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文碧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对高等教育界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云平台来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能够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解决了传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云平台支持下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的建设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平台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93
[中图分类号]G718.5;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2
0 引 言
早在2010年,教育部便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个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构建创业基地,强化就业与创业指导,此后的几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利用各种条件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下,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建设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支持下,每一个个体都有了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云平台来建设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能够实现用户精准匹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实现了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深度融合,打造了高质量教育平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效率。
1 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将达到834万人,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又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在高校中推行创新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就业难问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综合型人才的一项重要要求。综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但是,创新创业比例并不高,毕业后,参与创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到1%,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大学生是典型的高素质人群,虽然他们有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经常会盲目行动,有时候,头脑中出现一个点子,就仓促创业,忽视了自身营销经验、管理能力和资金基础,致使创业成功率普遍不高。同时,创业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承受力不强,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陷入被动,在创业时,也有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有的学生不愿意从事底层工作,不愿意吃苦,这都是导致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诱因。第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如今,各个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也予以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但是,在创新创业观念上,并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开展力度较小,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内容中,有的学校是以公选课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在活动上,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多是通过案例来进行指导。而大学生选择的创新创业主体也多为小微企业,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这种脱离实际的指导方式,很难从多个渠道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成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但是,就当前来看,社会上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孵化基地、实习场所并不多。在扶持政策上,各地都具有显著差异,政策也存在落地难问题,这也会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积极性。根据经验显示,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学生遇到的最大阻碍便是资金问题,由于当前缺乏与之相符的融资体系,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没有必备的资金支持,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2 云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建设
2.1 云平台体系结构的构建
云平台下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建设的体系结构包括5个层次。①用户层:由泛在学习者、资源库管理维护访问者来构成。②终端层:在资源库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设置多终端设备,显示云端资源库中的共享、交换、管理、检索结果。③应用层:平台还有交换、资源管理、服务、共享、基础设置模块,在系统应用层上,涵盖至业务逻辑层、视图层、数据访问层几个方面。④通讯层:基于互联网、无线局域网、4G网络为依托类构建通讯层。⑤云端层:云端层包括虚拟层、物理架构层、应用层以及管理层构成。在云平台体系结构上,物理层是硬件基础,是由各种存储设备、互联设备以及计算机构成,能够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学生可以便利地登录,将信息资源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虚拟层则能够实现硬件设备虚拟化,并提供存储、网络等一系列服务。
2.2 创新创业与云平台资源库的结合
将创新创业活动与云平台密切结合,能够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在这一方面,需要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高校人才培育方案中,以专业教学计划为切入点,挖掘出创新创业和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能够知晓专业发展方向,找出创新创业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创新点,并将其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构建出递进式、连续式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将启蒙教育、生涯教育、能力培养、知识培育、素质教育等纳入其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实现创业能力提高,通种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创业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创业信心,并养成特定的创业品格,为后续的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2.3 构建创新创业模拟平台资源库
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一个难点就在于创业模拟上,创业模拟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在云平台中增设创业模拟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仿真模拟平台,指导他们在平台上开展银行借贷、企业登记、税务申报、市场营销操作。在必要情况下,高校還可以将创新创业培训机构纳入其中,组织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认证,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创业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知晓企业的运作方式、创业者素质要求、财务核算方式、企业管理理念、企业发展战略等。同时,基于云平台,在校园内建设旅游市场部、营销实训超市、校园创业格子铺等真实的创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来开展创业模拟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技巧,为后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经验。在资源库的规划和建设上,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建设前期,做好调研工作和整体规划,结合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来确定资源库模块和内容,资源库中的种种内容需要做到分门别类、清晰明确,资源库可以从两个模块来划分,即基础创新创业模块和专业创新创业模块,并将其与对应的专业相挂钩,在各个模块下设置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执业考试、技能训练、习题试题等内容,帮助学生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内容。当然,资源库建设并非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需要随着教育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资源库在初步建成后,应该充分利用云平台的优势实行动态化管理,根据师生需求及发展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2.4 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资源库支持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让他们能够慢慢积累自我,还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依托学校的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开辟众创空间、创业淘宝街等,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来创设创业实践平台。这类平台投资小、规模小、运作灵活、见效速度快,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不高,也没有细致、烦琐的分工,但是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出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的优势。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掌握创新创业活动的运作规律、广告宣传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市场营销模式,为基地孵化提供了丰富经验。
2.5 以校企合模式作为补充
创新创业人才要做到素质高、能力强,即便以云平台为支持构建了创新创业资源库,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要以校企合作作为补充,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管理制度、技术、设备、企业文化纳入学校创新创业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推行共享互换模式,将企业实践资源、教师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实现校企共赢。学校可以借助云平台让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技术研发、挂职锻炼,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将理论更好地应用在现实中。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弥补资源库的不足,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校企对接机制,由于学校、企业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导致学生不熟悉创新创业条件和环境,即便头脑中有好的点子,也难以获取到好的创业结果。部分企业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参与实习的创新创业学生视为累赘,有的企业在旺季接纳了大量实习生,却将他们视为廉价劳动力,而通过云平台实现校企之间无缝对接,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平台,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2.6 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保障
在云平台资源库建设上,还要将网络中心、教务处等纳入其中,由学校负责引入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和信息,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来对资源库内容进行科学分配和调整,教务处则负责制定与之相符的政策,肯定学生的创业成果,为他们颁发证书。网络中心负责为云平台构建提供安全、稳定的云环境支持,通过技术手段,在创新创业活动、资源库之间搭建桥梁。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法律和政策支持。
3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创新创业活动,要利用云平台来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库,实现宝贵资源的高效化、集成化、交互性共享,解决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资源库建设和共享也离不开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各个高校要正视当前资源库建设中的问题所在,共同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焘焘,王保云,王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13).
[2]刘艳,雷世文.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创业文化发展透视[J].中国大学教学,2019(4).
[3]薛迎春.“双创”背景下的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16).
[4]杨安琪.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8(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0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