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食品安全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国家重点大事,确保食品安全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都需发挥相应的作用,但目前仍然有相应的不足之处,待以解决。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提供相應可靠的现状分析结果。
关键词:制度成本;食品安全;博弈
一、制度成本内涵
制度成本。任何一项制度的开展都必然会放弃实施另一种制度,即所谓的机会成本;并且在后续的维持中各种成本的消耗也无从避免。一项好的制度从成本与绩效两个角度对比衡量时,从而优胜劣汰抉择出最佳的制度。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主要将其考虑先确定制度设计、最终达成制度变迁。同时,整个制度周期中的一切耗费,是各个主体利益博弈而产生的成本。
二、基于市场主体的制度成本分析
一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必然涉及到三方的利益,即制度制定者(政府)、制度执行者(生产者)、制度承担者(消费者);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下,最终建立有利于各方权益的制度体系。而制度的建立与后续执行也必然涉及到三种成本:制度成本、制度执行成本、制度监督成本。
消费者由于没有或少许参与制度制定与执行,所以涉及到的成本主要为制度监督成本。一项制度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各方利益的变化,而消费者处于制度的下沿地位,没有权利参与制定,所以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必须对制度的执行者行为进行监督,而任何一项工作定会付出相应的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若没有发生问题则不会去监督某项产品,但是当危害发生时,所付出的潜在成本是巨大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要想产品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就要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对企业出售的产品进行判断。
生产商在执行各项规则时,总是保持着自身利益最大化即“合乎理性的人”的思维,在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诸如三鹿奶粉等事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所涉及有关的制度执行成本必要的资源投入外,必须保证制度不走样,如果制定出来的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肯定会增加额外的执行成本。新的制度必然会使企业做出相应的改变,此时,所涉及的相关设备的更新、监管、人员配置带来的成本问题都会体现出来。
政府在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最初的建立、后续的维护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这其中的成本主要为制度成本与制度监督成本。制度成本是指制度在其制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耗费。制度形成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信息成本,包括收集信息的成本和加工信息的成本;另外一项新的制度必然会使社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对于制定者会去推动这种改变,所造成支出费用以及各种劳力成本等,构成了制度成本。
三、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调查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比较多,但是各个部门的管理体制不一样,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导致不能有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是实行切块管理,导致监管链条断裂,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和解决,多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不清的情况。监管主体将大量时间用于食品安全检查和惩处工作中,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管权责范围,属于行政监管权,但是与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权存在混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是技术因素,通过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不需要行政机关负责,可以由社会技术组织负责,为后续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之间产生了博弈。在和谐发展呼声不高的前提下,对食品企业不重视食品安全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大,政府主管部门也往往不重视其失责造成的声誉损失,从而导致一种纳什均衡(不监管、不重视),只有在其造成的社会成本大于政府监管的成本才能促进政府主管部门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去约束食品企业的行为。如此案例,一个食品生产商,在不违规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市场经营可能盈利20万元,但是如果采取违法手段进行食品加工则可能产生50万元的利润,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调查出来, 若被查出则会罚款60万 但是如果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者被生产商贿赂10万元,从而导致一种“穷途困境”现象即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结合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市场形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柠檬市场”。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足,只会支付市场的平均价格,从而导致优质的食品逐步退出市场,充斥市场的产品只剩下非正牌产品。消费者便会认为市场上所有商品都是劣质的,从而继续对价格高但质量好的食品进行挤出,形成食品市场上的“格雷欣法则”。“合乎理性的人”却带来负的外部效应,这是需要政府去协调,无形之中加大了支出。
结束语:
综上分析,我国现行食品市场安全虽与过去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政府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上行下效,监管“倒三角”导致的成本问题;生产者谋取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投诉机制的不完善,加大了政府与其之间的“交易成本”。及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作用,调动资源,改善机制,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09):12.
[2]刘顺字,林双娣,郭淑贞,等.新《食品安全法》视角下基层食用农产品监管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 (17) : 228-230.
[3]涂永前,王晓天.关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4) : 18-26.
[4]李铜山,雷海章.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应对举措[J].调研世界,2008(05):12-14.
作者简介:向飞(2000-),男,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本科,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67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