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司端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不仅是院校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实习、加强就业指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就业能力,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形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体系。
  [关键词]旅游管理 就业竞争力的构建 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来了相应就业难的情况。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2008年就业率为83%,专业对口率仅为61%。当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在整个社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要素,对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及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就对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拥有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就业为指导,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保持原课程体系的四大板块,突出课程的专业性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包括四大板块: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英语。新课程体系在保持原课程体系四大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课程的专业性,把旅游饭店管理细分为饭店客房服务管理、饭店餐饮服务管理、饭店食品营养卫生三门方向课程,把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细分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休闲设施开发与管理四门方向课程,把旅游英语细分为导游英语与饭店情景英语两门方向课程,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努力寻求复合型人才与专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可行性。
  2.突出基础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目前,旅游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七门课国外旅游高职院校普及开设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在国内开设程度同样很高,说明国内旅游专业基础理论性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与国际较为接轨,新课程体系在强化上述七门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同时,依据各科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与学科之间的关联程度,在开设学期的时间安排、理论学时、学分上作了进一步系统完善,以更好的适应旅游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
  旅游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要直接面对国内国际游客,从事一线旅游接待服务,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尤为重要。新课程体系在开设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同时,加强旅游政策法规、导游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特色。
  3.构建课程的多元化,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在经济管理系、管理系或地理系,各大学通常依托系科背景优势,在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偏向于经济类、管理类或地理类课程,而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较少,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程体系积极构建课程的多元化,增设了中国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艺术鉴赏三门文化艺术含量较高的选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操作技能
  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将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理论课与实验、实训和实践融为一体,切实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达到培养专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组织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学个实践环节的模拟培训,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局举办的“十佳导游大奖赛”、“饭店技能操作大赛”等现场实习活动;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习,针对旅游高职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综合性实际训练;鼓励学生考取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饭店岗位技能证书等职业证书。同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撰写理论性的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将来就业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院校还应充分依托学校的资源,积极筹建校内模拟旅游景点、模拟旅游公司、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实验酒吧等实习基地,以保证教学训练。主动与旅游企业寻求合作,采取联合办学、股份办学、集团办学等多种方式,合理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三、以就业为导向,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高职教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高职学校设置标准里规定,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专业课的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具备以上能力才能培养出多能型、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多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离国家教育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学校应该做的就是采取何种措施来缩小这一差距,比如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四、做好就业指导,改变传统观念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要给学生以必要的就业教育,进行就业指导。
  1.贯彻就业指导,强化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将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培养就业意识,应该把开学典礼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第一课,告诉学生要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符合专业和个人实际的职业理想,及早根据个人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精心培育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院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和从业经验,加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切实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解决毕业生在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大学生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
  毕业生就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旅游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以实践为主,动手能力强,就业主要面向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单位,因此应着眼现实,踏实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要让学生做好健康的求职心理准备。在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他们树立新的就业理念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立足于展现自己的实力,做好敢冒风险、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非专业对口不选也是一种择业的误区,必要的时候,非对口专业就业也未尝不可,应培养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应该让学生知道,事业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学的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3.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面试应聘技巧指导
  毕业当年,分析就业形势,弄清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学校作为就业制度改革的主体,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此外,院校还应加强对学生面试应聘技巧的指导,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院校要教会学生如何巧妙地回答应聘者提出的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才能使本校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总之,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我们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技能操作以及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从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及其它各种就业所需能力,这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住.新时期旅游的特征及其对旅游教育培训的影响[J]. 旅游科学,1998,(3),1-7
  [2]申葆嘉.谈旅游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1998,(3),31-33
  [3]刘爱服. 论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社会科学家,2004;(6),115-117
  [4] 吕迎春,王淑慧. 高等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辽宁教育研究,2006;(9),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