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国家保护区朱鹮保护及周边村民经济状况调研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1981年在汉中市洋县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到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后一直到今天,朱鹮保护工作已经持续了近40载,朱鹮种群数量也由最初的7只发展到今天的2600余只。朱鹮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事例极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的方式发现当地有机水稻的种植、梨果种植业发展情况,以牛头坡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朱鹮等鸟类的生存环境以及朱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得关系,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提出具有针对性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区;草坝村;有机农业;朱鹮
一、引言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陕西秦岭南坡,跨越洋县和城固两个县。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隶属陕西省林业厅,管理局位于陕西省洋县县城东区,保护区涉及43个乡镇和246个行政村。
草坝村位于洋县县城以北三公里,澢河东侧,位于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缘,是世界珍禽朱鹮栖息地。草坝村自1997年起有朱鹮营巢栖息,临近朱鹮生态园,我们在此通过生态调研了解当地生态概况、朱鹮保护现状;并通过对当地的生产生活调研,从侧面反映保护区的社区发展情况,使我们更加了解保护区建立对当地发展得影响。
二、调研目的及方法
(一) 调研目的
我们首先希望了解汉中朱鹮保护区近五年的生态保护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当地居民的就业环境有无较大的改善[1],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无潜在矛盾。了解保护区管理、建设状况,朱鹮保护的具体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朱鹮繁育的方式方法、种群数量和分布以及保护区对朱鹮的主要保护措施。通过访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政府部门了解近五年来针对朱鹮保护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监管力度以及政府部门对因建立保护区而经济受损的人民群众的安抚情况。
(二) 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走访当地村民,用问答的形式填写调研问卷。2.宣传教育:广场宣传朱鹮相关保护知识。3.实地考察:在朱鹮自然保护区以及朱鹮梨园景区内进行生态调查。4.访谈调查:采访当地的朱鹮管理局、林业局、街坊街道办以及村委会等单位。
三、调研结果
(一)朱鹮保护成果
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当地政府就出台相关政策,禁止砍伐朱鹮巢区和夜宿地林木,营巢树和夜宿树周围,禁止砍柴、放牧等人类活动。2017年,保护区完成了在核心区5000亩的封山育林任务,改善了朱鹮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此外,保护区通过人工投食这一直接措施补充朱鹮食物来源。
朱鹮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春季野生朱鹮繁殖情况调查活动,调查涉及共8个县,37个乡镇,调查总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在此次调查中,共发现野生朱鹮巢183处,其中空巢17处,成功营巢166处。自此,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朱鹮专项调查活动在洋县正式启动。为加强保护区疫源疫病防治工作,保护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高效。同时保护区已开展多次人工繁育朱鹮的野化放飞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野外巡护稽查队确保朱鹮保护的安全性。为了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朱鹮的保护,保护区通过多种途径在学校、集市和朱鹮活动区进行广泛宣传,让社区群众和中小学生认识朱鹮、了解朱鹮。如印制朱鹮样式的挂历发放等等,使朱鹮保护深入到千家万户。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当地居民普遍具有很强的保护朱鹮等野生鸟类以及其栖息树木的意识,并且自觉使用规定允许的有机化肥。草坝村1组还有一些居民自愿接受保护区雇佣为护鸟员,承担一些日常看护工作。此外,还经常接待一些来自日本的观鸟爱好者。
(二)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得关系
1.农业方面
朱鹮保护区建立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弊端是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农药通过食物链传递到朱鹮体内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健康,影响朱鹮的数量增长。所以在保护区内必须推广有机农业。保护区建立最直观的益处就是,当地植被保护工作做得很好,多种珍稀动植物在这里繁衍栖息,生态环境良好。随着朱鹮品牌效应的提升[2],有机農业产品有着极大潜力,将会极大促进草坝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政府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政府也会免费提供有机肥料,部分种子补偿村民。因为朱鹮物种的特殊性,日本人对于草坝村相关的投资不少,而这些投资使得当地群众受益颇多。草坝村内的小学有部分课桌,田间的灭虫灯是由日本人资助的。
2.旅游业方面
朱鹮梨园位于草坝村,占地共387公顷,分为三个园区:梨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和朱鹮生态园。梨园梨子主要有川西、黄金梨、麻梨等20多个品种,其中园中梨树的种植面积高达上万亩,果粒年产量有两万吨以上,山下还种有大面积油菜花,春季大约三月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除果树农作物之外,园内还设有水上乐园、室内游泳馆、羽毛球馆、茶馆、农家乐、人工湖及其他游乐设施。近些年来,随着梨园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目在不断增加,但增速缓慢。并且目前梨园的其他相关产业并不多,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鸟活动逐渐兴起。由于朱鹮以及众多野生鸟类在草坝周边的存在,草坝也迎来了全国各地甚至来自日本的观鸟爱好者。
为解决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得矛盾,近年来保护区正在尝试一套以社区共管为基础的朱鹮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当地社区和保护区对社区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理。一方面,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资金扶持开展种植食用菌、经济林木和中草药等多种经营项目;另一方面,与中航工业等企业合作开展有机水稻种植。
四、结束语: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长久以来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朱鹮保护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于良好的建设和长期的规划,保护区已经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走上正轨。但当地旅游业依托于朱鹮品牌这一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以上成果,本文给出建议:
(一)建立湿地补偿制度,每年在合适地域开发人工湿地以补充因干旱等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减少,以此确保保护区湿地面积大体稳定。
(二)加强与高校合作[3]。高校的加入可以为保护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如梨果种植新品种的开发,同时也为高校找到一个广阔的实践基地。
(三) 把梨园承包给对种植感兴趣的农户,经专业加工和市场化营销形成产销一条龙,以获取最大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 塑造朱鹮品牌旅游,开发鸟类博物馆,朱鹮纪念品等一系列产业,与梨园、观光园、生态园的游乐设施相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郭向荣,温亚丽.保护区农户朱鹮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2(5)
[2]. 段伟,温亚利,王昌海.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影响分析[J].湿地科学,2013(01)
[3]. 翟天庆.朱鹮生态特征与划定朱鹮保护红线研究[J].绿色科技,2016(1)
作者简介:刘渝枫(1998-),男,汉族,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热能与航空发动机基础原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8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