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评估模型的建构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露琼 叶娟 陆臻

  基金项目:2010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A10028);宁波大学学科项目(项目编号:XKW006)
  
  [摘 要]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实力提供定量分析,本文提出可评价该实力的测算模型,并运用20个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的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与应用价值。之后选取3个非试点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模型定量描述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对实力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 实力评估 模型建构与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服务外包是指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流程或制造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服务环节从特定企业内部以合同方式转移到企业外部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是指服务外包的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引擎。以离岸服务外包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新契机。研究表明,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能直接增加一国服务出口额,提高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比例,改善一国服务贸易状况。
  麦肯锡测算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为600亿美元。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服务外包首选地,2010年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超过120亿美元。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国内首批20个试点城市名单,推动以点带面、重点发展承接服务外包的相关工作。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成为中国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自首批试点城市公布以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已经显现。目前全国范围内提出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40个。为避免无谓的重复和不必要的扩张,需要思考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是否需要某些要件,该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承接跨境服务外包业务的实力等问题。本文旨在提出一个衡量城市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的评价模型,并尝试利用该模型回答上述问题。
  二、经验模型的建构
  爱尔兰都柏林、印度班加罗尔、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墨西哥城是享誉国际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城市。分析四个城市不难发现它们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企业竞争力、政策支持四方面具有鲜明特点(表1)。
  表1 四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特点
  纵观国内学者对服务外包承接城市竞争力成因的经验分析,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水平、服务市场规模、政府支持力度、企业综合竞争力五大要素屡被提及。首先,当地服务人员素质是企业在离岸服务外包区位选择中关注的一项硬指标。由于服务不同于货物的各种特性,服务质量高低往往依赖于服务人员水平。一般而言,拥有优秀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专业,具有较多高学历人才,可以给服务外包发展带来保障。其次,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反映的某地基础设施水平也是影响国外发包商选择承包商所在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服务市场规模与承接服务外包数量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向关联。一般而言,在规模效益递增条件下,服务市场集聚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转移,进而有利于吸引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第四,政府政策支持在服务外包发展初期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政府通过建立相关交易平台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可以有效缩短一地服务产业起飞的时间。第五,服务外包业务是由众多企业承担的。实践表明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越大、实力越强、信用度越高,就越会吸引更多的跨国外包业务。
  综上可得一个分析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影响因素的经验模型,用公式表达为:
  f (OC) = (LQ, IS, MS, OS, EC) (1)
  其中,OC为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 LQ为劳动者素质, IC为基础设施水平, MS为服务市场规模, PS为政策支持力度, EC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定量模型的指标选取
  (1)式仅为经验模型的公式化表达。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需要进一步明确5大类自变量因素应该由怎样的统计指标加以表征。考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中的领先地位,本文以《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使用的相关指标为基础,结合上述关于离岸服务外包实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为5大类因素选取了35个供进一步筛选的基础评价指标(表2)。
  
   对以上指标,按照大类分别进行因子分析,识别出独立性最强的2个因子(即具体指标),将其作为该大类因素的表征性指标。此外,15名来自服务业外包行业的专业人士对5大类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打分,并将结果换算为可赋予的权重。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后得出了(1)式的具体表达:
  f (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 = 30.80% (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年人均消费支出)+ 18.39%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科研经费支出数额)+18.85% (制造业服务性中间投入指数+全年服务性消费零售增长率)+ 14.86% (服务交易平台覆盖指数+服务外包政策支持性指数)+ 17.10% (企业盈利增长率+企业规模增长指数) (2)
  四、模型的检验与应用
  1.模型的检验
  为测试(2)式的可靠性,首先选取2010年20个试点城市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并按照得分对20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力进行排序。而后,将这个排序结果与依据20个城市2010年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进行排序的结果进行对照。图1为测算和比较的结果。从图可知,模型是可用和科学的。
  图1 20城市测算排名和实际排名比较
  2.模型的应用
  在(2)式中代入任一城市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可以测算该城市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力上的得分,进而和其他城市(如20个试点城市)进行对比,明确该城市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的相对实力。以东部典型城市宁波、中部典型城市郑州,以及西部典型城市昆明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得到20个试点城市,以及宁波、郑州、昆明的标准化得分分布图(图2)。
  图2 23城市离岸服务外包实力标准化得分分布图
  图2显示,20个试点城市根据得分的高低形成聚类现象。得分最高的第一类城市得分区间为[1,2.5],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第二类城市群得分区间为[-0.5,0.5],包括无锡、苏州、南京、天津、广州、厦门、长沙、大连、成都、武汉;第三类城市群得分区间为[-2.5,-0.5],包括合肥、重庆、哈尔滨、济南、西安、南昌。从标准化得分看,宁波处于第二类城市群且得分靠前,郑州和昆明处于第三类城市群且得分靠后。
   计算(2)式中包含5因素的得分并依据得分进行排序,可以观察城市之间在具体因素表现上的排名情况(表3)。从排序情况看,宁波与第一集群城市在各类因素的表现上都处于相对劣势,而在第二集群城中则占据优势。同属于第三城市集群的郑州和昆明,虽然总体得分靠后,但是郑州的多个分项因素表现突出。
  表3 宁波、郑州、昆明5类因素分项得分排序结果
  3. 模型的解读
  若以分值为惟一评价标准,3个未进入试点的城市中,宁波开展相关业务的基本实力最强,郑州次之,而昆明最弱。除昆明外,宁波和郑州具备某些开展相关业务的优势条件。
  作为分值较高的第二集群城市,宁波具备较强的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基础实力。但是,在制定相关业务发展策略和政策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同第一集群城市之间较为明显的差距,以及与第一集群城市在地域分布上的趋同。换言之,宁波在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上海和杭州对其形成的竞争态势,制定基于自身特定优势的发展策略。依据5大因素得分的排名情况,宁波若想推动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须大力培养人才,并制定更有力的产业支持政策。
  郑州在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水平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上与第三类城市群的其他城市相比很有竞争力。事实上郑州是中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煤炭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等,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设厂入驻。但是发达的制造业并没有充分拉动对服务业的需求,本地服务市场规模较小。因此,郑州发展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须抓紧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促进服务业走出去。
  昆明综合得分和分项得分的排名都靠后,在发展一般意义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上并不具备实力优势。但是,昆明拥有31所高校,汇集了云南省65%的教育资源,另外昆明毗邻东南亚,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语言优势,以及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要素。因此,如果昆明能够以毗邻的东南亚国家为服务对象国,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地区特有人才积聚的优势,着力培育与其他城市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服务外包领域,将完全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
  五、结语
  本文以实践和文献为基础提出了评价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力的测算模型,运用20个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和3个非试点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与应用价值。模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过程,在指标确定和选取中既运用了相对客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也运用了主观的专家打分法。就模型应用的结果和解读而言,它基本上实现了模型设计的初衷,即对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力进行定量化的描述,并根据排序状况帮助不同城市明确各自的相对位置、相对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冲.从印度服务外包发展要素看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策略选择.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年02期
  [2]薛求知,宋丽丽.信息技术服务离岸外包区位选择研究――基于41个东道国的实证研究. 亚太经济, 2008年 01期
  [3]闫娅,曹蕊.基于城市间比较的大连市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年 01期
  [4]张笑楠.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改革与开放, 2011年 0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3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