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师决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审计师决策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越少,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控制相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重要作用途径,社会责任水平越高,企业信息质量越好,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费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信息质量
一、 引言
随着三鹿毒奶粉事件、四川长虹财务造假事件、紫金矿业水污染事件等公司丑闻的不断曝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履行及相关信息披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责任履行不力的企业往往面临较高的声誉损失风险及财务风险(Fombrun et al.,2000;Francois & Savaria,2004),因此审计人员越来越关注诸如企业社会责任的非财务信息。与财务数据不同,社会责任实践等非财务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而不易被操纵,能够为审计师提供更多企业真实信息,进而有助于财务信息的评估,有利于审计师更准确地把握企业整体业绩、风险以及发展前景(Bell et al.,2005;Dhaliwal et al.,2011;Brazel et al.,2014)。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内控系统,管理层更具社会责任感,公司治理方面表现为较少的盈余管理和较低的税收激进,并会提供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Groening et al.,2011)。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治理活动能够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资源消耗,从而影响审计师的决策及行为(Kim et al.,2012;Lanis & Richardson,2012)。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积极报告社会责任转移了投资者视线,掩盖了盈余操纵行为,盈余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正相关(Prior et al.,2008);有良好社会责任表现的企业加大了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
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占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逐渐加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多的增量信息。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GCO)是指审计师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时出具的一种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不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涉及企业利益相关者最为关心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从而成为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若审计师能够在审计报告中及时、充分地对涉及企业持续经营疑虑的重大事项进行披露,利益相关者则可及时调整决策、规避经济损失(张立民、李琰,2017)。综上,本文将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师决策之间的关系提供增量经验证据。此外,本文还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机制,旨在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作用途径,从而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在价值的认知。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 相关文献述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提升企业声誉、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踊跃参与社会活动有益于洞察外部环境变化,进而提升危机处理及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Orlitzky et al.,2003)。Starks(2009)指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降低诸如监管、诉讼、供应链及技术等方面的风险;杨艳和兰东(2015)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非系统风险负相关。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不太会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Sharfman & Fernando,2008);当负面事件发生时利益相关者对较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表现得更加宽容,承担社会责任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风险管理策略(Godfrey et al.,2009)。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减少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师的工作难度和审计风险。此外,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可作为财务信息的有效补充,为审计师提供更多的有价信息,降低审计师与被审计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益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相关研究表明,有良好社会责任表现的企业对其财务报告及税收报告更为负责,会相应地减少盈余操纵行为(Kim et al.,2012)和税收激进性(Lanis & Richardson,2012),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从而降低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宋岩等(2017)认为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会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活动的减少能够降低审计师的审计成本,而稅收激进行为则会增加审计风险(Lisowsky,2010)。沈洪涛等(2011)指出社会责任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张兆国等(2012)认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了企业管理高效、交易透明、管理层负责的信号。如果企业信息被认为缺乏可信度,审计师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开展实质性测试以确认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综上,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和审计成本,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决策。
2. 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费用。Hay等(2006)认为审计费用主要由审计师在合约期内的努力程度决定,审计师努力程度则受企业具体因素和审计师所能接受的审计风险共同影响。实践中,审计师的工作难度取决于其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及企业内控系统的可靠性;企业面临的监管风险、诉讼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越大,审计师的风险承担水平越低;为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师会付出更多努力去搜寻充分证据以达到必要的担保水平,从而会向企业要求更多的审计费用。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向外界传递了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内控有效等信号,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有效降低外部监管风险、诉讼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Brazel et al.,2014;沈洪涛等,2011),从而能够减少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开展实质性测试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审计师对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企业会要求较少的审计费用,故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越低。
3. 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持续经营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之一,它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终止经营或面临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规定,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是否存在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评估管理当局的改进计划,以最终确定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并决定是否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厉国威等,20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法律环境变化和政府监管审查。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建立了道德资本,其功能相当于负面事件的保险,减轻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制裁或惩罚的力度,从而降低了负面事件对企业经营活动、持续经营能力的冲击(Godfrey et al.,2009)。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了企业声誉,发挥了规避风险的作用,减少了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了企业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审计师向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企业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低,故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审计师向其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以2008年~2016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ST公司以及相关变量缺失与异常的样本,最终得到14 946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借鉴厉国威等(2010)的研究,在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关系时选用财务困境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满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为负、营业利润为负、净营运资本为负、留存收益为负四个特征之一的企业判定为财务困境企业,共得到9 182个财务困境公司—年度数据,其中被出具GCO审计意见的企业有443个。此外,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进行缩尾处理。研究中所涉及的财务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数据通过巨潮资讯网手工收集。
