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国家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举措,新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风险高、融资贵、融资乱的问题,本文即介绍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现状;未来发展
   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开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创新业务,金融模式结合产业,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的发展。在物流领域当中,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主要的融资来源。它的操作模式即对有需求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若信用评估达到金融机构的预期,那么金融机构对该企业实施金融投资,引入第三方公司对供应链的交易及关键信息进行监管,实现货物安全高效的流通,并获得商业利益的一种模式。在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数据变成企业信用货币,并与电子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实现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使核心企业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减少时间、信息成本。简单来说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系,加速供应链中资金流的流动,从而使物流达到一种增值的融资模式。
  一、传统的金融模式与新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比较
   传统的金融模式:银行等金融机构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运营状况。它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大型的企业或公司的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对于资产较为丰富,信誉较高的大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迫切希望他们来进行贷款,甚至为他们专门制定相关贷款政策;而对于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固定资产较少、信息较不对称、不充分、物流信息匮乏,银行通常放贷在办理贷款的手续有严格要求,放贷额度等方面设定限制。
   新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从“1+N”到供应链金融“N+N”,从线上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信誉和实际交易担保中小企业的融资,到线下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数据与金融机构对接,线上线下共同分享资源,金融机构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订单、生产、销售、付款、等各种真实的信息,再到线上电商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订单、运单、收单、仓储等经营数据信息和线下的采购、生产、物流、ERP、金融等相结合,交叉验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搭建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将商流跟物流信息储存,使交易数据更可靠。关注的是供应链的整个交易的过程、产业链是否稳固。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供应链的上、中、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创造比较客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新时代下供应链解决传统的供应链问题
  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中小企业经营分散、信用机制不够全面
   我国信用机制没有十分完善,金融机构不能得到完整的企业历史信用信息,使得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不能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业务能力、业务范围、偿债能力、运作规范程度,这样的问题存在会影响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整体运作。同时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与以供应链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匹配,存在较高的信贷风险。
  2.金融机构贷款后管控上,无法控制行业风险
   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着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生存,如果核心企业的信用出现问题,这样供应链的运作会造成紊乱。核心企业可能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要求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获取授权,致使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供应链金融虽然降低了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但中小企业管理结构不健全,財务制度不完善、资产规模小、生产经营不稳定、人员更替频繁、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小企业同样存在着偿债能力较弱,对员工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融资概念薄弱、员工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形,增加了上下游企业的信用、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预付账款、应收账款,核心企业担保的授信融资。因此,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买卖双方恶意虚构交易套取金融机构资金,或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现问题,这样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同时大多供应链金融企业采用了委托监管的方式,当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出现跟买方的恶意合作时,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会在没有拿到金融机构的发货通知时,直接将质押物给贷款方企业或隐瞒质押物归属权、质量问题,这样金融机构同样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3.供应链金融面临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依靠约定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办理业务。否则,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经销商发生业务纠纷时,核心企业不愿主动承当供应链业务的担保与回购等责任,任何业务流程中的操作不当和权益业务瑕疵,都会成为核心企业逃避责任的理由。
  4.供应链金融中的企业资质不一,企业的员工专业素养存在差异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经营过程中,供应链上的企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错误,这样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判断。
  5.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无法完全覆盖整个供应链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扩充与完善,供应链金融不能快速反应,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款来规范它,同时金融机构跟企业可能存在变动资产抵押,这使中小企业的融资丧失法律的保障,放贷风险增高。
  6.供应链金融交易风险(网络)
   在“互联网+”的时代,物流企业或第三方机构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实现线上金融快速交易。但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交易风险。首先是市场风险,特别是国际供应链贸易业务,当价格变动、汇率等因素的变动可能会给交易带来巨大的贸易风险。此外,供应链金融逐渐趋于网络化及平台化,供应链金融网络平台交易会保留大量的客户交易数据及客户资料,虽然金融机构花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去维护交易账户安全,但网络平台交易过程不是绝对安全的,黑客会攻击金融网站来获取商业机密,一旦被这些不法分子所攻破,那么带来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   四、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1.供应链中的成员应该让企业完善信用担保,做到信息对等以及信息发布的真实性、有效性;对企业信用评估等级将公示于第三方机构网络平台,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并对信用度高的企业对外优先推广,对于信用度较低的企业,采取暂时停止其交易需求信息的发布。
  2.建立战略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或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核心企业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评价核心企业的存货周转、业绩、员工素质、应收账款等,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信用评级模型,来控制核心企业的风险。
  3.企业员工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与走向,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的信用意识很重要。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加强员工对信用风险、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的了解,以及如何规避或减少风险的办法,只有员工对企业信用足够重视,才能打造出高信用的企业,才能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水平。
  4.加强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广泛调研,学习其他法律法规较为完善的国家,并汲取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来完善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法规建设。
  五、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1.供应链金融平台化
   平台商掌握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重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易数据信息,能够确保贸易的真实性以及融资方信用等级的数据模型,便于金融机构预测融资方的自偿性现金流。平台商可以为融资方提供专属后台,有能力把每个节点的信息公布,并能快速处理节点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工作,提高融资效率。
  2.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化
   线上业务虚拟化,供应链成员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虚拟化,这样可以信息整合与分配,提高供应链各方效率。发展线上B2B电商对供应商提供无抵押贷款。
  3.金融机构、物流和电商企业实现跨界发展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物流和电商企业的跨界发展促进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可以推进扶持农村发展,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农企业融资,物流企业来监管中小农企业提供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为小农企业在网上进行销售。
  4.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结合
   区块链技术可以验证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填补不同企业之间的信任和信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会催生新型商业模式,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增强企业数据的可靠性。因此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的结合会加快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效率及减少时间、信息成本。
  六、供应链金融时代所带来的启示
   在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时代,它从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出发,通過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把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流动与货物流动同步,从而提高资金的流通效率。因此,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将B2B、B2C融入供应链金融并达成标准化,将农业、工业、商业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尽力解决物流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我国的物流行业走向世界前沿。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9),101-103.
  [2]高飞.论供应链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7(07),136-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1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