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晓燕
[摘要]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审计是国家的忠诚卫士”。这句话既表明了审计职责的重要性,更多的表明了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审计产品一旦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虚与委蛇,失去了质量和效率,便是对审计的践踏,国家资产的大门就失去了尽职尽责的门卫,国家财产就失去了忠诚的卫士,那么,审计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可见质量是审计的生命,是审计的灵魂,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屏障,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根本。
一、内部审计质量概述
内部审计质量包括内部审计行为和内部审计结果质量两方面。一般来说,内部审计行为质量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结果质量,没有良好的内部审计行为质量,也就没有良好的内部审计结果质量,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部审计结果质量是内部审计行为质量的具体表现和最终反映。
二、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不足
1.内部审计独立性受限
内部审计独立性受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为经营者服务;二、根据我国原有审计制度规定,当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计时,如果发现有关重大事项,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这也是造成内部审计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这种规定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实际职能,最终造成了内部审计的两难境地。
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不重视,即使有些企业已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审计工作仍没有成为企业的内部需要,这是因为企业对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各种管理、服务不理解;二是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报告期的审计复核等。
3.审计人员的知识面限制了审计范围
现阶段,内部审计职能主要立足于财务会计方面,但随着对内部审计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内审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但是审计人员因受专业限制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很了解,这就导致内审在自行开展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内部审计时很难保证其审计的深度达到企业的要求,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必然会受到质疑。
4.审计手段不科学、不规范
(1)审计方案不科学。审计方案不科学,就会对实施审计缺乏约束力,这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对生产经营情况不了解,或评估不充分,无法在搞好调查基础上编制一个科学、完整的审计计划或方案,无法保证审计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全面、规范地实施,从而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取证程序不规范。尽管证据准则中作出了“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原则要求,但对于不同性质的审计项目取什么证以及如何进行取证等等,没有明确规定,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许多审计取证,在取证之前没有系统分析决策,仅仅凭经验,盲目取证,导致证据不充分、不相关,取证后未能就取证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审计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证据力不足,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3)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及其结果的记录。它与审计证据一起成为编制审计报告、检查审计程序是否合规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审计评价意见和审计结论最主要的支持。
三、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在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审计人员经济理论、审计业务、政策法规培训,加强宏观经济、法律制度民主制度以及现代科技、计算机、写作等相关知识学习,全力打造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
2.抓住审计各个环节,把好关口,实施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
通过对各控制环节的有效管理,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主要是控制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搞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具体表现为以下七点:
(1)抓住项目立项环节,把好项目立项质量关。审计立项时要抓住重点,不仅要兼顾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与上年工作衔接,更重要的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选择审计对象,明确审计重点;同时,要注重领导关心的、内部控制关注的、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准审计项目。
(2)抓住项目审前调查环节,把好审前调查关。通过细致的审前调查,基本摸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审计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确定具体审计目标、依据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3)抓住审计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环节,把好审计方案合理关。审计方案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目的和范围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保证审计工作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审计人员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具体、工作措施恰当,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在细致的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审计项目主审应对审计中可能遇到或已经掌握线索的问题进行讨论,认真思考审计方法、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重点、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等明确参加审计的部门和人员、审计资源分配以及与主审的沟通方式等。在审计方案编制完成后,报经有关领导审核并听取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意见,讨论通过后实施。
(4)抓住审计实施环节,把好现场审计关。现场审计是审计的核心环节,坚持深究细查,既抓住重点,又不放过“蛛丝马迹”: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是否准确,符合性测试及实质性测试是否履行,审计重要性确定及分配是否适当,受限制的审计程序是否已实施替代审计程序,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审计项目是否已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其后还要对审计的程序合法性,证据、底稿的完整规范性,审计定性和处理的合法合规性等方面进行扎实细致的复核。
(5)抓住审计征求意见稿及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复核环节。这要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审计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非常重视,要求审计人员对处理、处罚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切合实际,用词是否准确、严谨,语句是否通顺、流畅,审计评价是否实事求是,审计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进行复核,务必要做到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的表述恰当、合理。其次,审计报告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个审计项目的成败。
(6)抓住审计回访和督促整改环节。发出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并非审计项目的结束,要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坚持审计结论跟踪检查,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督促被审单位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整改取得的成果一并进入审计项目档案,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
(7)审计成果要发挥作用。要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将其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效果的一项具体措施,促进有关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制度、规避风险、堵塞漏洞,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强化管理,实行全员审计质量控制
要强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强化审计机关全员质量控制的理念,审计机关每个人的工作都构成审计质量,人人都要为审计质量把关。实施全员审计质量控制,要抓住四个重点:
(1)现场审计进点之日应对被审单位银行和现金存款进行盘库,特别是基层单位,资金量大的单位和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单位尤其要做好此项工作。
(2)现场审计实施中,针对现在财务违法违规现象越来越隐蔽和团体共同违纪违规的现象增多的情况,要注意从财务资料之外了解和掌握情况,发现“蛛丝马迹”。
(3)复核人员要注意审查审计组是否严格按审计方案进行审计,审计报告及评价对问题的描述是否与工作底稿相符,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全面反映,对被审事项总体评价是否如实,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无误等等。
(4)要建立和强化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
4.科学考评,审计质量考评控制
定期进行业绩考评,了解职责履行情况,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工作标准,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否胜任岗位工作,是否存在因职业道德水平或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给内部审计机构和企业带来审计风险和现实的损失,能否提出合理有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审计人员对职责范围内工作的打算和措施,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比活动、审计能手评选活动及审计工作综合评价,并建立审计人员工作成果档案,作为评选先进、晋升等的依据,从而调动审计人员认真学习业务、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的积极性,使广大审计人员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审计项目质量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入手,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 对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审计与理财》 2009
[2]吕先培:审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王长连 刘清印 韩建明: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分析,中国审计,2009
[4] 肖军华: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九个环节,中国内部审计,2009
[5]毕秀玲 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审计研究,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