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目前资本市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目前强调财务信息规范披露的大形势下,本文提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阐述了信息使用者对非财务信息的需求。对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的背景信息、人力资源、竞争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非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要注意财务信息披露的决策相关性、完整性、连续性等问题。
  【关键词】非财务信息 信息披 监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或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看,上市公司主要以披露财务信息为主。所谓财务信息是指以过去引起公司权利和义务变化的交易和事项为对象,经过财务会计系统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而产生的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信息。由于财务信息具有滞后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差甚远、易受操纵等特征,所以,通过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信息使用者要求通过非财务信息披露那些不能进入财务会计系统但却与企业未来财务业绩密切相关的业绩信息。也就是说,一定的相关、可靠和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对于决策者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财务信息。
  由此可见,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是不完整的,信息使用者需要更多的关于公司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以全面评价公司在行业的地位、未来的发展潜力,从而为信息使用者的经济行为提供强有力判断基础。
  
  一、上市公司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必要性
  
  (一)可以让信息使用者能更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政策,企业需要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事项等进行解释,以此作为阅读财务报表的前提条件。同时企业还可以在财务报告中利用非财务信息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使信息用户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从而最终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如用户通过损益表仅仅能知道本期销售利润等数据,但对其变动的原因、未来趋势等无从知晓,通过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等信息的披露,用户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前景、本期销售利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能否保持等,从而有助于用户作出合理判断与决策。
  (二)可以有效遏制内幕交易的发生
  我国沪深两市市场对各重大事件提前做出反应;换手率在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前急速放大;从各类重大事件样本公司的持股集中度也可以得到证实。内幕交易的严重程度可能比我们了解的还要厉害。通过对非财务信息及时有效的强制披露,压制信息在内幕交易者手中的时间余地,让他们没有机会或者较少有机会来做这个时间差,这对规范市场的交易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可以让公众了解公司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通过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一方面公众对上市公司有了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的形象更完整地展现给社会。上市公司在这些非财务信息的公布中可以让公众了解到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等。
  
  二、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范围
  
  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哪些非财务信息是必须要公布的,哪些是选择性公布的公布的方式应该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证券主管机关和证券交易所,它们在上市信息披露方面也有不少规章制度,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财务信息而言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涉及到非财务信息,但内容较少,不全面、不具体,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综合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企业实务来看,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范围大致可概括以下方面:
  (一)背景信息
  背景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政策及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企业所在地区及其地理位置,主要投资者的基本信息,上市日期及上市时的其他情况。另一方面,对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应该有所涉及。同时,对原料供应(上游产业)的重大变动及其对本行业和本企业的影响也应该加以披露。主要客户的构成,关联方的信息等也应该是公司背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力资源信息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不再把人看作是一种技术要素,而是把人看作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因素,看作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要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人力资源信息主要包括上市公司高管及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薪酬及持股情况;公司员工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薪酬状况;新员工的招聘条件;员工流动率等。
  (三)竞争能力指标
  上市公司在本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决定了其对行业的影响力,也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模式和能力,关系到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价及投资的欲望。对上市公司竞争能力评价内容很多,从非财务指标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原材料供应的定价影响能力。作为客户对原材料供应可能拥有完全的定价能力,但如果上市公司是其供应商的主要客户,其对原材料的定价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即所谓的“客大欺店”。
  2.对产品销售的定价能力。
  3.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它反映企业在生产和改进现有产品时开发和创造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的能力。可通过开发新产品方面付出的代价及取得的成果来反映,其中,公司拥有的专利权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一项指标。
  4.资源利用能力,通过设备利用率、机器完好率、材料利用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等指标来反映。
  5.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投诉数量。
  (四)前瞻性信息
  与历史信息相比,预测信息对管理层和董事会而言具有更重要的价值。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应该跟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步伐,主动披露自主性较高的前瞻性信息,如资本预算、未来生产计划以及相关的行业发展数据等,而对于因市场波动大受影响的产品平均市场价格以及总销售量等数据则留给信息使用者自己判断。前瞻性信息的主要特点是陈述者往往缺乏现有数据能证实其陈述的准确性,主要基于主观估计和评价。正是由于前瞻性信息内在的风险性,在充分揭示这种风险的前提下,信赖与否以及多大程度上信赖完全是投资者个人的选择。证券监管者和立法者所能做到的是如何保证公司披露的前瞻性信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披露。
  (五)社会责任信息
  企业既是人类财富的生产者,又是自然财富的最大消耗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客观地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损耗和补偿等信息。就业、员工培训、环境治理、公益捐赠等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是管理者向公众宣传自己的最好机会,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公信力。
  (六)其他
  如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三、上市公司在披露非财务信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非财务信息不具备可验证性,其披露质量、披露频率的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共同努力,以确保非财务信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这个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在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决策相关性
  信息的种类和数量千差万别,大量无关信息的披露增加了信息披露者的披露成本和风险。披露成本包括信息收集成本、信息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这些成本都随着信息披露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非财务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收集过程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大量披露的信息对使用者而言,分析难度加大,干扰了决策者的决策效率,也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因而,决策相关无论对信息的生产者还是对信息的使用者都有益,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要注意披露非财务信息的规范性
  特别是一些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应该注意其可靠程度,防止对相关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从而造成投资决策失误。有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企业业绩计量框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可比的、可审计的和标准的非财务信息计量指标。该框架由3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类似于财务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和贯穿于整个框架的统一的价值标准、进一步优化的方法论、得到认证的非财务信息。同时以平衡计分卡、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六希格玛(6 Sigma)等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也为甄别和计量关键业绩指标(KPI)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完整性
  非财务信息披露虽然应该象财务信息披露一样遵循重要性原则,但就其应该披露的几个方面内容都要有所涉及,以保证信息使用者能正确评价公司的价值,为理性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
  (四)连续性
  对非财务信息披露应该全方位的连续披露,但根据调查发现,不少公司在非财务信息披露上玩“躲猫猫”,对各种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并不能连续和完整。有意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披露连续性差,只有58.3%的被选企业连续披露;披露内容差异较大;披露的发展状况是只有个别企业披露逐年详尽,大多数企业只是进行一般性说明。
  (五)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
  相关监管部门应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披露范围、时间制定相应的标准。美国《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非财务信息披露也经历了从限制、怀疑到鼓励与强制的过程。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怀疑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投资者不够成熟,无法分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使用差异。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应该考虑修改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范围,对可验证的业务由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业务,以保证非财务信息的质量。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尚且堪忧,笔者提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随着国门的逐步打开,走出去的企业和引进来的企业都在逐步增加,与发达资本市场制度的趋同已是必然。建立健全完整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培育成熟的投资者,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几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现在提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也算是未雨绸缪。
  
  主要参考文献:
  [1]裘理瑾,徐明磊,李若山.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年第2期.
  [2]沈娟.进退维谷: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西部财会,2004年第2期.
  [3]张绪军.财务报告中的非财务信息概述.财会月刊,2003年第3期.
  [4]李晓龙.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及其规范问题.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