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人文视角看产品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理 张 亮

  [摘要] 在机器工业时代,我们不是作为活泼的生命个体存在,而是被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在这个冷漠、人情味淡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我们希望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这就需要从人文视角去叩问现实、思索本真
  [关键词] 机器工业 人文复归 以人为本
  
  人文性在这里主要指人及其文化的本性,是直接而朴素的生命体验,是人的一种本真状态。历史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淳朴天真。在机器时代,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人的异化现象,人在物质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而在后工业时代需要从人文的视角追回迷失的自己。
  为了分析的更具有条理性,我将产品设计的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初期造物时期、机器工业时期、后工业时期。
  一、初期造物时期:产品的绝对人文化
  宗白华先生感叹“自然”是美的。原始社会的自然界是美的也是残酷的,古人就是在这种美而恶劣的环境中逐渐学会造物的。开始,有人“选择”了某件“物品”以抗拒外界的威胁,而他 “选择”的那个,正是他所想要选择的那一个,就像我们看到的正是我们所想看到的一样。因此,他的“选择”是一种受了大自然的启发的有意识的行为。“选择”后他会去适应这件“物品”,正像他们长期以来适应自然环境一样,但是有一天他想“改造”这件“物品”,而后不久他又学会了“创造”同类的“物品”,接着不同的“物品”。他的选择――适应――改造――创造过程具有原始的模仿性,但,大自然是一切意识的源泉,是人类自身以及美的根源。因此,原始造物直到手工艺品的制作,都是美的,虽然早期的人们还没有美的概念,虽然当时的美在现代看来并不美。这种由模仿到模仿式创造始终都是生命的直接体验,是用手工直接触摸大自然的结果,是没有被物役的人的生命的本真体现,因此,此时的产品都是绝对人文化的。
  二、机器工业时期:产品中人文因素的失落
  这一时期导致人文因素失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工具理性的泛滥、科技崇拜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化社会的形成等。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一直以自豪的态度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看待人类的文明。自豪的是,人类凭借理性和科学的力量认识并征服了自然;乐观的是,人类摆脱贫困和贫乏,争取物质富足的梦想已经或正在实现。因此,人们的这种自豪和乐观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人类文明面前,现代人又日益感到心神不安,并越来越困惑不解。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那样:“人创造了各种新的、更好的方法以征服自然,但他却陷入了这些方法的罗网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自己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制造的机器的奴隶。它具有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却茫然无所知。”这种严重的异化现象深深困扰着现代人,它迫使人们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传统、人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入深入的哲学反思,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身,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正是在人文回归的召唤下,产品设计中出现了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本土设计等口号,但,这些口号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遵循的仍是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以人为本”就是典型的例子。“以人为本”宣扬的是一切以人为根本或一切以人之本为根本。但实施过程中却由于理性思维的影响,偏离了本意,忽视了人之为人的人文、情感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人机工程学应该为这种偏离负责。
  在机器工业时代,我们强调以机器(产品)为本,人要适应机器,而随着人本意识的觉醒我们又强调以人为本,机器(产品)要适应人。一本书中展示过一把椅子,据说是能适应人的各种坐姿要求,无疑按照当代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它是设计精品,但客户一定会喜欢这种“听话的家伙吗”?无疑当今的人机工程学忽视了人的适应性和情感,而在物质功能方面狠下功夫,好像把人数据化、模型化就做到了“以人为本”,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唐纳德・A・诺曼举过一个小例子,他批评一件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时,却遭到了产品使用者的抗议:它不好用怕什么,我们可以小心地、慢慢地使用啊,但它是可爱的,它总朝我笑,我喜欢它。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不但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还具有巨大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又和感情紧紧相连,并且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果人机工程学一味追求机器无限适应人,而忽视人的适应性和情感诉求无疑会过犹不及。
  三、后工业时期:产品中人文因素的复归
  在后工业时代(非物质社会),随着信息的侵入,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正在消失,随着这种消失,工具理性及其所依赖的逻辑原则正在零落。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这个时代的产品要求人文因素的复归,西方有句格言:The fa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你回顾的越深远,你前瞻的也越远)。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特质是“还乡”即回问并重新审视事物的原点。后工业时代,是个回问的时代,通过回问、人文的复归我们才能诗意的栖居在地球上。
  四、结论
  无论是人机工程学的人文化转向,还是来自心灵的“还乡”,又或是建筑界所兴起的“野性思维”都是为满足人们情感诉求的探索。在产品设计中我们要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承,当然这不是肤浅的怀旧情怀而是当人就像气球一样飞向无限高空时,文化传统就是那根绳,紧连着大地。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美)诺曼(Norman,D.A.):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李亦文:产品设计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6](法)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