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项目模式下审计方法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其中许多产业结构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设计类企业承担EPC总承包模式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主流。EPC模式的采用使得繁琐的工程项目环节和审查环节得到了精简,但又不会影响工程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工作从范围、重点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EPC总承包项目模式下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模式;审计方法;探索
在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多为传统分离承包模式,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工期长、过程繁琐,各单位只能按部就班地先后实施工程项目,等待上一环节完成后,才能够着手进行接下来的任务。如今国家经济发展,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原有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建筑行业对工程速度、质量、效益的要求,因此EPC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此种模式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所需的时间。新的模式必将带来各个环节工作的变革,本文主要介绍EPC总承包项目模式下审计方法的提升和改造。
一、EPC的含义
它的全称为项目总承包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项目经过决策阶段、计划定型之后进行招标,委托某一家公司对该项目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与采购、具体施工过程进行承包,承包商单独负责包括费用计算、质量控制等在内的所有工程任务,业主则需检验工程的最终质量,直到建筑能够正常投入运行才可接手。
二、EPC的特点
(一)承包商能够自主监管
业主一般按照合同约定EPC总承包商,重在验收工作和监督工作,给予承包商较大程度的工作自由。
(二)管理模式
1.以总承包商履约控制模式
由总承包人自行完成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策划,业主聘请专业的监理人员对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进行监督。
2.事后监督模式
这是如今EPC总承包项目通常采用的监督模式,指的就是业主对承包商进行放权,不管过程,只问结果,而承包商自己负责开工前中后期的各项审计工作。
(三)EPC总承包项目模式的优点
1.发挥责任主体作用
在过去的分包模式当中,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建筑公司来完成,这就导致了协调性差的问题,并且在交接时会增大工作量。而在EPC总承包模式当中,仅由总承各项工作之间的交叉能够被妥善处理,并且可以统一协调,有些工作能够同时进行,可以解决传统分包模式中工程各个环节脱节的问题,降低管理工作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提升投资的效益。
2.方便管理
过去同一个项目需要进行多次招标选择,由不同的工程公司实施,承包商之间的管理工作存在交叉与模糊,提升了管理工作的任务量。而EPC总承包模式只有一个承包商,由承包商全权负责审计工作,更加方便,能够明确责任人,并且合同关系得到了简化,降低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降低建设方风险
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合同能够将建筑工程进行过程中的风险与承包商分摊,二者共同承担由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国家政策改变等因素带来的风险,能够使建设方规避风险,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但总承包商的管理风险增加。
三、EPC模式下审计工作的重难点与解决方案
(一)审计工作的重难点
1.固定思维模式方面
在传统模式中,各个工程环节有着不同的责任主体,各自审计部门只需要负责某个特定方向的工作。但在EPC总承包项目模式中仅有一个,设计类企业大规模开展EPC总承包项目大约不足十多年,一般存在审计人员不足、思维固化、审计经费受控、审计经验欠缺、审计人员以财务专业为主等困难,成为总承包模式下审计工作最大难点。
2.文件审查方面
EPC模式中,项目招标时承包方只需提供初步的方案设计图,在施工过程中逐渐完成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将图纸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设计工作进度、质量、限额设计等影响EPC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因素,这些因素逐步成为审计工作重点。设计类企业设计文件的整合效率、效果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费用控制方面
在EPC总承包项目模式下,承包商负责整个工程的工作,需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施工图不断调整施工方案等,施工方案的变更直接影响项目费用控制。审计部门对于某些项目的费用、材料价格等往往无法进行精确的预算,只能给出模糊数字,这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4.设备管理方面
对于设备的监管和审计乃是整个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设备一般为EPC总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从招标、采购、监造、安装、验收、仓储、质保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直接影响到EPC总承包合同的经济效益。由于设备管理产业链条较长,审计工作涉及面广,审计深度往往不够。
5.工程物资方面
以各种建筑材料为代表的工程物资的审计也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审计部门在审核库存物资的数量与种类,核实相应记录,防止出现转移物资、隐瞒真实情况、挪用物资等能力不足。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1.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模式
总承包商的审计工作者应当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建立EPC总承包合同模式下审计工作的程序。EPC總承包合同审计要抛开传统财务审计的局限,以业务为起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审计。
第一、以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项目审计要严格依据国资委、上级单位、公司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相关制度、文件等开展,特别是各种严令禁止的工程管理行为。审计人员在审计开始前搜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掌握项目政策背景,明确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对审计重点工作的思路和方向起指导性作用。
第二、实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的融合。评价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是否落实到位,制度是否存在缺失,通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的融合,不断完善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制度落地工作,以项目深层次管理为重点,促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第三、逐步建立以风险为导向风险的审计机制。设计类企业已建立、风险信息系统,为以风险导向型审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促进审计以重大风险为导向,发现审计重点和难点,作出科学计划与决策。审计过程中,关注企业风险管理,并以专业判断提出有效性意见,促进企业风险管控务实、深化。风险管控与内部审计相互促进发展,共同服务于企业发展。
2.明确审计工作重点
总承包商审计部门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为提高审计深度和审计效率,应科学合理确认审计重点工作,可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把握基本点,开展审前调查,了解项目总体情况与特点。二是审前访谈,包括项目关键岗位、关键职能部门、技术专家、中介机构等等。三是查看、分析以往审计或其他检查发现问题和管理建議,关注管理建议的统一性,对于在以往审计报告中出现过的类似问题,深入分析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四是查看风险库以及风险应对情况,以风险为导向确认总承包项目审计重点。
3.与其他部门协商合作
EPC总承包合同执行涉及多方,而审计人员多为财务人员,审计在审计项目组人员构成上,一般应包括内部审计部门、费用控制、市场、财务、合同、采购等部门,各部门根据专业特征开展审计,具体根据审计项目范围和特点确定。在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较少、工作任务繁重、大型或者复杂的总承包项目审计也可采用联合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审计过程方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可控,审计质量在控,通过审计开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
整个工程项目中各个部分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想要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单靠手写记录很难满足工程的需求,另外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记录,并多采用电子文件,增加文件传输效率。同时利用ERP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材料和数据采集,提高审计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利用单片机设计自动监测系统,能够方便地采集物资和设备数据,并将其自动发送到终端,审计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它们进行审计和处理,此举能够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完成工作所需付出的精力。
四、结束语
新的模式必将带来新的变革,EPC总承包项目模式有着诸多优点,已经逐渐在建筑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我国对建筑行业要求的提升,审计工作在其中的作用也逐渐增大,为此,审计工作者也应当力求进取,与时俱进,采用更加高效的方法完成工作,提高EPC总承包合同的管理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思思.EPC模式下军工基建项目审计探究[J].纳税,2018,12 (24):231.
[2]章雯燕.高校EPC总承包项目的工程审计重点与核心环节[J].中国集体经济,2017 (30):117-118.
[3]黄理涛.EPC总承包模式下审计方法的探索[J].招标与投标,2017 (08):46-48.
[4]边立军.EPC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69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