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药品行业的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隋志纯

  [摘要]药品存货管理研究如何用最低成本来存储最优数量的药品,以便满足各临床科室所需。其核心问题有两点,即药品存货成本最低化和药品库存量最优化,而我国目前药品存货管理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本文从药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对药品行业的存货管理的手段。
  [关键词]药品存货管理 成本 库存量
  
  一、药品存货管理的概念
  
  药品存货管理是集科学、政策、管理为一体的繁重而细致的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医院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药品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存货的发出计价缺乏科学的计量方法
  药房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较低,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目前,我国药房管理人员一般是由中等医药学校毕业的人员组成,有的甚至是医院职工家属,层次普遍较低。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卫生管理专业训练,不能熟练地操作微机,又不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等方式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由于知识的贫乏和知识结构的单一,致使在制定进药计划预算时,多半凭借经验,而不懂得运用运筹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结果要么不能及时充分地为临床供应药品,导致缺货成本的发生,要么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增加储存成本。
  
  2 存货的管理只重视实物形态而忽视了价值形态
  因库存重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离。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星降低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3 存货采购数量缺乏科学的计划
  不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库存量有些疾病的发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如细菌性痢疾在8、9月份多发,脑血管意外多发生在冬季;还有一些无法料及的情况如流行病的爆发和大流行等。这些外界条件的变化。迫切要求医院药房及时调整进药的品种与数量,以适应以上变化。但药房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较差,又不深入了解情况,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药品库存量,出现尴尬局面,不仅失去了市场机会,也大大损坏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三 加强存货管理的措施
  
  1 加强存货管理人员培训
  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改善药房人才结构目前,我国药房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很难胜任药品存货管理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其能熟练掌握微机操作及卫生统计、运筹、经济学等的基本原理,使他们懂得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搜集过去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发现规律: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微机进行存货管理。
  
  2 采用ABC控制法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医疗器械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P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医疗消耗用药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3 建立经济进货批量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的药品物流业落后趋势,可在药品市场建立第三方物流业,具体模式如下:各省直辖市)可设立一个物流总部在市、区分别设立区域物流中心。物流总部可通过广域网与各区物流中心连接,对其进行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各区域物流中心可通过局域网与该区各医院药剂科实现连接,了解各医院的药品存货情况及消耗速度,以便为各医院提供物流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药品的接货、卸货、入库、出货配送、退换货服务等。这种模式下的药品采购和流通,不仅适应了数字网络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为医院减少了大量支出,也可大幅度降低药品的订购成本,减少药品的储存时间,从而降低药品的储存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