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索符合现代职业需要、服务经济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的紧迫问题。文章分析了企业对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要求,总结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并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财税工商订单班项目为例,探索校企协同培养专业人才模式,以期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成功转型。
  [关键词] 校企协同;应用技能型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7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3- 0184- 03
  0      前    言
  隨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以支撑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0-2018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以2%-5%同比逐年增长,累计人数达到6 500万人。虽然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各行业就业,但存在入职者实践能力较差、职业素养不够、解雇频繁等普遍问题。各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已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校企协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成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模式。
  1      企业对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1.1   专业素养要求
  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以新科技为根本动力,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带动发展的新经济已越演越烈。新经济下,企业越来越注重将价值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从生产一般产品向满足高度个性化产品转移、从单纯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和问题解决方案业务转移等。企业发展方式的转移,带来的是产品形态、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治理机制和劳资关系等颠覆性变革。这就需要经管类专业人才应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体系,又具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运作管理等本专业的核心知识素养。唯有此,才能在全局和整体的视角下,进行部门工作决策和管理。另外,企业招聘的目标是获得企业用得上的人才。何为用得上,即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成为应用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标准。
  1.2   基本工作素养要求
  据调查,目前70%以上企业在选用经管类专业人才时,基本工作素养中最看重的是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近60%的企业同时注重毕业生的办公室设备使用能力、待人接物能力;近50%的企业重视学生的常用文书写作能力;另外,出于对外贸易需要,近30%的企业对学生日常英语口语能力也有要求。
  1.3   职业素养要求
  一般来说,职业素养包括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团结友爱、协作精神、协调沟通能力、一定的忍耐力、独立工作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据调查,在这些职业素养要求中,60%以上的企业要求学生道德品质高尚、能吃苦耐劳、团结友爱、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50%的企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创新能力;30%左右的企业要求学生有情绪稳定和一定忍耐能力,具有独立工作和较强的协调、沟通、领导能力。
  2      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围绕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各高校采取了诸多措施,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围绕“应用”二字,一是从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体现“应用”,包括构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应用”,主要采取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室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等实践平台实现。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经管类的实践教学采取了校内与校外、模拟实操、单个综合结合等多种方式,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大多数是分割的,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实践教学评价、监控、反馈机制不完善,不能真实有效地检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2.2   实践教学安排缺乏科学性
  受实训条件的制约,学校大多只能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和学时量,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训练课,教师只能根据沙盘教具数量,安排实训学时和实训时间,无法考虑实训的延续性。另外,校外实践基地吸纳学生人数有限、且因无专人指导,导致学生实践安排流于形式。
  2.3   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一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背景的相对较少,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指导学生效果不理想。二是在新经济下,产业企业发展变革较快,实践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完善也给高校实践教学带来挑战。
  3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
  3.1   政策层面
  符合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中也提出要加强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化发展,将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探索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3.2   地方经济发展层面
  “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倡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做支撑,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人才做后盾。
  3.3   学校层面
  首先,校企合作中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设备在产业、企业中的应用,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有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贴近社会需求。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可以与企业的专业骨干进行交流,也可将学校的教师分配到企业中去实习,从而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
  3.4   企业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同行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发展。校企合作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专业能力的教学和培养,毕业后专业人才能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对企业来说缩短了人力培训时间,也节约了培训成本。
  3.5   学生层面
  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此期间直接接触社会,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另外,通过生产实践,学生可以发现专业技能盲点,从而自主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4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探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涵盖经、管、工、文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响应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改革转型的要求,与浙江税友集团子公司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积极合作,开展了财税工商订单班项目,探索出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4.1   订单班培养前的实施准备
