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跨境管理框架下建筑业内部控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放眼世界,我国建筑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这不仅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得益于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不断优化。随着建筑行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出现了具有跨境业务或者跨境分支机构的大型建筑企业,跨境业务对其日常经营管理,特别是内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我们也希望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跨境;管理;内部控制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我国建筑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逐步的走出了国门,积极的融入了世界建筑市场。例如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逐渐开始开展跨境的建筑业务,或者在另外收购或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这些行为带来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拓展,同时也是对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鉴于此,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由于跨境业务带来的跨境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下众多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无论跨境与否,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共同点。但是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分析其现状和问题,将为后续的措施研究和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下建筑业跨境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建筑业跨境内部控制的针对性不足
  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与普通的内部控制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区别和特点,而恰好是这些区别和特点,决定着建筑业跨境内部控制的最终实践效果。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众多的跨境建筑企业并没有对此有十分深刻和清晰的认识,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采用通用的方式去进行切实的执行操作,这样的结果便是既取得不了良好的效率,同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是缺乏基于跨境管理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不仅仅体现在体制机制上,同时也体现在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层面。
  (二)建筑业跨境内部控制的技术性不强
  内部控制的技术性直接决定着其最终的效果。结合跨境内部控制的特点,建筑企业应该要注重提升其内部控制的技术性,特别是这种有针对性的技术性。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建筑业跨境经营企业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跨境内部控制的经验缺乏以及人才不足导致的。从经验缺乏来看,建筑业的跨境经营属于较为新兴的经营形势,在此方面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历史的经验可循,这就增加了跨境内部控制开始的难度;从人才不足来看,建筑业中传统的内部控制人才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学习和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挑战,以及对应的新的管理控制理念和方式,也就很难在具体的内部控制操作中实现良好的预期效果。
  (三)建筑业跨境内部控制的持续性不够
  持续性是检验一项管理工作最终效果的基础,没有持续性的支撑,相应管理活动的效果也就难以维系。对于建筑行业跨境内部控制来说也是如此,其不仅仅需要针对性和技术性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在上述基础上保持好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核心对象的是内部风险,其核心目标是要降低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风险,降低风险损失。因此,持续性的要求能够使得建筑企业能够长久不间断的保持内部风险控制力度不放松,从时间层面切断内部风险的曝露机会。但是就实际的情况看,多数跨境建筑企业都没有在此方面有很好的执行行为。这也是后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二、建筑业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优化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方法,提升针对性
  提升针对性,是建筑企业优化提升其跨境内部控制的基础性措施。具体来说,针对性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制度体系方面;二是管理方法方面。对于制度体系来说,建筑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体系,跳脱出传统的仅仅关注于国内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结合自身企业所处的跨境经营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出当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制度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同时制度体系的执行和落实也十分关键。与制度执行具有很强相关性的是建筑企业跨境经营的治理结构的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执行的效率和效果。没有好的治理结构,就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内部控制效果。对于管理方法方面来说,其要求针对跨境内部控制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执行。比如说要依据境外业务或者机构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国别,结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管理的设计和执行,而不是照搬国内的内部控制方式,减少由于地域性差异的误会导致的执行方法不恰当带来的执行风险。
  (二)强化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的经验和人才,提升技术性
  提升技术性,是建筑企业优化提升其跨境内部控制的关键性措施。具体来说,技术性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经验方面;二是人才方面。对于经验来说,其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就是经验的积累。正如正文所述,跨境内部控制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对于这种新兴的经营模式和形态往往是没有经验可循的,也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总结,经此过程形成的经验,才能够在实践中真正的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对此,建筑企业应该树立经验积累的相关意识,设计经验教训反馈总结的相关机制和流程,通过例如月度总结会、管理交流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达到经验的去粗取精,实现经验的升华和提炼。对于人才来说,这是跨境内部控制等几乎所有的跨境管理通常都会面临的问题,境内的人才调动虽然能够保持控制和熟练度,但是既有成本较高的不足,也有对当地市场和管理情况不熟悉的弱点。若是在境外直接引进相应的人才,也会出现和上述相反的问题。同时,在人才方面,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建筑企业缺乏对于跨境内部控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人才。在此方面,需要引进的人才必须具有相当的综合性,既有对建筑行业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又要对跨境内部控制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人才的引进对于建筑企业跨境内部控制技术能力的提升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性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仅仅需要通过人才引进实现短期的突破,更加需要经验的长期积累,以期实现技术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转变。
  (三)夯实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的时间和环节,提升持续性
  提升持续性,是建筑企业优化提升其跨境内部控制的支撑性措施。具体来说,持续性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时间方面;二是环节方面。对于时间来说,主要是要求建筑企业的跨境内部控制要长期的持续下去,保持控制力度的不放松,杜绝由于某些时段控制放松之后带来的较大风险。对于环节来说,其主要是强调建筑企业要将跨境内部控制的触角伸到企业跨境经营的方方面面,做到全环节全流程多角度的覆盖,切忌出现内部控制的死角区域。在持续性方面,建筑企业能够将时间层面的长期不放松和环节层面的全面覆盖相结合,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建筑企业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的持续性,进而促进其效果和效率的有效优化和提升。
  三、结语
  建筑企业基于跨境管理的内部控制对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提升在此情况下的控制效果和效率,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们看来,建筑企业优化提升其跨境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性”,即提升内部控制的针对性、技术性和持续性,积极的从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方法优化、控制经验积累、管控人才引进、管控时间持续以及管控环节全覆盖等方面着手,充分结合企业实际,逐步探索出属于企业自身的重要管控方式,切实的为跨境内部控制的优化和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楊劲锋.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14).
  [2]周晓明.建筑企业集团加强资金活动内控管理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
  [3]罗寒芝.完善建筑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0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