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脂手工皂生产工艺设计及营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环保是当今时代主流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响应时代号召保护环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本团队围绕废油脂回收与再利用、再生产展开。本文介绍了手工皂的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及营销策略。
关键词:手工皂;废油脂;工艺设计;营销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
废油脂是生產生活中不进行二次利用而选择将其废弃的材料,团队使用的废油脂主要是废弃的食用油。如何将废油脂变废为宝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经过反复使用,废弃油脂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比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同时不易被分解,但是废油脂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却是无毒无害的,而且就是制作皂的基础物质。因此,利用废油脂制作手工皂可以解决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与市面上已有的功能性强的手工皂相比我们的废油脂手工皂成份简单,只追求最简单的清洁效果。
手工皂的化学反应是皂化反应,是将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 从而得到钠盐、钾盐和甘油。手工皂与水接触大约24小时后,就会被细菌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因此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担污染,且手工皂含有的甘油具有润泽肌肤的功效。
团队经过实际的考察后发现手工皂在实体商店里、淘宝等线上平台都有一定的市场。
一、造型设计
在校园或景区等区域的纪念品商店里,书签、手机壳、冰箱贴是最为常见的纪念品。手工皂可以与很多文创产品一样成为纪念品,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和针对性。纪念品的重点是设计,而创意是设计的重点。
手工皂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动物、植物或者搞怪的动作等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手工皂的造型,以便于产品形式更加丰富,添加了适量的食品级色素,最后形成丰富的系列产品,例如属相、星相、花草、卡通、LOGO系列等等,甚至还可以把文字或者图案镶嵌在手工皂里面。不同造型手工皂不仅具备了优美的外观,同时增加了实用性。
二、包装设计
手工皂的内包装选择透明硬胶纸,硬胶纸既能够保护手工皂,也能为外包装做一个支撑。手工皂的外包装团队从选择包装纸的质地肌理、颜色、形态结构、原料种类进行了多种讨论,最后质地肌理是透明平滑的油纸;颜色选择了白色、蓝色与绿色,这两种颜色分代表了各种型号的列车或者火车:图案选择了Q版的火车或者Q版学校内具有特色的代表建筑。
除此之外团队提供特别定制,定制客户要求的手工皂造型、颜色、味道以及外包装的图案。综合以上因素,手工皂具有了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三、销售模式
在等待手工皂熟化时,团队同时也展开了多种营销策略。一,网络宣传。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推广进行推广宣传手工皂,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通过网络宣传能够使身边的亲朋好友知道我们的手工皂。二,实体销售。学校举办晚会或社团举办活动时,团队赞助活动,我们提供手工皂当做一部分奖品发放;学校会议或讲座提供纪念品;在学校举办企业招聘会、活动时宣传或者销售手工皂;赠送给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饭店或餐厅打开口碑。
与在其商店购买相比,团队可以为附近的人提供上门服务,向其展示手工皂的制作过程,使其看到手工皂的安全性、有效性;由于学校给团队提供了制作场地和仪器, 所以在价格上,与线上的淘宝店或其他实体店相比,我们的手工皂更有优势。
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和收入水平增长,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在这个设计天地里,创新是关键,人们也都有拒绝雷同的心理。节假日是手工皂的消费高峰时间段,情人节、母亲节类似节日,手工皂也会成为人们喜爱的礼物。手工皂也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所以,手工皂的目标顾客群体主要是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
手工皂造型和包装的创新设计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本专业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动脑动手的能力。手工皂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学校一定的精神形象。手工皂的利用皂化反应体现在废油脂变废为宝,既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也为环境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亲,虞紫涵,钟嫄.天然植物手工皂的制作与营销[J]科技风,2017(23)
[3]陈佳.对传统手工皂制法的一些改进和经验[J].化学教与学, 2014 (09)
[4]转变经营思路手工皂小卖家突出重围[J].现代营销 (经营版) ,2015(02)
[5]陈卫东, 陈艳丽.沙枣花精油手工皂的研制[J].现代盐化工, 2015,(06)
[6]手工香皂勾画无限商机[J]. 阿果.农村百事通.2014(03)
作者简介:
高 李(1997.9-),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市人,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丁雨迟(1998.4-),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胡怿宁(1998.2-),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通讯作者:
隋晓莹(1981.3-),女,汉族,辽宁大连市人,硕士研究生,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0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