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力之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内部控制同企业的组织管理、风险管理一致,其本质都是为了降低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增强员工的认同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大量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了内部控制的涵义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标准,阐述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对企业的影响。最后为新时代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控制效力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缺陷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飞速提高,全球经济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西方企业对资源、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影响着自身的成长方向、经营战略。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遵守规则的“监督员”。内部控制完善的企业,信息质量较高,员工的积极性较强,具有的品牌影响力较强,企业的竞争力较大。内部控制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协调、风险识别与防范一致,其实质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自身规章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不断“走出去”的今天该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及衡量标准
   1.内部控制的涵义
   从博弈论的视角进行分析的话,内部控制就是与企业相关的各个利益群体为保障自身能够取得最大利益而不断博弈进行斗争的过程。从契约论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内部人员通过契约限定彼此的行为,从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内部控制是伴随着经营主体日常生产交易的动态过程,是为实现其战略目标对其员工及相关作业实施的管理约束,该控制会在无形中形成员工的一种精神和观念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的效率会对内部控制的演进方向产生影响,效率越高内部控制越好。内部控制就是通过规定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日常活动中的权力,保证归属于企业的财产是安全的,从而增加经营主体的效益,保障财产持有者的经济利益。
  2.内部控制衡量标准
   内部控制旨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其是否有效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研究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不是有效可以通过其披露的自身信息质量的高低来衡量。基于决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认为,衡量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要从基本要求和重要特性两方面进行判别,其中基本要求包含信息可靠和信息相关,重要特性包含可相互比较和便于理解。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应同时具有所有要素予以全面反映、该信息所反映的经济含义是真实发生的、想要利用该信息的主体可以相信该信息反映的事项并且能够根据该信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出评判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内部控制报告是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予以反映的一种手段,地缘差异、法律环境、文化因素是影响上市公司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重要因素(杨友红、何玉润,2010),主动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有效提高市场的集中程度(佟岩,2010),带动市场的正面反应(陈宋生,2010)。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主体得出合理经济决策的内容。
   二、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影响
   1.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影响
   内部控制实质上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其有效与否和经营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密切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内部控制的产生首先是为了保障企业能够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仅仅从财务报告获取的信息已不足以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而应当将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运营过程中,包括投资、筹资、企业运营以及股利分配各个方面,进而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随着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警惕面临税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面临的税务风险密切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水平就较低。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空间、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方红星,2011,2013;孔凡峰,2012)。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经营者与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障财务报告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反映内部控制质量水平最直观的信息,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李明辉,2002;刘启亮,2013)。强化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李志斌,2017)。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杨德明,2018)。内部控制对企业存在方方面面的影响,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企业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为降低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而制定的,但只有有效的内部控制才可以保障经营主体的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缺陷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主要是通过内部被控制缺陷的认定来实现的(杨有红,2011)。当内部控制中出现缺陷时,其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唯有将其产生原因找出并进行弥补才能发挥该制度的作用。2010年我国财政部等联合公开颁布了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指引中采用了COSO委员会的成因划分法将缺陷分为设计不足导致和运行导致两类,同时采用PCAOB按影响力的大小把内部控制缺陷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重要和重大三种类型。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及其缺陷需根据是否为关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进行区分。内部控制缺陷主要通过组织架构、财务报告和人力资源来表现(李寿喜,2012)。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较低(张瑶,2014;陈艳丽,2015)。通过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缺陷,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方向。企业在不断成长,其规章制度也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故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不可怕,关键是管理者应对此缺陷的态度及行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能夠有效帮助企业完善其治理结构,在变更公司治理机制的同时能够修正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石水平,2017)。管理层控制权的大小、对风险的识别判断能力都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产生影响,管理者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存在缺陷的原因,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进而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力的策略
   1.多措并举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管理、科学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组织经营的关键构成要素,其实质也是管理活动的一种。内部控制管理内容复杂,各经济业务之间彼此相互独立。因而,通过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管理、科学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的效果。由于我国企业重视内部控制的管理相对较晚,故在企业内部形成的管理环境比较薄弱,管理环境有待提升。各经营主体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管理策略。一方面,企业可以设置单独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进而保障该项工作的有效性、规范性。安排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让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此项管理工作,并且实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设置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会,奖罚分明,促进各部门相互借鉴学习。另一方面,企业要对自身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弱点以及内部控制过程容易产生风险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专门的措施应对内部控制缺陷,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实地考察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发现不足,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及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开展风险评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风险评估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风险评估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而优化管理策略。由于企业经营活动比较稳定,经营范围波动不大,故企业的内部评估主要从库存、固定资产以及会计核算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库存情况的内部评估,企业可以从产品价格、数量、进销情况、储存损耗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存货的储存及销售情况,并与评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导致差错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针对性的办法进行弥补。对于固定资产的评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对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对于单项重大的要着重进行评估,根据每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登记,结合企业的经营计划对资产的更新工作做出评估。对于会计核算的评估包括各项费用、各项资金的评估。对于每一项涉及支付资金的业务都要经过相应规章流程并经专门的审批人员授权,对于手续不全的凭证不予使用,进而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从投资、筹资、运营、股利分配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帮助企业识别存在的风险,提高经营效果。同时还有对企业的预决算做好评估,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降低企业未来的风险。
   3.完善并严格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监督考核制度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提高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为企业带来挑战。及时完善的信息、真实可靠的数据无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各部门需结合自身监督状况,将内部控制执行状况做出自我评价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并将执行效果与业绩考核相挂钩。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考核制度要随着企业经营目标做出适时调整,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工具做出相应的预测及分析,设定合理的业绩指标,将职工的工作绩效与评价结合起来,激励员工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从多方面发挥财务共享信息管理平台,将各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障信息的可靠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财务共享平台中的资源可以精确地反映企业每一流程、每一岗位员工的情况,从而协助员工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目标。共享平台中所反映的信息是受多方内部控制管理的影响,但可以实现精准对接,在内部控制管理出现毛病时可以精确找到其原因,因而有益于改善反映的缺陷,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業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05):2-8.
  [2]邓德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中国会计学会,2011:19.程瑞芳.有效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18):67-68.
  [3]张晓岚,沈豪杰,杨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经营状况——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02):64-73.
  [4]方红星,陈作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吗?[J].会计研究,2015(04):70-77+96.
  [5]何玉蓉.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18(26):240-241.
  作者简介:王晶(1992.10- ),女,汉族,山西平遥人,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1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