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下对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家庭养老较为困难,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养老机构进行转型规划。本文通过对当下传统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老人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剖析医养结合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从试点工作、培养人才、保险机制的角度出发,对转型工作提出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医养结合 老龄化 慢性病 养老保险
一、发展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1.口老龄化的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渐渐增长。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5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71.40岁上升到76.34岁。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2000年至2018年,65岁及以上人口从8821万人扩张到16658万人,占总人数的11.94%,早已超过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为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实现“老有所养”,在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等养老设施的同时,应鼓励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促进现有养老机构的转型。
2.少子老龄化的存在
自计划生育开始实施起,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由原来的一家五口变为现如今一家三口,据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的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310人,户,即“421”家庭。这种家庭引发的问题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父母的赡养问题。随着家庭规模的减小,空巢老人的问题就随之出现。子女因为繁忙的工作无法给老人提供长期的贴心照料,并且缺乏完备的护理知识,很有可能对老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医养结合可以帮助子女走出困境,以较少的成本更好地照顾老人,同时子女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
3.慢性病需要医养结合
随着老人的年龄渐长,自身机体调节能力变弱,各种病状接踵而来,最常见的便是类似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顾佳怡等向南京市某社区医院的空巢老人分發调查问卷,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空巢老人的慢性病发病率为71.00%。慢性病会加重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子女也将给予一定的经济支出和时间支出,对他人和社会都造成“慢性伤害”。现如今比较普遍的是家庭养老,但子女缺乏经验与时间。医养结合的转型可以对老人的健康生活进行有效干预,防止其病情恶化和其他病种的衍生。
4.传统养老机构体系不完善
传统养老机构体系的不完善表现在数量不足与医疗服务水平低。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少削弱了赡养能力,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机构养老。据韩云飞的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养老设施总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0.8%,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比例更低,这就导致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其次,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大致体现在住房舒适度、人文环境、娱乐设施、服务便利性等方面。据刘稳等人统计,配备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低于60%,配备理疗康复室的机构低于20%,经过专业护理培训或获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从业人员进占1/3,专业化水平低。机构与医护人员均难以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传统养老机构急需转型成医养结合模式。
二、传统养老机构转型医养结合的建议
1.政府应促进医养结合的转型工作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医养结合的转型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加大扶持力度,让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扩大床位供给量,解决床位不够的刚需问题。同时,政府应转向长期工作,促进养老医疗保险的落实,使老人的权益最大化,设立“医养结合”试点机构,确保其服务专业性达到世界标准,再往整个市、省、国家推广开来,切实保障老人基本及长期健康。
2.培养优秀人才,完善教育体系
传统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低难以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基本需求。全国人大代表邱光和曾提出应扩大医养结合专业服务人才队伍,简历完善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的培训体系。想要提高医养结合的服务水平,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必由之路。廖生武表示,从业人员应具备老年医学、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等专业背景知识,同时在学习之余,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比赛以提高技能水平。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护理保险制度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平稳发展。政府应将养老机构的基本支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通过颁布一定优惠政策,到年龄段的成年人按需缴纳保险金,老了以后便能经过认证获得医疗补助。有了保险费用、政府补贴、地方财政支持等经济来源,通过全社会、政府、家庭三方筹资,共同解决“养老难”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