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要做好经营工作,必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创建一个稳定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基于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合法进行所实施的一系列监管活动,其主要监管对象包括人员、资产、财务以及工作流程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全员化的工作,需要全体职工参与实施,实现业务全覆盖。
  首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要以法律法规为导向。遵守政策法规是确保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坚决遏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其次,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要注重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债权人,都需要密切关注企业资产安全。国有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要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并开展相关内控活动。
  再次,国有企业内控活动实施期间要建立有效的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力,不断改善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战略实施,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盈利能力,为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国有企业内控要重视信息沟通质量。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可靠参考。真实、准确、可靠、完整的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报告能够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并且能够让国有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国有企业的信誉。
  总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内容较多,覆盖范围较广,需要所有部门相互合作、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经济新常态对国有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的一种新状态,它具有以下特征:①经济增速企稳,经济增长方式较以往存在一定变化。②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③经济增长动力由过去的资本驱动逐渐转变成了以创新创造为驱动力,并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④所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由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之前的部分潜在风险将被释放出来,这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所述,经济新常态必然会对国有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首先,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需要利用改革倒逼机制,对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股权结构、产业结构等进行有效调整,并结合市场环境优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国有经济活力以及创造力。国有企业要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向改革要动力”,挖掘潜在价值,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其次,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将面临新的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期货、大宗商品以及汇率市场等有所变化,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产业会出清一部分产能。以上因素都会成为国企运营过程中新的风险点,这就要求国企本身认准定位,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保持稳定发展。
  最后,经济新常态要求国企必须逐步调整,以适应创新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国企业需要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提升经营质量并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企业各部门人员要明确各自权限,找准定位,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按照规范开展相关经营业务,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內部控制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成效,所以愈来愈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现阶段,部分国企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责分配以及组织机构设置存在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在岗位设置时基本上能够明确基本管理职责,但却缺乏系统性的统筹规划。一方面,企业内部组织设置相对复杂,存在部门冗余的情况,部门管理并不能达到成本效益管理的相关要求。另外,受部门冗余影响,还会阻碍信息传递。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组织架构。在企业经营范围、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再加上一些部门岗位设置较为僵化,无法结合市场环境做出有效调整。
  (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作用,必然离不开通畅的信息渠道作为支持。部分国企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并未重视信息沟通,对信息渠道建设有所忽视。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管理层无法充分掌握员工的真实想法与意图,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会造成信息传递不顺畅的问题。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甚至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无法有效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3)内部监督相关工作有待加强。一些集团公司虽然设置了监事会,但是监事会权限十分有限,并不参与具体管理决策,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同时,内部监督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督管理方法较为单一,执行力度不够,再加上缺乏责任机制支持。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有效追究责任,使得整体监督效能相对低下。
  四、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策略
  1.完善组织架构
  国有企业需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相关特征做出有效调整,将内控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完善组织结构,为内控活动具体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在组织架构方面,国有企业需要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在调研信息支持下对组织架构进行完善。企业内部可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小组,并组建对应的内部管理团队。
  部门设置方面,可适当精简、整合。例如,可将内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合并,形成内控审计中心。子公司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设置内控控制负责岗。通过设置集团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和合理评价,督促各项内控活动落实到位。另外,企业内部可建立矩阵式管理架构,实现双重汇报。业务方面,实施战略管控模式;内部专业管理方面,则实施运营管控模式。   2.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内控沟通机制建设。国企内部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渠道,由于企业业务范围以及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流愈来愈频繁,信息流量较以往有了很大幅度提升。为了满足内部沟通需求,企业需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作为支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并将原有的OA、ERP等系统充分关联起来,打通信息数据端口,确立信息标准,实现信息统一化管理,杜绝信息孤岛现象。在信息管理平台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各部门信息交互效率,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性与针对性。另外,企业内部要设置一系列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流动的通畅性,从而为管理层内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首先,企业要根据运营状态、年度绩效指标、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等,对KRI以及预警区间进行调整,提前预防风险,让经营生产各环节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其次,要对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如关键风险指标手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等。在制度导向下,将指标预警体系构建、风险指标赋值、风险报告等工作落实到位,并实现动态管理。
  最后,要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评价。由专项小组对业务重要节点风险做出有效评估、监督以及评价,并对风控结果进行跟踪。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并处理。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风控工作进行持续性优化,形成闭环管理,不斷提升风控管理水平。
  4.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内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优化,所以需要将内控控制评价工作落实好,从而为相关工作具体实施提供反馈参考,实现对内控工作的持续性优化。
  一方面,要筛选出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大多数国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制度、岗位职责以及标准体系等,这些制度以及标准应该适当纳入内控评价指标当中,并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作业规范作为参考依据,对内控评价指标进行补充,为内控活动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另一方面,要对内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在所筛选的内控指标基础上进行适当分解,将其划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同时,还可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二级指标权重进行评分,突出关键指标的重要性,实现指标量化。
  在内部审计方面,要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构建信息化平台。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广数字化审计,在财务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平台搭建中嵌入审计辅助模块,逐步建立独立的审计辅助系统,并充分利用数据发掘、数据分析技术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为审计工作实施提供依据。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要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统一,并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此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艾.探析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学习,2018(34).
  2.张贺.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2).
  3.黄水英.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8(07).
  4.李金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
  5.马文清.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策略探讨.经贸实践,2017(21).(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