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进 宋瑞敏
[摘要] 本文通过中小企业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信贷配给带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结论,提出解决信贷配给的建议。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道德风险 金融抑制 融资
一、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
信息不对称使商业信贷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广泛存在于银企之间,成为产生信贷配给最重要的原因。本文从企业的项目选择及贷款偿还选择角度,探寻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
1.从项目选择角度来看。假定一个企业决策者有优、劣两个项目可供选择,项目的好坏取决于预期收益水平,而非项目的单位投资产出。一个预期收益高的项目即使其单位投资产出低也是一个优项目,而一个预期收益低的项目即使其在低概率成功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出也是一个劣项目。银行从项目投资者处获得固定收益,希望所有的投资者都选择优项目。
但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不完全遵从银行的意愿。在银行不监管企业贷款使用的情况下,只有满足使用贷款量小于选择优、劣项目的贷款临界债务量时,企业才会自觉地选择优项目。故在开始阶段,银行预期收益随企业所使用的贷款额的增加而增加;当贷款数量大于这个临界值时,企业便会选择成功概率极小的劣项目。所以银行会选择一个与预先设定的预期收益相对应的很接近的信贷量以保证银行所选择的这个信贷量不大于企业项目的贷款临界债务量。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控制对借款满足度(即信贷配给)来控制借款者的道德风险。
2.从企业贷款偿还选择角度来看。假设企业单位时间内的投资收益是贷款数量的函数,如果企业投资收益小于贷款数量,企业将无力偿还贷款,这并非还款的道德风险,也可能是企业选择了劣项目。如果企业的投资收入大于其支付的本息和,大于不偿还成本,则企业会选择不偿还策略。企业偿贷的条件是有正的现金流入,投资收入要大于本息和。对银行而言,选择贷款项目的首要条件是企业利润为正。银行要消除企业选择不偿还策略的风险,应使信贷总量少于不偿还成本的贴现值。因此分析和观察企业的不偿还成本就成为银行决定信贷配给额度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企业可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最大数量。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和贷出成本,必然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
二、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1.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体制已经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这种落后的金融体制源于政府所实行的压抑金融发展的政策,麦金农和肖称之为金融抑制。这种抑制性的金融政策使得实际金融资产的规模有限,增长缓慢,有时甚至出现持续的下降。而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很旺,金融市场上便出现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实行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情况下,资金配置和信贷投放往往并不取决于投资项目的预期回报率,裙带关系、政治压力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在提供自身信息的能力上存在着劣势。一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报表不健全,逃废债严重,信用度差,银行无法判断这些中小企业是否具有偿款能力及是否偿还贷款,从而容易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二是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可信度不高,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必然对企业抵押品有所要求,但在社会信用体系和担保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自身抵押物匾乏和有效担保不足,无法得到有效担保,必然遭到银行的信贷配给。
三、信贷配给带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1.信贷配给致使银企关系不和谐。担保、抵押、财务透明度、企业经营状况等实际问题成为制约小企业融资瓶颈,这种不稳定的合作与借贷关系,构成了银企关系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信息不对称在贷款申请中普遍存在,申请贷款时,借款人通常倾向于向银行披露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或不披露不利的信息。金融机构把小企业融资难归因于企业内部缺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缺少抵押,财务透明度低,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等企业自身的“硬伤”。相互的这种不和谐,扩大了信息不对称,加剧信贷配给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2.信用等级成重要考核指标。金融机构为了减少道德风险将信用等级作为贷款在审批发放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信用评级的作用有着很高的期望:企业要进行信用担保,不仅需要完善自身资质,使自身的公信力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等全面努力为之服务。尽管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给予厚望,认为对小企业融资已然打开方便之门;但由于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较低,自然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贷款反而更受到限制。据调查,只有42.36%的中小企业知道信用评级,而绝大部分都没有做过信用评级。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完全信任,融资难在所难免。
3.高利率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缓慢。为了尽量减少道德风险和贷款损失,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贷款利率。面对苛刻的贷款条件,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小企业无力或不愿承担高利率而陷入了融资困境。信贷配给的背后是借贷双方在贷款利率上的尖锐矛盾。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来降低道德风险,对借贷双方来说都绝非“免费的午餐”。信贷配给在提高企业贷款门槛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后果,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增长缓慢。
四、结论
总之,非对称条件下企业的道德风险导致了信贷配给现象的产生。在金融抑制以及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担保机制不健全等众多因素影响下,信贷配给带来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其一,必先缓解信贷配给,如果能够消除道德风险,那么信贷市场就能够达到瓦尔拉斯均衡,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境界。其二,利率市场化是解决融资难的关键。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让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收益尽可能对称以缓解这个问题。其三,解决融资难问题,还要从中小企业自身内部寻求出路。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找新的适合自身的融资途径,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张玉明:信息、风险、契约与中小企业融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5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