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量创新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以及对互联网商业领域的不断探索,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蓬勃发展的态势。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技术能够冲破始建于空间的壁垒,打破传统商业以及资金模式中的成本链、运营链等问题。现今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以及大数据技术之间呈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如何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质量,正是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信贷;服务质量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特征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现今大数据技术下的,以在线支付为主,用户交互体验为辅,实现资金流动及用户支付全流程的全新金融模式。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旧与金融脱不开关系,其只是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用户支付的方式。而互联网金融具有如下的特征。
(1)金融服务基于大数据应用。无论是对用户的大批量分析、情感分析、社交情绪分析、信贷风险分析还是实现大量的交易数据,大数据技术都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且对用户的分析能够通过与日递增的数据量而加以分析完善,进而满足以及健全后续小微企业及用户更多的信贷需求。
(2)金融服务高效便捷。互联网金融的全数据流程及资金流程皆在线上进行,且支持多端同时操作。以往用户需要进行刷卡、去往银行进行相关操作,但现今在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3)金融服务成本较低。传统的金融模式具有完整的业务链条,包括中介费用以及各级员工的费用,但现今的互联网金融可以节省各层中间商的花销,人工成本更加低廉,也保证了固定成本价格更加符合商业银行的心理预期。
2.小微企业信贷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使得小型和微型企业可以直接在线申请贷款。小型和微型企业同时可以了解贷款申请条件,准备相应的贷款申请文件并通过在线平台提交贷款申请。P2P贷款服务消除了传统贷款的诸多限制。而借助网络平台,信息变得透明且获取信息的途径门槛更低。自2013年以来,各种在线P2P借贷公司应运而生,许多消费类设备平台如支付宝、京东、拍拍贷和苏宁等先后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虽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发展之迅速无不叫人瞠目结舌。与此同时,在如此快速的互联网发展状态下,其同时暴露出了信贷服务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网络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未享受其权益的相应保护且风险很高。利用互联网技术拟合成的大数据平台也导致金融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存在着前所未有的问题。
其次,小型和微型企业抵抗攻击的能力较弱。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内部规模决定着其不足以抵御风险以及不能够高效控制融资速度,因此为了成功获得资金,贷方常常会放大正面的信息,清除反面信息,这必定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水平失去部分判定标准。
最后,商业银行面临监管不力不当以及相应的法律规范问题。目前,中国并未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监管设定相对全面的行业标准及行为准则,并且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要快于监管的实施。所以小微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打擦边球”的现象,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案。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现状
从目前的商业银行运行模式以及运行现状上看,在创新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了如下三种模式。
首先,商业区的融资模式。商业区融資模式具体指代管理方或主要公司之间的合作为企业界的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的是充分利用贸易和产业集群的长处,实现银行牵头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而与普遍存在业务流程相比较而言,商业圈模式下的审批流程有着如下四个新颖之处,其分别是建立小型和微型企业信用联盟;成立专业团队以批准小微企业信贷;开发科学化的管理系统;目标为“迅速批准,快速贷款”。
其次,基于网上银行平台的商业银行供应链财务模式。企业间行为产生的特定产品和未来现金流量,作为改善整体竞争的报销来源。而现今中国众多银行都已在迎合并采用此种供应链财务模式。
最后,商业银行参与的P2P模式。P2P是指个人之间的小额贷款交易,借方和贷方发布再交易信息,而财务渠道允许个人和企业实现资金满效益。较低的门槛和更高的产量在大数据时代,使得P2P模型成为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2.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商业圈模型中,融资业务的难度有所减轻,但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存贷款的分配。贷款过高,导致融资过程中的信贷成本增加,银行的收入受到限制。
在供应链的财务模型中,供应链中的企业不仅会受到内部约束,而且还会受到诸多来自于外部的影响,进而致使混乱的融资并增加商业风险。大企业以“信用”为主要重点,这将扩大其他企业的信用标准。当某个商业银行的运作出现问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影响。
P2P在线借贷平台在迎合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融资需要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但是P2P在线借贷平台仅用作利益服务机构,但其自身并非金融机构,所以其信息供给的信誉度并不高,贷款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就目前来看,在线借贷平台仍处于发展和持续改进的阶段。
现今的商业银行为了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以对信贷服务质量进行改造以及创新,从某种程度而言切实解决了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问题。而其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也同时降低了交易门槛,提升了交易的效益。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共同责任的共同保险机制有利于风险的防控。电子商务也希望共同收获银行的利息。而较为大型的银行无法满足小微企业信贷的上述需求,这也意味着需要同时满足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利益,例如大型基础企业,银联商务和电子商务平台。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 1.网络信贷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发的在线信用模式与传统的银行信用模式相同,并且两者都是在到期时支付的。贷款需同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在线信用模式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通过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信用服务进行商业化,并涉及各种信用过程中的在线概念,以执行完整的评估过程,包括在线审查,批准,签署和发行贷款资金等。
