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OBE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而言,我们应深刻分析当前课程改革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在OBE理念之下完成优化和实践。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未来的重要专业,将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关键的人才储备支持,也理应得到专业的分析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基于OBE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分析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传统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如过于偏重理论考试、期末统一考试、课程考核功能性发挥不足等,进而从理念和考核内容的创新、多样化考核制度的形成、考核结果的反馈等方面探索物流管理专业考核模式改革方案,以期能够促进该专业教学效果与育人质量。
   关键词:OBE背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变得大众化,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重点在于高校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并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课程考核的目的设计和实施反馈是高校课程管理的基本要素,通过彼此间的联系和协调,形成考核运行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发挥高校对于人才的促进作用,就需要对高校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接下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基于OBE背景,探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问题。
   一、OBE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OBE即“Outcomes-based Education”,意思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得到运行,并且已经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从基本内容来看,OBE教育模式强调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并且按照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于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修正,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基于考核模式来看,OBE教育模式强调不再以分数高低来进行学生能力的区分,而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层次化的学习机会,让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换言之,教育工作应该满足“能力本位”的要求,让每个要求配合相应的课程对应,反馈在原有的教学课程设计和理念之中。
   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国外高校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在明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习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评估学生学习表现的标准模式。同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案,为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持,持续性的教学评估模式开始形成。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希望对我国高校以往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进行问题总结,对现阶段课程考核制度给予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课程考核模式
   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寻求课程改革方向与有效策略,并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入手展开全面研究实践。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高等院校的教育现状面临新的压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需求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在毕业后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也说明现阶段高校的主要工作应该放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建立与社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但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课程考核模式一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
   1.过于偏重理论考试
   传统物流专业课程考核是按照每学期末统一规划的理论考试为主,以填空、选择或者问答的形式来设置题目。但是,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本身具有实践操作强的特点,无法完全按照教学纲要的要求来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评定,无法考验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现阶段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教育理念,尤其是某些基础性课程,需要学生记住概念和理论,且课程内容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授给学生。在长期被动学习下,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習方式和考核方式。虽然基础性知识的考核是应用的核心部分,但是学生如果将精力过于放在理论知识记忆方面,显然不利于其发散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现阶段的考核内容应得到有效转变。
   2.期末统一考试
   物流专业课程考试的安排一般集中于每个学期末,也依据于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成绩的好坏和能力进行统一评定。但是,期末考试本身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考试时间、试卷容量等。再加上,一次考试不可能包含一个学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也无法完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在试卷之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考试内容对授课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也会让学生过于依赖画重点这一传统方式,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普遍降低。
   3.课程考核功能性发挥不足
   除了选拔和评定功能之外,课程考核更重要的内容在于“以考促学”。OBE教育模式提倡“能力本位”的培养方式,让专业知识满足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这一方面笔者针对考核评价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体现出日常的学习状态,也不能真实反映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促进作用,更多时候因为考试成绩是学生入党和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不得不通过复习来进行知识掌握。不难看出课程考核的功能性未得到发挥,学生的考试目的变得太过功利化,也导致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
   三、OBE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模式改革方案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及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课程考核是实现优秀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评价与改进教学和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课程开展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考核模式,能够有效检验课程质量和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保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基于OBE背景,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课程考核实施过程等方面来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物流专业考核模式的优化及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1.理念和考核内容的创新
   在理念和考核内容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能力本位要求。在学习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工作,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的均衡。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物流行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行业先驱意识。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项目,对于某些知识点较为分散的内容,在考核时注意总结区分,规划考试题型和难度梯度,淡化课程考核的选拔和评价功能,重视激励和促进作用。整体来看,考核目的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了解,更重要的是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让这一过程化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现代社会的技术突飞猛进,对于人才的需求能力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岗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岗位应用能力和学科交叉水平,我们在开展考核的过程中,也应当符合基本素养为要求的通识教育,让学生具备人文社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同时具备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以此为基础保障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多样化考核制度的形成
   按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和课程性质,我们可以将考核方式划分为多元化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案例分析、调研研究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进行协调整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不同的专业本身具有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但最终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岗位型技能人才。学校偏重专业教育,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OBE背景之下学生也需要具备社会应变能力。所以在考核制度中应加大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在这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先者,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开设一些人文社科必修科目,设置学分,将教育内容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三个部分。我国院校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展开适当调整,增加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数量,适当增加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内容,重点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操作能力。按照物流专业的课程性质,可以使用过程考核的模式,将期末考试成绩划分为平时课堂表现、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层次,最终得出学生的单科总成绩,基于教学过程展开监控考核,也可以扩大考核知识面,避免将所有知识点集中于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中。
   3.考核结果的反馈
   期末考试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习过程的结束,通过考试一方面要让学生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试卷分析总结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稳定提升。对此院校应重视考核反馈机制,让教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例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试卷进行总结评估,给出意见建议,书写一份书面报告。学校根据书面报告内容对教师的课程进行抽检,对于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调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传统考核方式在教师和学生心中拥有较强的根基,也让他们逐渐习惯这一模式,但新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不断研究创新,让考核模式更加多样化,使实践教学发挥作用。物流管理专业本身涉及到很多管理问题和实践操作,学生在考试完成后也应该明确自己的能力差异,不是单纯通过分数和考試等级来进行能力定位,这对于教师未来工作显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的课程考核研究是一个广泛的系统性课题,需要基于课程考核的功能现状和问题原因进行探究。教育思想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而管理制度是问题解决的途径,当高校能够对课程考核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后,也能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考虑学生切身利益,实现课程考核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刘毳.OBE视角下高等工程教育学业考试评价改革探究[J].教育与考试,2017(04).
   [2]刘永红,胡先文,李雪刚,王运,吴承春.信息化背景下课程考核的改革与探索[J].大学化学,2017(03).
   [3]陈国英,刘延金.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4]刘延金,温思涵.分类、协同创新培养: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发展的方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5(03).
   [5]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6]高珊,马宁蔚,吴金卓,孙术发,李思平.OBE理念下基于Flipped Classroom和BOPPPS的物流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设计[J].物流技术,2019(02).
  
   作者简介:张文(1972.12- ),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经济学学士,徐州开放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92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