  4.1.1   审慎选择合作企业
  为保证订单班培养的是当前企业真正用得上的专业人才,订单班学员毕业后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就业的能力,学院要求合作的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行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为此,学院派专人走访了合作企业,了解其发展历史、社会认可度、诚信度等,并在学校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充分论证下,最终确定了合作伙伴。
  4.1.2   签订校企协同培养协议
  明确校企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是协同培养的重要保障。经过学院与企业半年的接触和沟通,共同签订了“财税工商订单班”合作协议。协议本着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在实施组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实现校企良性互动,资源共享、协同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4.1.3   营造协同培养的教学环境
  为全过程让学生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在校内教学中,订单班教学与普通班分开,学院专门开设了订单班培养教室,教室悬挂了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等。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逐渐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为校外企业实践锻炼打下基础。
  4.1.4   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组建财税工商订单班之初,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校企精心组织选拔,优化订单班生源。首先,企业和学院以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向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广泛宣传,介绍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企业概况、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等。随后,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学院对报名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综合排名,并由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评,再经过公示等程序,最终组建财税工商订单班。
  4.2   订单人才培养方式
  订单班学生在完成学校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基础上,由企业外派讲师和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基础职业素养、工作方法与习惯、软件工具等四个维度的职业化标准的授课。企业授课采用线上远程任务课程和线下面授讲座。此外,学生在寒暑假分期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验,以实现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
  4.3   订单班人才培养内容
  4.3.1   通过线上教育与训练逐步夯实理论知识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企业在用人需求方面更注重理论高、实践强的综合性人才。例如,对财会人员将更加注重税收政策、涉税业务处理、税务规划、财务管控等。为了提高订单班学生的财税处理能力,线上教学平台引入了会计能力成熟度(CMAC)认证训练。CMAC认证是财刀网联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会计学会、国家会计学院等方面的专家力量,创建的会计岗位能力模型,是衡量财会类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测评平台。该平台每天在规定课程范围内随机布置25道试题,每天平均35学分,学生通过持续练习,增强专业实践认知能力。学生提交试题后又可以通过解析增强对主知识点和辅知识点的学习。此外,此平台设置了十二个等级,等级都有规定学分和规定的准确率。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阶段性的得分,判断自己的业务熟练程度和正误率,为今后的学习重点指明努力方向。
  4.3.2   通过线下线上逐渐培养工作方法习惯与基础职业素养
  针对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此次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职业化标准的训练,其训练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基础职业素养、工作方法与习惯、软件工具等四部分,涵盖了请示工作方法、汇报工作方法、总结工作方法、组织材料方法、会议纪要习惯、工作日志习惯、图片视频处理软件、商务礼仪、网络营销、组织行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质量控制、项目策划等内容。
  这些技能的训练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CATS系统实施远程在线学习,培养学生隐形化工作显性化管理、公文的书写规范及要求、电子签章、PPT制作、图像处理等基本工作技能。二是在从各个行业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提炼若干训练任务,让学生体验企业运作中真实的岗位技能需求,并获得专家的反馈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对工作的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热情。三是合作企业选派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进校进行下线授课,通过专家典型案例分析、职业生涯经验分享,增强学生对专业在实际岗位中的认识,明晰当前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准,为今后学习指明方向。四是企业提供寒暑假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战,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等综合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4.4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实施效果
  4.4.1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为评价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的效果,一是制定了全方位的评价体系。采取了多维度评价视角,摒弃一次考试定结果的做法,人才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人才评价综合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绩效。订单班学生结业时,校企双方出具人才评价报告,各学生的人才积分=CMAC认证等级分值+任務分值+考试分值+证书分值+大赛分值+奖学金+社会实践分值+老师推荐信分值+学校推荐信分值+其他分值。二是建立了人才培养反馈评价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了人才成长档案,包括协同培养前基本信息、学生日常工作任务学习与考核、校外实习情况、学生毕业跟踪调查、就业单位满意度等。以用人单位评价,科学审视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协同制定更优的人才培养方案。
  4.4.2   人才培养效果
  从具体的项目实践效果上看,订单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力、创新能力等得到不断提高,学习期间先后获得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税务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ERP沙盘大赛等多个奖项。此外,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持久的工作执行力等工作素养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5      结    语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为根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将学校与企业资源相协调、将学生校内学习与职业生涯相连接。随着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类似财税工商订单班校企合作项目的更多开展,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将实现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2]刘智勇,李郡.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3).
  [3]余晓玲,王萌.转型期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发展的思考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60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