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资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我国企业规模的日益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前景的重要指标。在科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化融资渠道配置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变得尤为重要,而R&D投入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本文先是研究了融资渠道和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分析内源性融资渠道、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政府补助四个主要的融资渠道对R&D投入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融资渠道;技术创新;R&D投入
一、我国企业融资渠道和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下,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需要充足的资本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扩大再生产也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自我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时刻支持,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
具体来看,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成两大块来源,内源性融资渠道和外源性融资渠道。其中内源性融资渠道指的是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包含留存收益和折旧,是企业将自身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融资成本低、资本金额受限性、企业自发性、资本的原始性以及资金风险小等特点,始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金来源。外源性融资渠道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融资,是吸收其他经济体的储蓄转为自身投资的一种方式,由于企业的迅速发展,内源性融资的金额受限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所以外源性融资渠道逐渐登上融资渠道的舞台。外源性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渠道、债权融资渠道以及政府补助。其中股权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产权交易、国内外上市、增资扩股、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具有融资成本高、融资时间长、财务风险小、使用时间无限期等特点。债权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其特点是财务风险大、融资成本较低、不稀释股权等特点。政府补助指的是政府无偿给予企业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我国目前主要政府补助有财政贴息、研究开发补贴和政策性补贴,政府补助具有无偿性、针对性强的特点。相对于内源性而言,外源性融资渠道的优点是资金来源极其广泛,可以满足广泛的资金需求。当然,外部融资也有缺点,比如融资风险更高,成本也更高,融资条件也相对严苛。
随着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技术创新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竞争力的标准,而技术创新可以由R&D投资这一指标进行反馈。本文通过查阅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查询到R&D投资现状:从2013年至2017年,我国的R&D人员投入量与资金投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R&D人员投入量由2013年的353.3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403.4万人,而R&D资金投入量由11846.6亿元增长到17606.1亿元,可见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我国技术创新总体来说前景光明。而且通过年鉴我们发现R&D经费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为企业资金,其次为政府资金,最后为国外资金,可见企业资金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领头羊,只有更好地利用好这一大块资金,我国技术创新才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R&D投资决定了技术创新活动的成败,只有拥有雄厚的R&D投资,才有可能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融资来获得R&D投资,所以R&D投资即成为连接融资渠道和技术创新的桥梁。因此要研究融资渠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首先就要分析融资渠道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二、不同融资渠道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
为了分析上述四种不同融资渠道对企业的R&D投资的影响,本文先通过研究CSMAR数据库、同花顺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以及相关公告对2011年至2017年四种融资渠道强度进行了对比。企业内源性融资强度的平均值在2011年到2017年呈现起落的状态,但是总体来看变化幅度比较小,说明内源性融资渠道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稳定的融资来源。企业股权融资强度占比最大,但是企业股权融资强度的平均值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主要是因为股权融资程序繁琐,融资较慢导致企业逐渐选择别的融资渠道来快速融资。企业债权融资强度在2011年到2017年的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债权融资也跟内源性融资一样,一直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政府补助是所有融资渠道中占比最小的,政府补助的平均值虽在波动,但是变化幅度很小,也是企业较为稳定的融資来源之一。综上所述,企业融资来源总体呈稳定状态,只有股权融资的波动比较大,较为不稳定,但是股权融资作为占比最大的融资渠道,其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接着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验证多个因变量(内源性融资强度、股权融资强度、债权融资强度、政府补助强度)对自变量R&D投资的影响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的方差分析,我们发现内源性融资渠道对R&D 投资有显著性地正向促进作用,R&D投资强度会随内源融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内源融资强度的减少而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首先内源性融资的成本低,财务风险低,企业自主程度高,其次由于技术创新是属于高风险投资,需要低风险的融资来与其相制衡,所以当企业拥有较多低风险的内源性融资时,会更多地考虑去进行R&D投资,所以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股权融资强度对R&D投资具有不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这说明R&D投资强度会随股权融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股权融资强度的减少而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股权融资具有资金无限期的特点,而R&D投资项目一般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有成果,属于长期投资,所以需要长期性的融资渠道为其提供资金来源。另外本文猜想是由于股市的波动性所以抑制了股权融资强度对R&D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所以使得其结果不是很显著。 债权融资渠道对R&D投资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说明R&D投资强度会随债权融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股权融资强度的减少而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债权融资是具有高风险性,而R&D投资的风险性也很高,投入的回报时间较长,而债权融资的基金有限定期限,所以企业不愿意将债权融资所得资金用于投资R&D项目;另外债务人不愿意将自己的资金用于债务人的R&D投资项目,违约风险高。
政府补助强度对R&D投资具有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提供的资金具有无偿性,所以企业会利用其风险较高的R&D投资;另外政府补助的资金会有其规定的用途,迫使企业将其投入到R&D投资项目上;最后政府对于其发放的补助会进行跟踪监督,增加了R&D投资项目成果的可能性。所以综上所述,政府补助强度对于R&D投资强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对于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第一,应当增加融资来源,使得融资渠道多元化,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时,应该权衡各个融资渠道的成本与风险,利与弊,并且综合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为R&D投资项目量体裁衣,构建最适合的融资结构。另外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狭隘,局限于内源性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政府补助。基于此,我国更应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已经成为R&D投资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在处于发展阶段,未能成为融资的主要渠道。所以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全力发展风险投资,为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的提高铺平道路。
第二,应当增加内源性融资渠道,控制债务融资,提高股权融资效率,优化融资渠道。内源性融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在保证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性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内源性融资的比例以获得较高的R&D投入;因为债务融资对R&D投资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应该将债权融资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减少其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最有股本融资虽然对R&D投入有正向促進作用,但是作用效果不显著,而且股权融资正在逐渐降低,所以应该简化股权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使得股权融资能更好地成为企业优化R&D投资的工具。
第三,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持,提高政府补助力度。政府补助对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占比却是四个融资渠道中最小的,虽然政府补贴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所以政府应当更多地为积极开发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针对性的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的创新支出的不断增加。另外,政府对扶持的资金需要做好跟踪与监督,提高补助的实际产出效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3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