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信用卡欺诈与套现风险防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金融风险与机遇是形影不离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且风险呈现新特点、新趋势。本文以信用卡欺诈与套现风险为视角,从风险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探讨新形势下银行信用卡欺诈与套现风险的防控措施,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信用卡 欺诈风险 套现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非短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势必给信用卡带来更大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环境、收单方式、贷款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也使信用卡面临新的支付安全风险、欺诈风向、套现风险等。从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开业务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环境、分期业务、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其中欺诈风险与套现风险则是严重影响信用卡盈利能力的因素。
  二、信用卡欺诈风险
  (一)第三方支付资金监管控制欠缺的影响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便捷的第三方支付逐渐发展为用户偏好的方式,通常用户习惯于将信用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来实现自由、便捷支付,比如信用卡与支付宝的绑定等。但这种方式会受到互联网安全环境、以及第三方支付资金监管控制模式的影响,进而增大信用卡欺诈风险。比如当前网络较为典型的“钓鱼欺诈”,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资金转移步骤、时间等限制不足的缺陷,从而实现将用户信用卡中的资金转移的目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体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这也加大了第三方支付资金监管控制的难度,加大了信用卡欺诈的防控难度。
  (二)以大数据依托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也成为各行各业重点研发、应用的核心财富。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面临快速变化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开发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则是重中之重。但现实来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开发信用卡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止付名单送达太慢、风险信息反馈不及时、风险效率处理低等,这些都是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来看,个人信用评级数据不完善,申请人与持卡人动态的信用状况,对客户质量的主观判断、电子化程度不高,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不强,发卡机构征询持卡人授权速度慢等问题,都给犯罪分子的信用卡欺诈提供了大量的可乘之机。
  (三)参与主体监管质量的影响
  信用卡消费的本质是信用消费,而一旦信用卡申请人、持卡人动机不纯,就容易出现信用卡欺诈行为。比如假设不法分子在实施信用卡欺诈开始时,以“无能力全额还款”为由,申请分期还款,而银行方则期望获取“分期还款”环节的中间业务收入,这时信用卡风险与责任责备不法分子转嫁给银行,进而出现无法收回本息或无法全额收回本息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信用卡参与主体监管质量方面,发卡行对风险交易环节的实施监督水平不足,追回欠款机制不健全,补救措施的动态化较低,银行自身或内部人员风险意识不足,违规操作常见。此外,国家法律体系、行业规范体系等亦不够完善。
  三、信用开套现风险
  (一)网络电商与POS商户交易平台快速发展的影响
  网络电商和POS商户的虚拟交易手段,能够利用银联扣率和套现手续费的差额赚取差额,让套现更隐蔽。而且虚拟交易中,还能够利用信用卡免息消息期的规定,达到既使用银行贷款,又不用支付银行费用的目的,完成“恶意套现”的行为,给发卡行带来严重的损失。比如以淘宝为例,通过网上虚假购物将信用卡资金转移到储蓄卡,是典型的、常见的套现方式。在这个套现过程中,无论是网络电商平台、还是POS商户,不过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而对是否虚假交易,则无法验证,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暂时还不足以具备识别判断的能力。
  (二)违规欺诈监管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法律监管的缺陷与困境。首先,从网络电商、POS商户等第三方支付组织的身份认定来看,无论是法律体系、行业规则还是社会认同层面,其是以中介服务组织的身份存在的,但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其又实际进行着信用支付和信用结算的代理活动。其次,从监管部门来看,对于网络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其监管主体应怎样明确划分,而对于信用卡违规套现的执法依据是什么,这些都在法律层面界定不清晰,因此“无法可依”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最后,对于POS机套现而言,从整个流程来看,又很难界定其“是否违规”,通常套现完成后又会在规定期限内将资金在免息期归还到信用卡,这无法判定其存在“欺诈”行为,虽有违规嫌疑,但又难以量刑定罪,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方便了这些行为,从而使“信用卡违规套现”的监管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个体工商等现金流的相对流动性紧缩,但对资金需求的惯性使得他们需要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来源。而且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个体工商、小微企业等融资渠道较窄,融资困难,这就为信用卡违规套现行为的产生增加了吸引力,信用卡套现的空间迅速增大。另一方面,《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使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等群体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紧缩的“受害者”,而且民间借贷市场是非开放的,缺乏规范性的法律约束。相对而言,信用卡在资金应用方面的诸多优势,则成为“炙手可热”的贷款方式,因此在利益趋势下,信用卡违规套现发展成为“行业业務”。
  四、信用卡风险防控的建议
  从问题和影响因素出发,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明确影响因素,进而找出关键点,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和套现风险的防控研究,就应该深入挖掘引发风险的主要因素,然后从因素改善的视角对风险进行防范。
  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开展中要兼顾“效益型”与“安全性”,明确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监测体系中各方责任。在贷前,银行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授信制度,从源头防范风险,针对不同客户适当调整其授信额度,甚至可建立动态的授信额度制度。在贷中阶段,银行应加强征信审核业务管理,避免“盲目冲业务量”现象。尤其是针对企业为员工统一申请信用卡的行为,需严格审查,尽可能从源头杜绝信用卡套现风险的发生。
  银行应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依托大数据建立风险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信用卡授信的评级模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信用卡欺诈的主要形式,从而建立防信用卡欺诈标准模型,提升预防水平,这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预期研判功能来实现。此外,还需在整个行业内加强风险信息与技术的共享,强化|“互信互通”,构建市场整体范围内的信用系统。比如“老赖”、“黑名单”等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成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电商、网络金融平台、征信系统等为一体的信用系统,进而提升银行信用卡欺诈、信用卡套现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1]夏春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3.
  [2]田潇.银行信用卡反欺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6.
  [3]邢缤心.互联网金融时代 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与风险控制[J].清华金融评论.2015.4.
  [4]李志清,宋立志.第三方信用卡管理平台风险分析及建议[J].中国信用卡.2017.5.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7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