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新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大凯 于 力

  [摘要]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期以来呈持续增长趋势的出口贸易遇到了一连串的“绊脚石”,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放缓,在全球经济恢复缓慢的前提下,如何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寻求一条既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能维持良好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持续平稳的出口贸易增长路径 ,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决定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出口贸易体制所存在的结构及策略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种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出口贸易方式、区域经贸合作、海外市场战略等方面对寻求新的出口贸易增长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出口贸易 增长路径 转变
  
  一、我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制约因素
  经济危机对国际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我国出口贸易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海外市场需求的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升高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我国依靠低成本优势的传统贸易模式前景不容乐观。
  1.全球经济低迷导致海外市场整体需求缩水。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主要贸易国经济的冲击使得我国的海外市场整体需求自08下半年年以来呈持续降低的趋势,随着全球性经济衰退在09年下半年触底,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呈现出回暖趋势,但经济恢复速度的缓慢以及就业及收入状况相对于经济恢复的反映之后形使得海外市场需求的低迷仍将长期
  存在 。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贸易摩擦增加
  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出于各自经济利益及短期刺激经济的需求使得贸易保护措施盛行,我国作为世界出口贸易大国,历年来也是遭受贸易摩擦案件以及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在这场贸易保护风暴中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尽管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自由贸易的呼声在全球愈来愈强,G20峰会也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其主要议题之一,但在全球范围内其趋势仍有增无减 ,伴随着09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对我国输美轮胎通过特别保障条款加征高额进口关税以及对我国出口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进口国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展开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战,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和外贸体系冲击的强度和规模将进一步加强。
  3.全球范围内能源及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上升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能源及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呈逐步升高趋势,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对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制张预期的加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更是有增无减,目前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涨幅已达20%,国际海运成本更是上涨了30%,这种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时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大缩小,而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优势的我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幅缩水。而我国外贸产业的高能耗性在场其中仍将持续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外贸产业必将承受来自能源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另外,国际劳工标准的进一步推行以及环保压力的加大所导致的我国外贸企业劳动力成本的省高级环境成本的逐渐内生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成本压力。
  二、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
  1.外贸出口产品不合理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产品构成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工业制成品为主,这种低技术含量、低换汇率、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加工贸易方式伴随着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的日益变迁已是弊端凸现,近年来我国在外贸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颇有成效,自05年以来,我国农副产品、矿产及木材等出口量已持续呈现负增长趋势,纺织等劳工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增长幅度也逐渐下降,而机电类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则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但与此同时,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产业仍旧构成我国外贸产业的主要部分,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即便是高速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仍普遍存在,核心技术的缺乏时的出口产品技术附加值与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因而,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外贸体制的结构性失衡仍是当前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
  2.低价策略导致出口贸易条件恶化
  我国出口产品在低成本优势导向下的低端定价策略很大程度上原于我国企业关于将价格视作影响需求的万能调节器,认为底价必然换来高销量,然而却割舍了巨大利润,这种贸易方式不仅仅使得我国出口产品被冠以廉价低质的恶名,而且成为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另外,大量国内出口企业产品在进口国低端市场上的涌入必然产生了同类产品国内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导致出口秩序混乱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出口贸易效率。
  3.缺乏独立自主的出口贸易产业链
  目前我国外贸出口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比重占据半数以上,构成了我国外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生产导向性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FDI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可以凭借投资母公司完善的海外营销渠道完成其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销售环节,因而在出口贸易中相对于自主营销企业来说具备较大的优势,而且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也可借助于母公司的成本优势,这种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出口贸易量的外贸生产模式在我国外贸产业中一度成为被纷纷效仿的典范,在推动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在近年来迅速提升的同时,但对外方采购及营销渠道过分依赖的也造成了我国外贸产业链在原材料采购和销售渠道环节上的严重缺失,在外贸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缓解尤其是销售环节上的受制于人,也是造成近期我国外贸出口严重缩水的重要原因,缺乏对海外市场信息的有效掌握,外贸生产往往会与市场需求的变动相脱节,在出口市场的商业风险来临时更是难以规避。
