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本文以河北省6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高职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就高职学生理想职业取向和就业心态、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现状,充分挖掘各方面积极因素,以期探索出职业指导工作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河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
中图分类号:82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普遍扩招,截止2008年7月,河北省高职院校达55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62%,招生人数为16万,河北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虽然较高,但相比之下,对口率却并不高,有的学生只是暂时上岗,职业与个人职业兴趣不符等因素可能导致学生职业能力后劲不足,再次出现就业难、职业生涯过早中断等问题。只有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日标和高校学生的职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才能有效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笔者从高职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就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现状对河北省的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645份,回收率89.6%。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高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等方法,了解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情况。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对职业指导内涵的理解
职业指导,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发展过程,按照求职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合理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的能力。
访谈中得知,高职学生对职业指导内涵的理解并不深刻,33.3%的学生将职业指导理解为帮助个人职业发展,52.1%的学生理解为学校招生部门的日常工作;有55.5%的学生认为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没有本质区别。这充分表明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职业指导工作没能深入人心。
二、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访谈中得知,调查的6所高职院校都设立了负责职业指导教育的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职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由德育老师或就业中心的老师授课。课程大多数在二、三年级开设,毕业前由就业指导中心集中进行培训。61.5%学生对目前学校的职业指导不满意,21.6%的学生认为还行,仅有12.2%学生满意,部分学生甚至反映没有感受到学校的职业指导。可见,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针对的学生范围不全面,工作不规范。学生需要就业指导中心能够提供有利于自身生涯发展的职业指导,但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没有做到。由此导致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达不到效率最大化,不能很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三、职业指导工作实施的内容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64.1%的同学喜欢去大、中城市,愿意去基层乡镇的仅占8.2%;45.1%的同学愿意去国企或事业单位,只有12.3%的同学考虑自主创业。以上的数据说明,部分学生择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认真了解过社会上的职业,对职业要求过高,追求高薪、舒适、轻松的职业,而较少人考虑到社会需求。
这充分说明,学校职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大多数职业指导只是信息的传递和就业技巧的辅导,对职业生涯指导方面的内容甚为缺乏。对学生的帮助也仅限于从外力帮助学生,即提供就业信息或推荐工作。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方面没有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
访谈中得知,学生的就业信息来自于朋友、同学的占33.1%,来自于父母的占43.22%,而真正来自于学校的仅占23.8%。这说明学校在收集职业信息方面还相对落后。现在学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仅仅依靠用人单位上门要人,而应主动出击,运用现代化手段与社会上用人单位、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联系,及时进行信息交流,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再反馈给学生,把职业指导工作做到位。
作者简介:
刘会珍(1973-),女,硕士,副教授,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孙瑞国(1974-),男,讲师,现从事高职招生与就业工作。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经费青年专项课题(0803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36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