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逐步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和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成为了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在概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风险导向 审计 商业银行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加上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情况严重,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的错综复杂和多变。鉴于此,商业银行也需要发展差异化经营策略和精细化管理,运用更加严格和高水准的内部审计来降低自身的内外部经营风险,进而保持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部审计是企业或者組织对于自身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评价和估计工作,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旨在通过审计工作规避风险,优化组织运营。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其重要的内部管理工作之一,在商业银行合规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风险导向”方面,其在审计内容的优先级、审计重点的合理安排等等方面都是以风险特征及其严重程度为基准进行判断和确定的,这是一种审计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和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落实力度不足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以相对健全的制度体系来作为基础支撑和规范指导,以期能够更好的达成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我们认为制度体系是商业银行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但是最终的实施效果却还达到不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执行力度还有所不足。制度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切实执行来达成相应效果,没有执行的制度体系就是一张废纸,完全没有价值。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体系执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下层机构,其内部审计的制度执行力度和规范相关不足。
(二)我国商业银行对审计资源的配置不够优化
商业银行审计资源的配置优化存在问题还体现在其对于某些具体或者临时情况的动态调整能力不足,没有办法在面临具体风险敞口发生变化的时候改变其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有限区域或者环节,或者是这种应对显得相对滞后,也会造成审计资源的错配,为商业银行整体的内部审计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来说,其内部审计的资源重视呈现出有限的状态,无论是时间维度上还是投入数量上,都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做到全面的覆盖。由此而来引发的问题就是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动态的调整,更多的还是按照所谓的传统审计流程来推进,这对于某些风险暴露时间节奏紧、暴露量大、影响大的区域或者环节并没有明显的侧重,也就直接导致了整体的审计风险上升,为商业银行整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人才基础不够牢靠,管控方式创新不足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具有相当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特别是在其以风险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下,对于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也是逐步提升的。人才基础的夯实与否也是其制度体系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审计方式创新优化等等方面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众多的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小,对于具有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人才的引力相对不足,其在这方面的人才基础夯实程度也显得相对薄弱。同时,对于中小型规模的商业银行来说,其经营目标在于生存,因此对于内部审计等等具有流程性的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其并没有进行内部审计优化的初始动力。因此,对于这部分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是在制度优化还是方式创新,都存在一些滞后的现象。
三、商业银行优化提升风险导向审计的措施建议
(一)健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执行力度
商业银行优化和提升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能力和效果,首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并且强化这些制度体系的落地执行。制度的完善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个过程将会是一直持续的,并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得相应的制度体系发生重要的微调。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做的是对于自身情况和内外部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这其中的特点和本质规律,为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充分的理解风险导向的含义,其对于内部审计具有方法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是要做好动态反馈和修正的机制流程设计,建立通畅的实践经验反馈机制,能够很好的促进该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制度体系有赖于强有力的执行落实,这是该制度体系切实发挥作用的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也是如此,需要切实的落实相关制度,明晰责任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促进制度实施。同时,执行力度的提升离不开相应的监督评价工作,这既是对审计工作本身的监督评价,同时也是对于相应制度体系的落地执行的监督评价。
(二)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机制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核心就是要进行内部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资源方面的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审计时间和节奏的配置,对于某些具有高风险或者风险暴露时间短、影响大的领域或者环节,应该作为首要的对象进行内部审计,这种首要性主要就体现在审计时间更早、过程时间更长等等方面。其次是审计重心的侧重,主要是审计人员数量等等方面,在这些重点区域会安排更多和更具有相关审计经验的内部审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最后是审计结果应用的重视性,对于重点区域的内部审计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该商业银行总体经营风险的缩影,也是重要的风险健康指示器。因此,对于该方面的内部审计结果需要更大程度的加以重视,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反思以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好审计结果的应用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的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优化的。商业银行每个时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是有所区别的,其对于该环境的反应也是有所不同的,导致了商业银行经营等风险的曝露位置、程度等等都是变化着的。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化机制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商业银行要不断夯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人才基础,创新审计方法
人才是任何组织的任何管理过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优化和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基本支撑。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来说也是如此。风险导向目前广泛运用于诸如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工作,其同时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发展趋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商业银行在面临新的内外部环境时的内部审计需求,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瓶颈逐步显现出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传统内部审计的基础上改变了决策的依据和基础,是一项全新的流程和机制。因此,商业银行在夯实人才基础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要加强对于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促进人才的更新和升级是解决全新需求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二是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探索研究相应的审计方式,通过适当的创新和方式发展,达到提高效率优化效果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内部审计方式的创新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新”,而是要在基于现状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和优化,过度创新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实施成本的增加以及实施效果的降低。
四、结语
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基础上的作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首要选择和发展方向。鉴于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的从风险导向制度体系建设、内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和人才基础夯实等等方面着手,切实的加强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以期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珊.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8(01).
[2]苗宁.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推行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3).
[3]潘瑞荣,刘颖.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探索——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模型及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7(06).
(作者单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9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