势;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结构的不利变化趋势;外部宏观经济周期紧缩导致不良资产增加、竞争力衰弱、风险资产过大,进而导致资产的流动性趋于降低等,一定时期的积累后可能会对流动性产生严重压力。
(五)金融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化建设水平制约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加强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进行了跨区域经营,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业务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信息技术和电子化建设整体水平一般,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不能完全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有的还存在电话报头寸的方式。由于无法摆脱原来那种依靠手工管理流动性风险的落后状况,制约了流动性风险的电子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五、流动性风险的种类划分
为使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具针对性,根据流动性风险的期限特征可以划分为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
(一)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
“即时流动性”是指在即时或极短时间内,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资金,满足偿付性需要的能力。如果不能满足或者不能以合理的资金成本满足即时偿付性需要,就意味着发生了“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它具有即时性和波动性特点,是现实的流动性风险。监控时限通常在1~10天内,影响因素主要是极短期限(例如10天)内到期的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动,例如,10天内存款的流失波动和即时的融资变化。
(二)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
“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因素或者外部市场因素导致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水平发生不利变化,例如短期资产配置比重明显降低、外部市场利率上升导致随时可抛售债券价值大幅度下跌、系统外融资规模持续过高等,出现了这些不利变化,虽然还没有导致“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但是在中短期限(1个月至3个月)内将会转化为“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
“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具有时期性和波动性,是一定时期内的流动性风险,监控时限通常在1个月以上、3个月以内,应综合考量内部中短期资产负债配置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风险变化对内部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影响等。
(三)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
“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等因素而蕴藏着的流动性风险,是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它具有时期性和趋势性,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逐步转化为“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而后又逐步转化为“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的监控时限通常在3个月以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负债来源的不稳定趋势,反映为核心负债比例的不利变化趋势;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结构的不利变化趋势;外部宏观经济周期紧缩导致不良资产增加、竞争力衰弱、风险资产过大,进而导致资产的流动性长期趋于降低等。
六、流动性风险的监测指标
(一)银监会流动性监管核心指标
银监会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设立了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等三个有关流动性监管的指标,用于流动性风险监管。
1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反映商业银行短期资产、随时可抛售债券资产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对与负债流动性的比较情况,从而反映短期资产负债的结构流动性水平。要求不低于25%。
2 核心负债比例。即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反映存款总体负债的稳定性。要求不低于60%。
3 流动性缺口比率。即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二)以某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构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及预警值
具体到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仅仅运用银监会的流动性监管核心指标监控预警流动性风险,还存在不足。结合某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实践,本文设计增加以下指标监控流动性风险。
1 存款流失率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活期存款(包括对公活期、储蓄活期和同业存款)的波动情况,即一定时期(7天)内活期存款的变动额与原活期存款余额的比率。选取样本行2001~2007年的旬报数据,进行了检验。按未含同业存款、含同业存款两种情况,计算旬间存款变化的波动率,得到统计数据(见表1),以分析波动率的范围及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得到结论,即“存款流失率”指标一方面可以直观明了反映负债的流动性波动强度;另一方面还能设定某置信度下的阀值进行风险预警,例如样本行在93%置信度下存款流失率小于4%(见表1)。
2 系统外融资规模变化指标。中小银行负债中普遍具有系统外融入资金,例如样本中小银行的负债总额中约有8%的系统外融入资金。这部分资金包括债券和票据正回购融入及同业拆借融入的资金,大部分与银行间市场联系紧密。由于银行间市场成员同质化严重,市场的流动性存在偶尔紧缺的现象,对于中小银行的系统外融入资金能否成功续借成为该行流动性管理中时刻关注的重点。所以,必须通过监测系统外融资的规模变化,来预警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的变化。
选取样本行2001~2007年的旬报数据,对系统外融资时点余额与年均余额的差额作统计分析,得到统计数据(表2)。这一指标同样可以反映流动性风险的强度,也可以实现设定某置信度下的风险预警阀值,可以很好地运用于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预警监测。
“系统外融资规模变化”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指标:一是系统外融资时点余额偏离度。指由系统外融入的短期资金较正常情况偏高的程度,系统外融入的短期资金包括债券和票据正回购融入及同业拆借融入的资金,剩余期限一般为1天至1个月之间。这一指标反映短期的流动性水平。二是系统外融资日均额偏离度。指系统外融入的短期资金在一段时期(一般是1个月至3个月)以来的日均水平较正常情况偏高的程度,反映全行中期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3 其他监测指标
超额备付金率。即在央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加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这一指标能反映全行的头寸水平,以备日常支付。
存贷比率。即非贴现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非贴现贷款余额的资产流动性明显弱于期限较短的票据贴现贷款,其流动性也弱于可在债券市场买卖的债券投资,所以存贷款比率超过某个阈值后,如果还继续升高,就意味着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的上升。
(三)某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在银监会流动性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该样本银行的实际情况,按照反映即时偿付性、中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的不同,可以设定以下指标体系用于监测流动性状况。
七、流动性风险的分层缓释方法
当流动性风险指标超过预警阈值时,应根据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原因,综合考虑各种对策措施的时效、成本和力度采取行动。应从减少资产、增加负债两方面采取措施,尽快消除隐患,防止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升级。对照流动性风险的三种类型划分,本文提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分层缓释方法如下(见表4)。
对于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根据缓释方法的时效性,将债券回购、票据回购和同业拆人作为第一缓释手段;将票据转贴现、信贷资产回购等作为第二缓释手段;将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作为第三缓释手段。
对于中、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根据缓释方法的时效性和缓释力度,将资金转移定价调整、授信政策调整、经济资本分配政策调整、业务计划指标调整作为第一缓释手段;将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产品转移划分为第二缓释手段;将发行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划分为第三缓释手段。
八、总结
一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方面,本文认为,随着国有银行完成股改、融资上市,中小银行完成增资扩股或一部分实现上市融资,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经过对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消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逐年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提高。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和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积聚、转变。二是流动性风险分类方面,以某中小银行的管理实践为例,将流动性风险划分为“即时偿付性流动性风险、中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和长期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三类,有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三是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方面,在流动性监管核心指标基础上,设计了符合中小银行特点的“存款波动率”、“系统外融资规模变化”等指标,有利于提高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同时又归纳了分别针对三类流动性风险的评估监测指标。四是管理控制方法方面,对流动性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分层缓释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Diamond, Douglas W., and Philip H. Dyb-vig. 1983.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Liquid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5):401-19.
[2]葛奇,霍团结,黄小军,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外汇风险管理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郭京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风险及其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6):30-35。
[4]李启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衡量与控制[J],现代情报,2002,(8):144-147。
[5]李志辉,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和资本充足性管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刘海虹,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1999,(1):41-46。
[7]刘仲和,刘海虹,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98,(5):28-34。
[8]刘宗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J],新金融,2003,(2):34-36。
[9]彭峰,卢会明,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防范对策[J],甘肃金融,2000,(5):29-31。
[10]王文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管理策略[J],金融与经济,2000,(6):23-10。
[11]王维安,王旭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个实证分析[J]浙江金融,2003,(7):10-12。
[12]温珂,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外比较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11。
[13]许建华,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国际比较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00,(9):52-57。
[14]姚长辉,商业银行必须重视防范流动性风险[J],金融信息参考,1998,(1):21-26。
[15]赵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1998,(3):66-69。
[16]郑振东,王岗,双重信贷配给与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隐患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4,(9):12-13。
[17]张维,蒋东明,熊熊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9-43。
(责任编辑 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6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