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及指标设计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但多方吸纳资金,为社会提供资金,而且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企业价值。其绩效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还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必须提升管理效能和经营业绩。但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来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但仍然存在认识不统一、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本文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现存状态及客观问题做出分析,探讨财务绩效评价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如何有效设定及应用,希望为商业银行强化绩效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一、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含义
  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企业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动态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企业的绩效。财务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种手段,是银行内部管理的行为,是评价银行盈利能力、风控能力、营运能力的基础。商业银行通过设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规定标准和评价方式,判断经营过程及效益结果所对应的工作人员,是否达成规定的工作要求,是否达到业绩目标,是否为银行创造增长价值。对于每一个金融机构,财务绩效评价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其可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推进企业有序经营,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完成工作目标发挥作用。
  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初期对分支机构采用流动红旗评比为标准的荣誉评价方式,中期则仅以盈利能力指标,如存贷款成本,收入、利润为主的传统财务指标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均较为粗犷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缺乏全面性,不能更好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结合,也很难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发展至今,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已转变为对企业战略导向、风险防控、资金流动性、发展能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综合归纳有以下几点:一是内外部环境因素。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受限于国家及监管机构金融政策要求的变化,市场经济环境发展动态变化,以及内部经营战略的调整变化的多重影响;二是评价指标设计的因素。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满足国家政策落实、社会责任、风险防控、合规经营、发展质量等方面的经营要求,不规范、不实用、不合理,考核指标的计算及提取復杂,都将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三是评价的公允性因素。“人为因素”,履行财务绩效评价的部门或个人同时也是接受评价的对象,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为避免评价结果出现尴尬,而有失公允的打分。“专业因素”对某一专业技术较强的部门的评价维度及标准存在缺失,影响评价结果;四是评价理念的因素。如果单纯将财务绩效评价考虑为组织绩效,而未与个人绩效有机结合,则不能使员工个人置身其中,一荣俱荣。
  三、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业务配置、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应根据银行的年度总体战略而设计,本节从经营效益、发展质量、风险化解能力等角度,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几项重要指标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战略性原则。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在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前提下,要以国家政策和银行经营战略为导向,反映全行经营发展指导思想和重点业务发展方向,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全面性原则。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不仅要从银行的经营效益、发展质量、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体现银行的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反映银行存在的薄弱点和问题程度。是对各级机构的经营成果和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价。
  风险控制原则。商业银行应落实中央“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守住风险底线,提高防控能力。重点从控制不良贷款率、加强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强化资金安全、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高度关注风险波动,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重点指标设计
  1.经营效益指标。经营效益指标设定是商业银行完成经营战略,稳固经营发展,观测经营水平的重要数据。应包含利润完成率、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成本收入比等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指标。通过该类指标,真实反映商业银行各级机构,按照全行统一战略部署,开源节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有效使用资本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的能力。为有效提升银行经营效益,在设计指标时,要综合考虑指标的特点和性质,对经营效益类指标可设定预算指标作为目标值,完成预算得基本分,超过预算或低于预算的按指定标准加分或扣分。
  2.发展质量指标。发展质量指标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明确经营战略,推动发展转型的重要指标。商业银行应根据经营现状及战略目标,从收入结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渠道结构等四方面重点考虑。可包括中间业务收入、信用卡新增发卡量、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VIP客户增量等指标。随着利率市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和潜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能力。银行应适时的根据年度经营战略,业务现状,按预算目标值或全行平均值两类性质设定评价指标,如中间业务收入应设定为全行平均值指标,不设定预算值,在全行范围内进行评价,指标越高得分越高,这一评价指标的设定改变银行传统固化的盈利模式和结构,降低银行各级机构因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收入冲击;再如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优质客户粘性需求等新型指标,都应作为商业银行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归入全行平均值指标评价。
  3.风险化解能力指标。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其中贷款风险是主要内容。为夯实资产质量,充分反映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在设定风险化解能力指标时,应考虑设定不良贷款率、正常贷款迁徙率、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等。不良贷款率反映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及不良贷款率的控制情况,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可以通过确定预算目标值来衡量完成情况;正常贷款迁徙率,可以按照全行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分类结果和各类别之间动态变化情况的监测;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可以通过银行内部的专业评分、检查评分等方式,确定资产划分质量,检测和防范资产质量风险,评价各级分支机构信贷经营管理水平。   四、商业银行主要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
  (一)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设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导向与战略发展目标紧密关联,能够统一高管层、各级分支机构的经营发展思路,为共同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同时,各项指标也为高管层提供银行发展的优劣势、各部门及各机构的管理能力、业务资源配置等真实的数据源,能够预计银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使高管层做出正确有效战略决策。推动银行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具有监测作用。财务绩效评价也是收集和评测商业银行相关财务数据的过程,通过指标的评价,可以准确反映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管理和盈利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等,同时也能够全面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财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基础,可为高管层提供依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发展方向,改善业务结构,优化财务状况,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
  (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具有激励作用。通过财务绩效指标,能夠使各级分支机构及员工,清晰的了解到银行战略、经营方向和自身的责任。因为每一个指标的设定,绩效完成的好坏,都与各岗位员工息息相关,可以说员工与银行、员工与员工,都是一个发展共同体。指标的设定明确财务绩效评价的具体标准,从而使全体员工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及工作业绩,提升主观能动性,团结协作,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获得个人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强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优化财务绩效评价方案,灵活设计和应用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发挥指标评价作用,使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概念与银行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逐步建立商业银行竞争优势,提升管理效能,创造更好的收益,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玮.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108-110.
  [2]傅罡,李向军,李永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仲常,刘佳,林川.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工程,2011 (3):31-38.
  [4]常敏.浅析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评价[J].时代金融,2015(04):20-25.
  [5]刘欢欢.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5):2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1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