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项金融防风险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1月11日公布了我国银行业2018年主要监管指标,当前,我国银行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2019年,多部委继续把金融风险防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或是已经出台具体措施,或是对下一步政策进行规划。根据目前透露出的政策信号,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办法、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相关政策等均有望在2019年内出台,而资管新规等框架性政策的配套文件也将在年内落地
  多部委划定“防风险”重点
  业内皆知,银行的拨备是抵御风险的重要指标。2018年我国银行业拨备水平较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7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6762亿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分别为185.5%和3.5%,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5.1个和0.24个百分点,在已经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两项指标仍保持上升态势。此外,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稳健,同业负债继续收缩。商业银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2.64%、存贷款比例74.3%,均在合理区间,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比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同业负债同比下降9.1%,部分中小机构过度依赖短期批发性融资问题有所缓解。
  业内人士表示,平衡好稳增长、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今后一段时间宏观政策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守住风险底线,预计2019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类宏觀政策将会更加注重下好“先手棋”,及时预调微调,同时监管层也要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过去的一年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贷款占比稳步上升。据初步统计,2018年12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2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各项贷款14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债券投资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贷款和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较2017年末上升3个和1.2个百分点;2018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量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83.4%,为实体经济提供较多资金。银行业境内总负债239.9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各项存款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信贷质量基本稳定,核销力度加大。2017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9%;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率3.16%,较2016年高点下降了1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92.8%,较2017年末下降6.9个百分点。2018年,商业银行累计核销不良贷款9880亿元,较2017年多核销2590亿元,从而腾出更多空间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2018年一年间,多个监管部门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已暴露的风险正有序处置,各种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多部委继续把金融风险防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对具体政策进行了规划。2019年度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继续推动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稳定宏观杠杆率,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加快补齐金融监管短板,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存款保险作用,做实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
  此后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除了进行相关政策规划,一些部委为防范金融风险已经出台具体措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异地非持牌机构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坚守定位、风险为本、分类施策及新老划断”的原则对异地非持牌机构进行稳妥有序的清理规范,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盲目扩张。此外,财政部也印发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预决算信息公开、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等要求,强化信息公开监督等。
  在2018年12月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接连召开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明确了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思路以及召开会议研究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根据目前透露出的政策信号,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多个监管补短板政策在2019年将会出台。有关专家表示,总体来看,2019年金融监管政策将会回归守正持中,更加强调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之间的协调。2018年大的框架性政策已经基本形成,2019年主要是补齐部分之前没有出完的,同时出台一些之前框架性政策的配套文件。
  “防风险”要下好先手棋
  根据央行此前的表态,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办法将力争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出台。目前,央行正在对五家机构进行模拟监管试点,以优化和完善未来将出台的监管办法,使其更具适用性和操作性。《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报告》指出,为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于金控的监管虽然国际上有一些经验,但是和我国的侧重点不太一样,需要我国监管部门探索一条新的路径,未来也可以作为国际范式。另外,作为已经出台的框架性政策配套文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细则和资管新规的配套文件也有望在今年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在多项政策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已经得到了较好控制,但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可掉以轻心。进入新的年度,我国已进入稳定总需求和结构性去杠杆的关键阶段。平衡好稳增长、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今后一段时间宏观政策最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应该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更多依靠结构性政策,通过减税降费、放开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化稳增长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宏观政策对冲,既要避免政策收得过紧掣肘经济增长,也要防止政策过于放松,加剧宏观债务风险。
  在2018年,事关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已经发布,下一步是各细分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认定和监管细则,比如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认定方式和附加监管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规则会出台,但是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为了避免金融市场的动荡,附加资本等监管要求往往会设置长达数年的过渡期。与此同时,资管新规的配套文件也将进一步明确标准资产与非标准资产的划分。
  另外,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相关政策将有望近期落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底发布公告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此举可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此外,由于永续债具有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银行业如果不良贷款数据不真实,将会影响监管政策的制定,容易导致监管决策的误判,特别是对于法人银行机构来说,会导致监管部门难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极易导致金融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等在银行业的贯彻落实,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的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对此,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稳”字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我国贸易出口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2018年中期以来,国内长期累计的风险和隐患不断暴露。尤其是企业债务违约、银行不良资产飙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还要警惕房地产导致的风险。基于此,未来只要按照中央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金融风险防范,中国经济总体上不会出现大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7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