   三、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轨策略研究
  1.促进出口贸易战略多元化发展
  我国出口贸易模式的单一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外贸方式的单一性,我国出口贸易方式多位直接出口,而间接出口比例较少;第二,出口产品结构的单一,加工贸易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过大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制成品出口方面,产品定位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而中高档空间相对缺乏;第三,出口地理分布单一,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出口贸易主要目的地,历年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90%以上,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的增强,许多亚非拉国家市场呈现出较大潜力,但我国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却未出现增长趋势。
  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多元化发展,首先要从外贸产业层面上入手,扭转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主导的加工型外贸出口,是我国出口贸易走上一条以内资企业为主导,拥有自主品牌和产业链的独立自主的外贸出口之路。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外资企业都因母公司
  实现出口贸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产业或是出口贸易的某一层面,而要站在整个外贸体制的高度上,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与领域,拓宽视野勇于创新,积极眼发新产品、涉足新领域、开拓新市场,为我国出口贸易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国近年来对这些海外市场的贸易输出方式主要是以直接出口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制成品对出口目的地的直接出口的方式,随着我国外贸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在双边贸易中也大多处于顺差,因此,这种对华贸易长期巨额逆差的存在导致以美国为首的我国主要贸易对象近年来对我国出口贸易频频设限,我国对主要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阻力逐渐上升,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的收缩以及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持续不景气,更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保护行为变本加厉,因而我国应当改变以直接出口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间接贸易和海外投资等方式开辟更多的贸易渠道,以多元化贸易方式实现对贸易风险的分担规避。另外,随着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这些国家的市场空间也在迅速扩大,而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仍有待进一步拓展,经济危机带来的发展速度放缓将促使这些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拉动经济增长,因而会出台相对宽松的投资与贸易政策,这也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出口贸易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尽管我国出口产品的绝大多数利润仍为进口国投资方即经销商所赚取,而且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大大降低了众多厂商和消费者的成本,但来自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巨大压力以及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使得我国出口产品难以避免的成了“替罪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维持经济增长的伪冒依存度,但一成不变的贸易方式恐怕难以魏继,外贸方式的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

  2.积极参与周边经济合作组织改善出口贸易条件
  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优惠贸易协议,可以从两方面实现对出口贸易的创造效应,一体化组织中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的便利为成员国间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通过与东盟十国在贸易及产业层面上的深化合作,我国不仅可以通过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欧美日市场的贸易压力,而且凭借自由贸易区内众多成员国便利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外贸产业的跨国投资与合作生产,不仅可以弥补我国日益出口产业日益衰减的成本优势,而且通过经济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布局的整合分配,可以促进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重要的是,通过区域贸易产业合作可以使得我国外贸出口由单一的出口贸易项合作生产出口及中间产品输出加工出口相结合的间接出口方式转变,在增加了我国外贸产业利润的同时也降低了进口国市场上源自我国进口产品的比重,对贸易摩擦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规避作用。
  3.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贸易优惠扩大海外市场进入渠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除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一些成立比较早的组织以外,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在迅速崛起,当今世界已经很少有国家独立于区域一体化组织之外了,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领域包括贸易、产业、科技、政治、军事,合作程度依据一体化程度而异。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但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人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涉及贸易领域的合作意识不强。通过与主要贸易国周边经济合作组织盟国间经贸合作的加强,通过转口贸易或者海外加工生产的方式,使出口到目标国市场的产品上中国制造的影子逐渐淡化。
  美国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在中美贸易中的巨大顺差成为美国对我国采取种种贸易保护手段的重要原因,面临目前美国对我国进口产品频频设限的状况,我国外贸产业应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上,通过与墨西哥等主要出口目的国的周边经济一体化组织盟国发展经贸合作,通过国际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关税较低原材料和半成品出口并进行生产或在加工,最终产品就可以以他国制造的方式利用区域内优惠贸易协定较容易的进入目标国市场。欧盟东扩之后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一度使得我国与欧盟的部分贸易背起内部贸易所抵消,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被东欧国家同类低成本产品所替代,而大多数东欧国家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在导致出口贸易激烈竞争的同时却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根据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我国与东欧国家产业结构的相似使得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成本较低,且更利于产业合作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输出,这项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与合作,不仅降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而且利用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安排实现了贸易创造效应。当出口贸易的目标紧紧放在进口国市场时,所面对的是森严的贸易壁垒,而将目标市场定位为区域贸易协定所包含的经济一体化区域时,对目标市场的出口贸易便有捷径可循了。