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数量级、多维度客户数据库,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应用领域平台合作以获取更多客户信息。而共享资源有利于发展客户和其他种类的活动。得益于信贷系统,在线银行和移动银行,这是具有电子商务平台的真正的销售人员的银行。同时,商业银行借助于相应的客户管理平台将客户的各种身份信息进行存储以及后续的处理过程,例如网络信誉值,交易记录和实时客户监控。一旦用户发生违反合同约定的现象,风险控制的方法可以借鉴传统的银行处理方式来实现。
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
商品、信息和资金是现阶段贸易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达到“三合一”,它们就能引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过去,互联网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都受到相应的资金和监管限制。而另一方面,由商业银行带领的整合框架同时能够看到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三合一”正是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量创新的关键。以下的方案便是基于商业银行背景下的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服务质量的创新“三合一”。
(1)小微企业网络信贷的操作流程设计
①中小企业在线申请。小型和微型企业通过在线商业银行系统申请,所填写的用户信息可从支持文档和商业银行下载,亦可通过在线平台访问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贷款要求。在线申请消除了放贷人去往相应的银行并填写书面文件,以及提供众多证明文件和其他过程的需要。商业银行既扩大了受众客户群,又收到了贷款申请,这往往可以让积极的在线营销顺利发展和进行。
②自动过滤“目标客户群”。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进行三方合作,以共享所受众用户的数据和数据库,为感兴趣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分别设置标准,并可以作为基准对未响应的小型和微型企业执行过滤达到满足用户量的最低要求,并及时联系符合标准的企业,从而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目标客户群”。在目标客户群中,用户可以通过与在线系统进行单线联系从而申请贷款。
③修订。当商业银行通过用户在在线平台的操作,收到小型或微型企业的贷款请求时,系统首先检查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然后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商业银行可以在用户大数据平台搜索到贷款交易的客户以往存在的交易记录以及信用评估情况,并合并到微型企业在线完成的信息与中央银行、税务局等有关部门进行比较。
④客户信用评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公司正在共同努力,以建立坚实的用户信息基础并使用大数據统计信息创建更为客观的数据。评级参考中包含用户交易的信息标志和信用评级,还包括小型和微型企业所有者的相关个人信息,信用状态和不良记录。小型上述的整个过程皆通过在线信用系统本身进行检测。
⑤贷款前的调查。对于首次使用信贷的客户,商业银行必须添加一组新的对用户贷款风险以及贷款情况的评估标准。这一系列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摸清企业的状况,以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进而帮助商业银行将低质量的客户与高质量的服务区分开。
⑥声明和审批。在线商业银行系统会自动调整获得客户信用评分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贷款金额和期限。而信贷管理系统自动批准已成功完成信用评分的小型和微型企业。超过标准限额的将由个人批准,低于标准限额的将由信贷系统自动批准,以有效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并提高审批流程的处理速度。
⑦贷款签约。批准完成后为清还贷款的流程,清算方法主要使用在线签约,在保证用户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时间,并为企业融资降低使用成本。
⑧贷款发放。签订合同后,商业银行将发放贷款到用户手中,贷款资金回以实时可用资金的形式转入电子商务或商业银行账户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平台,以便执行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贷款的完整在线操作流程,从而提高贷款提供的效率。
⑨贷款后管理。要通过在线信用系统偿还贷款,及时偿还贷款的优质客户须自动调整其信用额度。商业银行可以选择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利率。
(2)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服务风险防范方式
小型和微型企业有着高操作风险的特征。为确保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其资产质量。对网络关键信用要实施的风险预防措施如下:
①使用在线记录和交易识别客户风险。电子商务平台与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所有交易记录都需用于风险识别重要判定部分。商业银行要通过在线平台对小微企业进行不间断的监督管理过程。
②建立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与网络互动的机制。在获得消息来源之后,每个管理者都可以建立一个交互式网络警报系统。当出现风险警告信号时,电子商务平台将发布有关信用违约的信息,商业银行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为高效的解决和干预方案以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③违反合同后将其暴露于网络中,管理黑名单。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帐户,以及企业的买卖双方发布的信息均要发布到网络中,使网络黑名单上的企业名称和企业所有者的身份信息得到全部曝光,从而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违约成本。
参考文献:
[1]夏恩君,王素娟,张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策略[J].技术经济(1):94-98.
[2]陈承,徐志春.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4):129-134.
[3]陈灿.基于信贷工厂模式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流程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
[4]张翔.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浅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68-70.
[5]陶士贵,许艺琼.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18;No.70(2):52-59.
[6]娄飞鹏.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异业合作模式研究[J].新金融,2013(1):41-44.
[7]邹小红.农村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模式探究——以长乐农商银行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2-65+69.
[8]杨娟.地方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28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