2. 变量定义。
(1)审计费用:为消除公司规模的影响,使用审计费用率来衡量企业承担的审计费用,取值为审计费用总额除以年末总资产。
(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虚拟变量,当企业的审计意见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时取1,否则取0。该变量数据通过研读2008年~2016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所有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报告获得。参照江伟和李斌(2011)的研究,当审计报告中明确出现“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与持续经营相关术语时,我们认为该审计意见属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此外,鉴于当前我国审计报告缺乏规范一致性,若审计人员列举了诸如“已严重资不抵债”“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等事项提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时,本文也将其视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3)企业社会责任:借鉴陈玉清和马丽丽(2005)以及李长青等(2016)的方法,本文构建6个利益相关者贡献率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确定不同的责任权重,最终通过加总得到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
(4)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成果(Hay et al.,2006;江伟、李斌,2011),选取企业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财务报表复杂程度、经营现金流量比、国内“十大”事务所、诉讼风险、监管风险作为控制变量,并加入行业变量和年份变量控制行业和年份因素的影响。
3. 研究模型。为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构建OLS模型进行研究;为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构建Logit模型进行研究。
四、 结果分析
1. 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费用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β=-0.012,p<0.01),说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其负担的审计费用越低。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标志着企业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有效以及管理层负责等,这些均与企业的外部监管风险、诉讼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密切相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审计师执行审计工作时的时间和精力,还可减少审计师的误报风险,因此审计师对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企业会要求更少的审计费用,研究假设1得证。
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β=-0.248,p<0.01),说明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减少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削弱经营风险,因此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低,研究假设2得证。
2. 内生性控制。
(1)为解决遗漏变量问题,借鉴权小锋等(2015)的方法,使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年度—行业—区域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回归进行内生性控制。第一阶段回归结果表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工具变量能较好地预测社会责任水平;第二阶段回归结果显示,被工具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关系依旧显著为负,与前文结论一致。
(2)为解决反向因果问题,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跨期效应,检验滞后一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当期审计费用和当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依旧与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
(3)为解决样本选择偏误问题,使用倾向值匹配法对财务困境样本进行配对。首先使用相关控制变量估计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并计算倾向得分,然后基于倾向得分对收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样本进行一一配对,得到样本量为886的子样本,然后对该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结论稳健可靠。 3. 影响机制分析。企业踊跃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管理高效、交易透明、管理层负责的信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常会减少盈余操纵行为和税收激进性,更有可能向外界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以此降低审计师与被审计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决策。作用机制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可能存在信息渠道。采用分步法(温忠麟等,2004)检验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使用经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得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来衡量企业信息质量,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越大则企业信息质量越低。
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部分是通过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实现的。综上,信息渠道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重要作用机制,企业通过提升社会责任表现可改善企业信息质量,进而有助于减少審计费用以及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我国2008年~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审计师决策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师决策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还可减少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控制遗漏变量、反向因果、样本选择偏误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2)信息渠道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重要作用机制,企业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社会责任水平越高,信息质量越好,企业承担的审计费用越少,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向外界传递了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内控有效、经理人负责等信号,降低了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因此审计师会向企业要求更低的审计费用,并减少向企业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公司治理和审计师活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对企业而言,优异的社会责任表现可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提高信息质量,从多个方面规避企业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还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减少审计费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已成为企业重要的风险管理策略;(2)对审计师而言,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降低了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时除了聚焦财务信息,还应关注额外的非财务信息,综合多方面意见后进行科学审计决策;(3)对监管而言,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尚不规范,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占比较少,为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 Godfrey P C, Merrill C B, Hansen J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hareholder Value: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isk Management Hypothe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4):425-445.
[2] Prior D, Surroca J, Tribo J A.Are Socially Responsible Managers Really Ethica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16(3):160-177.
[3] 权小锋,吴世农,尹洪英.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价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经济研究, 2015,50(11):49-6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治理的关系研究”(项目号:16BGL004)。
作者简介:冯戈坚(1988-),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王建琼(1966-),男,汉族,重庆市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收稿日期:2019-06-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0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