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型社会建设中的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正博

  [摘 要]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中,聚焦于转变发展模式的我国民营企业除了要关注自身的技术创新,更应当关注企业的管理创新。民营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水平。政府在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创新型社会建设时,应当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 创新型社会 管理创新 民营企业 培训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让创新型社会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未来远景的展望,而是成为了我国全社会和所有企业都必须高度关注,必须有所作为的行动指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改造资源消耗型低附加值产品,提倡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也应当是民营企业当前工作的题中要义。创新型社会是集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在全社会层次上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新型社会对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企业提出了创新要求,民营企业必须响应这样的要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必将有所改变,创新型企业必将为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
  新世纪以来,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这其中学术界以及民营企业自身要求重视民营企业创新的呼声功不可没,这同时也契合了我国提倡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中央出台的科技发展纲要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跟进举措无疑是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推进剂。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的能力上,集中在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如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起草和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大家议论较多的话题是如何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基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固然要加强,但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有些民营企业要按照过去的粗放型经营、低成本竞争的老路子已经很难走得通。国内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上贸易壁垒的重重阻隔,已经让许多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他们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从技术创新入手,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破贸易壁垒的限制,脱离低水平竞争。在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这种走技术创新求发展模式突破的思路,肯定会得到政府的各种支持,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可以说已经比过去大有改进了。
  然而,创新一词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而言并不是仅仅针对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对于创新的另一面――管理创新也要重视起来。技术创新看重的是产品在技术方面的改进和革新,技术创新看重的是产品在技术方面的改进和革新,着眼于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技术创新给产品带来的是满足更多人群更高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获得超额利润的方式,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拥有相当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或者至少要有强大的技术转化水平。管理创新是对于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吸收管理实践中得到的各项理论成果,对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创新过程。管理创新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运用新的管理工具,可以是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可以是转变组织全体人员的思想观念。
  在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中,管理是技术创新和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基础。管理为技术创新铺平了道路,打通了技术变成钱、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钱的各个环节。在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之后,企业才能迎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的新时期,逐步开展功能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成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技术不是万能的,才能凸显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这体现了在民营企业寻求发展模式改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只是呼吁通过政策倾斜,财力支持来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忽视其内部的管理问题和管理创新,那将不能实现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投入所希望看见的相应的令人满意的回报。技术创新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撑,在于保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管理机制的创新,技术要转化,它不能仅仅是为企业提供了可供宣传而不能发挥作用的专利证书而已。
  二、重视实现管理创新的途径――培训
  创新型社会建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提倡各种类型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一项极具特色的管理行为,每个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采取合适的管理创新手段。在管理创新中,不应当跟随时髦流行的管理理念,尤其不应当对于西方管理理论和工具,不假思索的照搬接受。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要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确确实实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各项便利。
  从创新型人才建设来看,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创新型人才,企业的创新特别要注重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经营管理素质。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他们的战略眼光,对于全球范围内行业变化趋势的把握,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管理知识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而企业家的这项能力通过接受科学系统的管理培训是可以提升的。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同样取决于他们能否让创新型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激励创新型人才手段的运用能力也可以通过参与管理培训来提高。
  如何发现创新点,怎样开展创新活动,如何让创新的“性价比”最高,这些都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对于参与创新的人员而言,补充新的知识成为了工作中的必需,接受培训是他们对组织的需求,创新人员之间对于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的需求也促进了学习性组织的建立,培训则成为了知识分享和传播的途径。
  从企业人员激励角度来看,员工激励问题尤其是创造型人才的激励工作向来是管理工作的难点,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除了要优化激励措施,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之外,改善组织内部的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的效率,促进鼓励创新的良好组织氛围的形成,提倡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战略思维同样也是民营企业进行员工激励较好的选择。在以上措施之外,满足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也是员工激励的方法之一。
  创新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管理创新稍有不慎,也容易造成企业的困境,引起内部组织结构的动荡,那管理创新的风险如何规避呢?管理创新的成功取决于企业家的经验和水平,在于管理者团队和作业人员对于管理创新点的理解和贯彻,取决于创新人才更新知识的速度和对知识的把握,要规避管理创新风险,那就要求从企业家到管理团队到作业人员都要接受正规而有效的管理培训,要善于从实践当中寻找合适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规避此类风险。
  三、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他们内在的追求利润的动力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企业对于创新有一种内在的主动性。民营企业对于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的自发的企业创新的行为,如果得到鼓励和支持的话,将成为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应上,各级政府要对自身的行动区间有清醒地认识,过多地进入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很可能让民营企业处处感到掣肘。不能再以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心态和上下级之间的所谓指令来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要多征询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意见和需求。
  只要是企业就存在发展的愿望,要发展就必然会选择技术创新,为了技术创新的成功,企业首先会想到做好管理创新的工作。政府在提供创新性制度时,要以企业自身能够有效吸收外部创新性制度安排,并付诸于企业内部创新的能力作为评价企业是否有资格接受资助的首要条件,而不是其他因素。不能因为有些民营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技术含量低,偏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企业没有创新的内在需求。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道路上,在追求企业效益最优化的路上,一切企业都是相同的。
  企业同样需要管理方面的创新,应付高速成长,技术不确定较大,潜在客户不明晰的市场,他们需要掌握新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各类培训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为管理创新提供崭新的思维方式。具备管理创新能力的人员对于技术创新的接受能力更快,对于技术创新的主观意愿更为强烈,执行技术创新决策的能力也会提高。
  在创建创新型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以培训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进而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当前转变政府职能,提倡政府权力为民所用的趋势中应当也可以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应当运用各种手段,规范培训市场,引导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创新为最终目标的各类培训,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并重的氛围。
  
  参考文献:
  [2]杨飞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30)
  [2]李 仁: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群众,200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2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