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业会计核算的弊端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彬
[摘 要]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但目前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这许多弊端,笔者就此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会计核算 弊端 对策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通过会计核算,使一个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财务收支情况转化为价值形态的信息资料,形成供日常经营管理与决策使用资源,它是指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三款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会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的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目前,诸多企业的财会部门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管理水平不高,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强烈。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
2.乱提折旧。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
3.费用开支无标准。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
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
5.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岗位设置不尽合理。
6.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规范。有的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
7.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会计核算中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8.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实际操作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在制定时本身就不甚全面,或是制定了却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执行。
9.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我国的会计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现象不断出现,因而会计法的修订应把现实性与超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立足于现实,又不过分迁就现实,既能通过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解决现实问题,又具备一定的超前性,使会计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发展,从而保持它的先进性。
2.完善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在会计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包括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信息披露所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职业作风、情感态度等。在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道德规范起着十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有助于会计人员防范会计行为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减少败德行为。
3.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要有如下作用:(1)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的内在逻辑一贯性,缩小不同准则之间的不一致或冲突。(2)消除或降低准则制定中的政治压力。(3)在缺乏适当权威的情况下,为分析新的财务会计报告问题提供某些指南。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来,西方许多国家为改进准则制定方法和提高准则的质量,已经或开始制定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涉及的内容范围上看,与英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相同,都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的表述等项内容。
4.提高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质量
作为一种约束会计系统信息生成的行为规范,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为保证规范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要求具体会计准则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我们认为,为保证我国会计准则质量达到预定标准,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性措施:
(1)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制定工作的质量。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组织、计划和安排的制定工作,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同国家(地区)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不尽相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序,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必须规范化,应与制定机构、制定人员配合协调,应有严格的表决、批准程序。
(2)建立具体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建立具体会计准则评价标准是为了使具体会计准则能够反映经济实质,遵循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对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进行评价检验,以明确哪些是过时的,哪些是不明确的,哪些实际问题在准则中没有涉及到,哪些经济业务即将出现,并将发现的问题分别轻重缓急逐个解决。
参考文献:
[1]姜桂莉等.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J].税务与经济,2000(5).
[2]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结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4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