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课的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交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强调自发学习、自主创新,培养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基于教学现状的分析,引入“微课”教学理念,设计了针对该课程的课前微课制作、课堂微课展示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微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自主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高技术性人才,应用型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浙江海洋大学交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流的合作沟通及学习能力,同时掌握扎实的港口与航运业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船舶与货运代理、国际经济贸易及港航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港口和航运企业、船舶与货运代理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等领域从事统计分析、生产组织、指挥决策、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随着交通运输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理论和实操知识外,还应与时俱进知识更新,引入智能化设备、算法设计、控制方法等科研前沿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通行业一线发展动态,培养学生成为顺应现代航运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是交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通常采用课堂理论授课和企业或实验室认识实习的二级授课模式,其中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方式开展,考虑到应用型专业更强调动手实操能力、设备技术原理复杂、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问题,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内化知识的效率较低;另外由于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不能够及时更新,且受课时量的限制,课堂讲授还是以大纲内容为主,扩展知识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行业最新发展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慕课”(MOOC)教改模式的发展,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促进了具有变革意义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真正转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与“慕课”对应、同样发展迅速的“微课”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众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的青睐,微课可短时间内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目的性强,学生可有针对性学习,实现个性化教育。让学生参与到“微课”制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可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分析总结、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实际上属于交通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含义、特点及目前发展基本情况,单证、费用计收、项目管理、法律与惯例,掌握单证的功能和提单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有關的单证国际公约,掌握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有关的法律与惯例。课程具有知识面涉及广泛、内容更新快、专业性强、业务重于理论的特点,所以该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1.1专业师资队伍
  交通管理专业隶属于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以海运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为主、管理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教学任务,其中高级职称6人,讲师8人,助教3人,实训教师3人,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在企业就职,年龄和资历分布合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经验,均足以保障交通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1.2教学条件
  学校建有“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有交通管理实验室、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货物配积载模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等。与宁波市环集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翔货柜有限责任公司、舟山市港航管理局、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运集团温州海运有限公司、浙江舟山一海海运有限公司、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其中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浙江海洋学院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的实验室或企业认识实习提供了优良条件。
  1.3教学方法
  交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虽有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的支撑,但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授课方式为纯理论课堂教学,尚未设置实验或实习环节,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会利用多媒体,引入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情境式等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整个教学过程仍未改变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2“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系统结构复杂、涵盖知识面广和可扩展性大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细分,降低知识点之间的强关联性,形成碎片化的视频数字资源。“微课”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括在制作该教学视频过程所必须的微课知识点划分和设计、电子课件、视频结构和功能设计、视频内嵌测试题、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在线平台等辅助资源,在原有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化设计重新组织以及视频制作,形成了一个个体系结构完备的“微课堂”。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同时也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教学追求内容创新、模式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基于“微课”的改革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参与体验自主制作“微课”资源、教师点评指导方式构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学生内化课程知识内容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发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2.1课前“微课”制作
  “微课”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拍摄式微课”“录屏式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和“混合式微课”四种,根据不同的制作方式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软件使用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针对微课主题进行的选题设计。动手能力或学习多媒体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用基础的视频生成方法,即电脑录屏软件进行电子课件录制、电脑录像或手机录制视频的方法,结合视频处理软件进行音频、视频以及格式处理来完成“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掌握多媒体技术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将所学技能应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谋求最佳“微课”资源完成效果。
  以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以空运、海运、铁路以及公路四种单一运输方式相关内容介绍为基础,再基于多式联运业务开展背景进行讲授,其中涉及到物流过程中的载运设备、运输节点、路线和网络、业务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众多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将课程零碎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然后以学生自主制作“微课”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让学生开展课前准备工作。在分配任务之前,教师以其中一个知识点为例,系统的展示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视频录制、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总结的“微课程”完整过程,并大体介绍有关微课的“短小精悍”四字特点的内涵和相关资料的网络获取途径。“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及探究解决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能力。
  单个“微课”视频的内容应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进行完整讲解,而一个系列“微课”应涵盖一个完整课程知识内容,即“微课”任务可以呈现出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架构,一般可以从课程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中选取。由于多式联运课程涉及知识点较多,而该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己修完一些有关航运物流知识课程,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可立足本课程的特色,四种单一运输方式和多式联运五条主线确立五个专题,分别从设备工具、运输节点、路线、网络以及业务组织管理五个方面,拟定25个选题,考虑学生制作微课程单兵作战难度较大,可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每组3-5名学生进行微课程制作,要求每名同学针对该设备都要掌握所有知识点,课堂上教师进行随机提问检查。针对每一个选题明确其所要讲授的关键点,具体内容展示形式由学生自由发挥。
  2.2课堂“微课”成果展示
  课堂教学最主要目的是教师向学生传输新知识,并帮助学生理解吸收进行内化,通过微课可减少传统教师讲授的时间,可以针对课堂时间重新进行合理安排,采用“课堂讨论学习”“教师针对性补充并点评”“微课互动评价”的多维教学组织形式。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在课堂上主要由学生展示“微课”制作成果,并针对该成果介绍设计思路和开展过程,分析不足及分享经验。教师应通过微信、全程指导或微课在线交流平台等多种方式,在课前准备阶段针对学生的任务实施进度进行全方位监控,了解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在课堂上教师点评环节,针对每组实际任务实施过程情况,重点分析讲解其任务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而引导各任务小组之间可全面地讨论与分享所学知识内容和实操经验。通过课前亲自动手搜集资料和制作微课、课堂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核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学会团队合作,进而实现新知识内化和创新实践经验分享的目的。
  2.3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重要内容,对于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自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效果“唯结果论”的评价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出勤、知识记忆、学习态度的考察,还包括“微课”任務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即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评价原则,如学习目标、学习执行、学习效果等方面。初步设计可从硬性考核、微课任务考核以及教师考核三方面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评价指标的权重要体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认可,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和课堂“微课”成果展示环节中,都需要注重发掘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信息,课堂上要求教师和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成果展示和讨论情况进行客观的记录和评价,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其中,硬性考核:主要包括出勤、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微课任务考核:主要包括计划与实施能力、学习与理解能力、任务完成、课堂讨论和效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同时对该任务进行打分。教师考核主要指微课任务执行过程中,各成员对课题知识掌握情况检查,随堂测试以及课堂提问。实际实施过程中根据最终结果反馈要及时调整。微课教学模式考核指标及权重,见表1。
  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微课任务考核和教师考核所包含的过程性评价指标,降低偏重于结果的硬性考核指标的权重,从而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弱化“唯结果论”的心理,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氛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最终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中资源的优势和方法的不足,引入“微课”教学概念,设计符合交通管理专业教学背景的学生自主制作“微课”的教学模式,重新合理的规划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制定科学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方式由原来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该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大力推进课堂实验,在实践中尚需及时调整和完善,探索出适合培养新时代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