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发展服务贸易是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在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行动中,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方案,推出了提振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例如,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实现互连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等等。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企稳向好,但是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储蓄率回升缓慢,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增长还有很长一段复杂曲折的路要走。因此,大力发展开放的、清洁环保的、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的服务贸易,是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新动力之一。
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上,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阶段以工业生产大规模的发展为标志;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流向商业和服务业。发达经济体上世纪60年代总体上实现了向服务经济转型,到199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世界GDP的比重突破60%。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业的国际化和跨国转移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增长,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已接近1/5,服务业跨国投资已接近全球跨国投资的2/3。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时减缓了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
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进而优化货物贸易的质量和结构,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有利于提高人类自身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环境,进而有利于货物贸易的发展。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事关民生,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和国民素质,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服务业具有消耗资源少、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艰难曲折的复苏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更是拉动增长的产业新亮点。
建立开放的全球服务贸易体系势在必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所有贸易伙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进步,必须建设一个公正、自由、开放的多边服务贸易体制。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危机形影相随,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更使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采取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比如,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和在境内的服务活动设置障碍,减少服务外包,或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的补贴等等。由于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和非数量性,壁垒消除的进程将十分困难和缓慢,这将会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严重的阻碍,我们必须“共诛之,齐讨之”。
中国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支持者,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在WTO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部门和分部门中,中国在100多个部门和分部门作出了开放承诺,其水平已接近许多发达国家的开放度。此外,中国在完全兑现“入世”承诺之后,还在其他部门和分部门实行了自主开放。中国始终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服务贸易开放是多哈谈判中继农业、非农之后的重要议题,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争取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推动中国服务业开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首先,努力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将继续履行“入世”承诺,根据自身服务业发展内在需要和国际环境,积极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竞争,以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全面优化服务业的行政和法律环境,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其次,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进口。1982~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7%,进口年均增长14.8%。尤其是近三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速达23.8%。下一步,我们将巩固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在服务贸易中的规模优势,重点培育通讯、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版、传媒、咨询等行业的服务贸易,积极承接服务外包。2009年中国政府已批准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这些示范城市实行包括税收优惠、用工制度、培训补贴、参展推介、资质认证、信贷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这将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还将稳步扩大服务贸易进口。预计今后五年内,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累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无疑将为世界各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再次,推动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后危机时代,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将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我们将推动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强化国际服务领域的分工和协作,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在运输、金融、保险、设计、研发、医疗卫生服务和营销等行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中国服务业的重组,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管理形式和经营方式,促进服务业现代化,全面提升中国服务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位置。积极推动服务企业“走出去”,鼓励具有优势的服务企业赴境外投资。支持承包工程、建筑、运输、分销等服务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和台港澳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和本地化经营,重点推动一批企业开拓这些市场。充分利用中华老字号企业已形成的品牌效应,积极向海外发展,带动中医药、中餐等中国特色服务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共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包括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的必然之举。
(本刊根据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在第二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开幕式讲话整理,2009年11月24日)
简讯:
11月24日~25日,第二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服务贸易: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为主题,分别召开了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数字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等8个专题会议。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韩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官和企业家以及联合国贸发会议、WTO、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并演讲。陈德铭部长在致辞中特别指出:当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建立开放的全球服务贸易体系势在必行。中国将努力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服务进口,巩固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在服务贸易中的规模优势,重点培育通讯、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的服务贸易,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壮大。
相关链接: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从1982年的2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1 464.5亿美元,年均增长17%,为世界平均增速的2倍左右;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升至2008年的第5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