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策略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兴起,并逐渐融合,不仅改变传统金融运营模式,而且成为新的金融业态登上历史舞台。基于互联网金融,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人们的金融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仍然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风险隐患问题,直接威胁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所以,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及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问题,并提出几方面风险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策略
  前言: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与金融领域渗透交融,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促使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尽管互联网金融为人们社会生活提供便利,但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如网络安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等,因而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是必要的。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相关人员应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加大管理力度,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及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首先,用户体验良好。基于互联网金融,其产品界面相对直观,可方便用户操作,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属于后向收费模式。互联网金融业务并非从单笔服务中获取利润,而是先以免费模式积累用户,后期在用户资源足够多时,赚取增值服务费、广告费用。再次,支付手段发生一定的变革,且金融产品货币化。最后,互联网金融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实际需要,而且成本低廉,对提高金融业务的利润率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主要分为四种:首先,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如微信、支付宝等;其次,互联网融资模式,包括消费贷款、小微贷款、众筹等;再次,互联网投资模式,P2P平台、众筹等平台、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等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存在;最后,互联网货币,基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形成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局面,新时期国内金融市场业务更为详细化,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和谐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问题
  相对比传统金融而言,互联网金融为更多用户带来便利,但由于其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极易引发诸多复杂的风险隐患问题,对风险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问题:
  (一)网络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使得互联网金融难免面临网络技术安全隐患问题。首先,从技术风险看:技术不成熟、计算机软硬件缺陷等,极易给电脑黑客、病毒入侵提供可乘之机,使互联网金融活动面临重大安全性考验。目前,国内互联网技术水平较国外而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大多需要进口互联网技术设施,但其也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其次,互联网金融面临虚拟性风险。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交易双方无法对身份、交易信息等内容做出有效的判断。如果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极易引发网络安全风险。甚至有用户会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网络诈骗、洗钱等金融服务,严重危害互联网金融的正常秩序。
  (二)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飞快,而法律法规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相对处于滞后的地位,导致二者存在较大的偏差,即法律法规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如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其完善速度仍然相对较缓慢。从法律风险的类型看,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现有法律法规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一些法律法规,对该领域交易主体的权利与责任进行法律约束与规范,但一些权利与责任的便捷较为模糊,而交易不确定性因素角度,可能超出法律法规约束范畴。其次,新法律空白的风险隐患,直接引发“钻法律空子”的问题。
  (三)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主体发生一定的改变,使之面临金融账户授权、操作流程、电子货币真伪识别等实际风险隐患。用户作为主体,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活动相关操作时,如若未能全面了解操作行为规范及要求、系统运行故障等信息内容,极易存在操作不当等失误问题,引发一定的风险隐患,甚至是无法挽救的损失。
  (四)监管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对监管力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因而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险是存在的。首先,从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看,具有交叉性的特征,与传统金融相比较,存在多样化的风险诱发因素。同时,从互联网虚拟性、数据多且复杂、信息传递速度快等实际特征看,无形中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难度。其次,互联网金融存在跨领域经营的现象,因而分页经营及监督形态相对不够清晰,短期内存在监管“灰色地带”。最后,基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束缚和限制,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互聯网金融安全运行体系
  针对网络技术风险隐患问题,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运行体系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首先,确定该体系的内容,应包括虚拟专用网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及攻击检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等,为确保电子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安全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其次,加大计算机安全基础设施的研发力度,组建高素质专业研发团队,针对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安全防范设计,以创造有利的网络安全运行环境,抵御风险。最后,引用先进的安全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等,确保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基于此,不仅能够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运行,而且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深入开展提供确切的安全保障。
  (二)加大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力度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继续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然而,法律法规建设发展进程缓慢,相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尽管如此,要规避法律法规层面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仍然需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对此,管理人员可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现金经验,不断创建与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首先,对现行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加以整合,联系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实际特点,完善基础性法律法规。如明确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界限、借贷金融主体间的权利与责任界定等。其次,对互联网金融配套法律体系加以修订和完善。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依据,对法律法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出去不适宜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条款,融入新的复合规定的法律法规,重点应放在追究互联网犯罪责任的方面。最后,制定新的法律法规,立足于防范互联网金融交易风险,创建公平交易的法规,充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行为
  规范操作行为是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重要管理措施。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存在诸多操作风险隐患问题,如网络借贷过程中,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P2P模式中“资金池”、“期限错配”等流动性风险等,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管理策略,规避风险,实现安全操作。首先,相关企业及网络借贷公司的相关操作者,必须对互联网金融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注重了解金融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隐患问题,进而谨慎操作和规范操作,避免信用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使之能够对具有金融属性及行业交叉性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加以评估、预警和有效管理,从全方位视角强化操作流程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近年來,互联网金融犯罪事件屡见不鲜,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不利于该行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有效护理金融监管和创新的辩证关系。结合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可从几方面而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明确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对应的业务范围、监管对象及主体,将监管划分为多个层次,如注册规范、市场自律、重点监管、审慎监管四个层次,制定合理的监管方案,有序开展监管工作。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平台众多、产品复杂多样,其风险程度有明显差异,只有针对其具体风险种类而确定合理的监管方法,才能充分发挥监管的优势。其次,积极应用科技手段而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例如,创建互联网金融发展动态跟踪机制、完善数据分析与监测制度等。同时,建议监管工作者根据现有的金融风险隐患问题拟定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将监管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促进各部门监管的有机协调,保证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实现跨部门的合作,全面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例如,网络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合作,实现地域性金融风险安全防范工作的目标;如若涉及到跨国金融活动,我国监管部门课与其它国家的监管部门合作,坚决打击各种互联网金融违法行为,统一监管,规避监管风险隐患。
  结论:现阶段,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重要依托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问题,亟需加强风险管理,以规避风险隐患。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提出几方面风险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运行体系;其次,加大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再次,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行为;最后,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