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有、外资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改,同时鼓励国有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参股非国有企业,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使企业成为市场化的主体。关于国有经济如何和市场结合,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中国社会制度有自身特点,必须找出一条适合的道路,让国有经济和市场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盘活存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又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新方向和重要突破口[1],首先必须要深刻认识当前混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面临的主要障碍,才能明确下一步推进举措和路径。
  1 现有认知和现状基础
  当前,无论是在理论认知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政策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
  1.1 认识层面
  一是理论认识不够。当前,部分国企负责同志对国企混改的原因、混改的内涵、混改的目标、混改的范围、混改的路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体系研究不深,导致国企混改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二是混改的意愿性不够。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存在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愿性不够问题,部分国企推动混改更多的是对上响应,而不是真正基于企业本身未来长远发展思考国企混改的深远意义,导致混改雷声大、雨点小,缺少实质性动作;三是中央关于混改的政策在推进的各个环节存在认识不统一、层层衰减现象。
  1.2 实践层面
  目前,在国企混改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投资参与方顾虑较多、缺乏互信,国企改革缺乏容错机制,高管缺乏足够积极性和道德危机问题,国资被贱卖、流失现象,企业运营机制仍沿用原有模式,企业家作用问题,政府对企业仍存在就业、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忽略了国企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关注点过于关注资本方,而忽略了国有企业家的作用。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国有企业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如何进一步发挥激发作用,这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活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要发挥国有企业家作用,要发挥调动“人”积极性,这是建设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和本质要求。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家是国有企业重大决策的推动者、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组织者、企业发展方向的带领者。因此,要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要有约束,但也要有激励,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家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用。
  国企混改过程中的运动化与一刀切现象。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当下各地及有关央企纷纷吹响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号角,总体是好的。但是,改革千万不能作秀,不能刮一阵风,不能搞运动,要结合本地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改革方案及其时间表,要根据各地或各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国企混改是一项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特大战役,前期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好。因此,混改应遵循循序渐进,防止运动化、为改而改、一混了之,目的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企业市场竞争活力,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合作共赢。必须真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改革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绝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国企混改的主体应逐步回归市场,不能依靠行政化手段一刀切。
  1.3 政策层面
  目前初步形成了国企混改工作基础性的政策框架。但这些政策体系缺乏较为明确的混改指导性,一是这些政策体系更具宏观指导性,缺乏较为明确具体的实践操作性;二是混改涉及面广,政策体系政出多门,缺乏统一协调性;三是配套政策或一揽子政策不完善,对公司治理和员工激励等重点具体到项不明晰。
  2 面临的主要障碍及挑战
  2.1 国资国企体制机制障碍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仍然有待健全。一部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还是要依靠政府来管理人、事和资产,从而导致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使得国有企业管理与运营和市场经济难以相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保值增值能力。此外,参与混改的投资者退出渠道不畅、缺少容错试错机制、担心多做多错也是制约混改的重要障碍。
  2.2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障碍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不完善,股东股权结构不合理、外部股东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参与混改的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通,国企干部用人制度、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2]。实现国企混合所有制,必须按照《公司法》进行运作,必须打破行政体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模式运行。
  2.3 国企与民企目标导向和文化融合的挑战
  一是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往往在机制、体制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最终会体现在文化上,包括价值观、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文化上的差异带来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差异,成为制约混改的重要因素。二是国有资本的多元化目标和民企单一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国企承担着政治、社会责任,而民企更多的是追求利润,导致国企不敢改、民企不敢进[3]。
  2.4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占比较大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公司治理事实上缺失。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股权占有比例难以控制,如果过高的国有企业控股,则其他民营资本等外来资本的参股则成为“形式”上的参股,非公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则难以调动动力和积极性,不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但如果过低的国有企业控股,則有面临着失去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不利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无从谈起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新一轮国企“混改”应着重解决国资一般独大问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因地制宜,分层分类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放大国有资本功能[4]。   3 解决办法和途径
  3.1 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一是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作用,强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通过法律或者文件的形式规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和地位等现实问题;二是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地规划顺序,通过分层分类进行试点工作,设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时间表等,并适时进行总结完善相关制度意见;三是按照分类试点推广思路,专题研究问题、提出对策,并发挥试点单位形成的经验和教训等一揽子改革效应,对于混改中遇到的障碍或瓶颈在政策层面要给予支持或突破。
  3.2 完善股东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机制
  一是合理的股东、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要不断优化股东股权结构[4]。在竞争类企业要适当降低国有股权比例,扩大民企股权比例,鼓励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持股;二是混合所有制中各股东方根据出资比例,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等重要权力[5]。落实董事会关于公司治理的职责权利,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取消国企“干部”身份,进一步改革酬薪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3.3 推进配套改革并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建立由评估、审计、咨询、股权登记、交易转让等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实现各类企业产权信息公开化;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加快制定相关产权保护、交易规则、公平竞争、市场准入和退出等方面法律法规;三是完善员工持股、职业经理人以及国资国企管理体制(容错试错机制、决策机制)等混改配套政策体系。四是加强国企混改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加深认识,营造国企混改的良好环境。
  3.4 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企业家成长的土壤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按照市场化机制管理,不能沿用原有的国企行政化管理模式,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要完善关于企业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发挥国有企业企业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6]。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容错纠错机制,为企业家发挥改革先锋作用创造相应的制度保障。
  3.5 强调国企进场交易的战略协同因素
  在合理设置条件(多目标)下,国企混改应更多强调战略资源协同,避免以价格最高作为唯一因素:一是对民有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应考虑产业协同、战略相似、管理和文化能否融合等因素;二是应该着重突出双方战略资源协同、经营理念相近、与被重组企业属同行业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主业经营业绩突出并有资本运作能力、具有明确的投资和发展规划等内容[7]。
  总之,国企混改工作任重道远,要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按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强化企业家骨干激励、突出聚焦主业、提高企业运行管理效率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大任务落实,充分释放国企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优势,切实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3):1.
  [2]程承坪.当前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J].学习与实践,2017(2):5-13.
  [3]白永秀,严汉平.试论国有企业定位与国企改革实质[J].经济学家,2004(3):37-42.
  [4]刘纪鹏.国企改革中的治理与创新[J].经济,2017(7):63.
  [5]韦俊平.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新意与实现路径[J].科技经济市场,2017(5):91-92.
  [6]严陈萍.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199-200.
  [7]曹煦.国企改革的2016:有想法,更要有办法[J].中國经济周刊,2017(1):43-45.
  作者简介:赵庆(1983-),男,满族,籍贯:辽宁大连,学历:博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国有企业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9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