  4.对自主品牌出口积极推广、加大扶持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大量出口产业遭到严重冲击的同时,我国的自主品牌出口却大放异彩,体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近两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国外品牌汽车出口则一度低迷;无独有偶,浙江省的自主品牌销商品出口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出口额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相对于长、珠江三角洲一代大多数轻工产品的加工出口企业出口所遭受的重创体现出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让自主品牌在出口贸易中的优势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自主品牌外贸产业与非自主品牌产业相比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尤其在出口销售环节,自主品牌大都拥有独立的海外营销渠道和销售终端,在降低了中间环节的出口利润流失的同时,能够对海外市场信息有较好的章控能力,从而能够及时的根据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对产品和销售策略进行灵活调整,这也是自主品牌出口能够较好的规避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自主品牌的自主性体现在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营销渠道到市场信息采集,但在短期内相对于从事加工类企业其运营成本会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主品牌经营在短期内所需要的投资成本会给企业运营带来较大负担,因而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对我国自主品牌出口产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5.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扩大出口产品的海外市场空间
  近年来,标有“中国制造”的我国外贸出口产品被很多国家冠以“廉价低质”的恶名,从总体来讲,我国出口产品确实廉价,但却并不抵质,从我国众多外贸企业多年来从事贴牌生产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我国外贸企业都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知名品牌质量标准的产品,可见关于“低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国外竞争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诋毁。然而可悲的是,我们可以生产出一流水准的产品,但却只能屈居与进口国的中低端市场,而同样的产品被冠以国外品牌价位就可以上升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仍然可以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让人不得不哀叹我国产品出口在海外市场所丧失的巨额利润空间。在许多拥有独立海外市场销售终端的外贸企业海外市场销售业务中,经常会出现低价与冷而高价畅销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很多出口企业仍旧没有走出低价竞销的误区,认为价格是调节产品需求的万能钥匙,只要价格足够低就能够打开销路,而在存在大量非理性消费者的现实中,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为向下倾斜的直线,价格只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众多因素之一,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消费者在选择中仅仅将价格作为衡量产品性能质量的标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被认为是劣质品了。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差异化定价策略的重要性,构建博弈模型如下:
  假设A、B两场上位出口同类产品的出口场上,其在海外市场的定价策略为高价和低价两种,如博弈模型所示,A、B两场上的定价策略则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当产品定价初期,若A场上采取低价策略而B采取高价策略,当两厂商产品无明显差异时采取低价策略场上往往获得较大利润,L1’> H2’,同样,若A为低价而B为高价,H1’< L2’这样,AB在该市场多次定价博弈后的占优策略均衡为(低价,低价),此时两厂商的利润总和为L1 + L2 < H1 + H2,而我国出口厂商在海外市场低价竞销所带来的利润损失不仅仅是该博弈模型内部的(H1 + H2)-(L1 + L2),低价竞销会带来模型外部条件的改变,在海外市场上造成我国出口厂商整体市场档次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降价所带来的需求增长的弹性就会越来越小甚至为负,这样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原本具有占先优势的国外厂商面前更毫无竞争力可言了。
  一味的低端定价所带来的市场利润与我国出口厂商所付出的成本相比可谓得不偿失,盲目的地价不仅自我束缚了出口产品的海外市场空间,将其局限在利润极低的低端市场,而且在低价空间上我国出口产品的高密度存在不仅导致了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遭遇贸易制裁,而且中国国内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低价竞销难免会让一些劣质产品乘虚而入,损害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形象,。因而,我国出口产品定价上应当在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潜在顾客的需求确定产品投放种类及定价策略,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各个层面的消费者需求,将市场占有方式从单一价位的底层占有方式变为多种产品档次不同价位的全方位立体式占有市场,从而扩大对市场利润的占有空间,而且降低了同类产品间的竞争程度。
  四、结语
  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强有力的一级,我国出口贸易仿佛一匹矫健的骏马伴随着改革开放樊篱的大开纵横驰骋,为我国经济水平是先三十年持续增长的世界奇迹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伴随着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风云多变及我国经济增长中诸多体制问题的日益凸现,我国外贸出口在近十年来走过的道路已并不平坦,而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得我国出口贸易的每一次波动都会波及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我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弊端,并使我国经济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同时也让我国出口贸易中孕育的闪光点得到了体现,为我国贸易在后经济危机时期的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新时期我国出口贸易之路依然布满荆棘,因此我国出口贸易必须“内外兼修”,通过内部结构的整合提升外贸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外部通过出口方式以及海外市场进入策略的调整,最大程度的避开贸易保护主义的樊篱,实现出口贸易的持续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贸易与产业合作探析[J] 李大凯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3]郭 燕李秀宾:日益凸现的“贸易转移效应”[J] 国际贸易 2004(07)
  [4]侯 锐董相勇: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问题[J] 产经探索 2006(08)
  [5]王兴智:国际市场进入与营销方法 [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01)
  [6]刘 方张力韬: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01)
  [7]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 [J] 国际贸易 2009(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7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