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电与生态的博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核电与生态就像立足于楚河汉界两侧的对家,当核电未越界时,二者总能达到平衡,但一旦核电越界,对于生态的损害就在所难免。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进入了新的常态,发展了世界核电环境。产生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生态核电的举措做了详细叙述。
  关键词:核能生态文明 生态核电 自然和谐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人心。以生态理念引领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共识,核电已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核电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稳定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在整个核电应用链中,放射性物质总是涉及到,这是极其危险的,将造成巨大的环境生态和人类灾难。它对人类安全和命运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巨大威胁。这使得核电发展面临许多价值问题。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经济总产值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却消耗了全球总能耗的23%左右。显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成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长期以来已接近透支。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开始大规模发展核电,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建设国。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仍然难以成为一项短期任务,而高质量,高效率和经济的核电已成为必然选择Ⅲ。然而,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引发了对核电发展的质疑。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生态核电与生态文明社会的结合,已成为建设美好中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核电与生态的初见
  人类发展史的新篇章是开始于工业革命时代,从那时起,以燃烧化石燃料为主,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已经取代了人类和动物的体力劳动,经济和社会也开始迅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破坏。
  在发展核电初期,人类只是站在寻求新的能源供应以及科学研究的角度,因此人们对于核电的了解并不多,核电占人类能源供应的一小部分,但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座商业核电站建在世界各地以来,目前,31个国家有445个民用核动力反应。目前,它占全球能源结构的12.3%,其地位非常重要。
  三、生态“谈核色变”
  核电作为现代技术的高科技产品,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科学,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合理考虑,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和经济的能源。各国积极推进核电发展,预计至2050年全球还将再建1000个核反应堆。这种近似疯狂的扩建计划也无形中布下了核能对人类的阴霾。目前,世界各地都在不断发生核电事故和各种核泄漏问题。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将人视为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指导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做最大,而不去考虑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只是把它们当做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利用工具。科学的,确定性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在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起到了错误的指导作用,是威胁人类生存和世界环境恶化的深刻哲学根源。在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决定论的学说下,人类使用了一种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统治自然”然后遭受了自然的报复,造成了人类不断发展的悲剧。
  核裂变所产生的极大的热能需要大量的冷却水。这就意味着核电站必须兴建在沿海或沿江进,因此核电与水生生态密切相关。当冷却水排放到环境中时,毫无疑问会对环境本体以及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温升高会引起水的多种理化性质的变化,延长了藻类生长期并使菌类活动增强,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对鱼类的影响体现在温度急变会改变鱼类的繁殖、胚胎发育、鱼苗的成活率,甚至会引起鱼类异常发育。
  上述只是核电站在安全运营时对环境以及生物的影响,而当核电站发生危险状况时将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与损失。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海啸袭击,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海洋和大气中。大部分进入大气层的放射性物质落在海洋上,38.5%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层,落在日本东部水域。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日。由于大气环流和海洋和海洋环流,海洋中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和沉积,调查显示放射性物质是2013年至今对中国近海海域造成了无法统计与估量的影响。
  四、生态核电
  所谓生态核电,核电是基础,生态是目的,生态核电建设,生态为核心概念的核电站整个循环设计和运行。具体而言,这意味着设计阶段应根据生态要求和施工阶段实施生态行动。从第一代核电技术到现在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升级,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迈出了一大步。生态核电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核电产业对生态文明和美中建设的呼应,体现了中国核电产业在发展理念和方法上的最新认识和深化。
  根据生态要求,在尊重和维护自然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通过优化技术,设施和改造,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将使核电厂得以建造,同时尽可能保持周围的自然环境。生态行动的实施应体現在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绿化“。充分研究和考虑利用废热在温水排水中,通过一系列余热利用,使沿海核电站的温度和排水温度进一步降低,实现“近环境水温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此外,核电站工业旅游与当地旅游开发相结合,邀请社会团体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参观核电站,为核电建设提供建议和意见。
  五、总结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稳定生态核能的概念。从“核电站”到“生态核电站”不仅是生态核电这两个词的区别,更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与人性,自然规律”。在共生与和谐中,我们追求核电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维护生态平衡和共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土为核电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电力改变了中国,核能改变了电力。在美丽的中国画面上,生态核电必须是最美丽的颜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84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