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装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市场竞争压力、品牌产品心理定位和科技研发投入这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运动装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运动装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部分本土品牌开始转型,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通过近些年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指出企业需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品牌内涵,向时尚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运动装;市场现状;发展前景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运动设备的完善,我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这股热潮给运动装企业带来了新机遇、新发展。但很多实力雄厚的国际运动品牌也纷纷进入国内运动装市场,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与国内本土运动装品牌展开市场竞争,这就给国内运动装品牌增加了竞争压力。为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企业应正确认识国内运动装市场现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二、我国运动装市场现状
1.市场竞争压力
我国的运动装行业受国情限制,起步发展较晚,但国内品牌曾一度占据行业内的优势地位,2012年国内部分运动装品牌企业因为库存问题爆发进入业绩下滑和模式调整阶段,让国内品牌与国际巨头产生了差距,也让国有领先品牌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耐克、阿迪等知名运动装公司在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因其强大实力和巨大研发资金投入,再加之巨星代言、全球分销、高超营销技巧等各类营销方式已牢牢占据了大约一半的中国市场。而国内本土品牌之间,安踏通过公司销售经营方式进行了转型,成长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龙头,与李宁、361°、特步与安踏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我国的运动装行业竞争仍将加剧,巨头之间硝烟再起。
2.品牌产品心理定位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品牌认同感的增加,我国的运动装市场竞争已进入到以品牌内涵、产品内在品质为主导的品牌竞争。国内运动服装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应用,同时进行品牌建设。然而,随着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小型企业将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安踏、李宁等国内知名品牌在许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然而,逐渐从消费者视线中消失的金湖、柯美等品牌正面临着逐渐被挤压的困境。随着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工厂,许多中小型体育合同制造商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3.科技研发投入
很多运动装生产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大多数企业没有设计研发团队,没有创新意识和产品升级意识,缺乏对国内外运动装市场信息的准确分析和对未来运动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也因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高端产品缺位、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低下,使得我国运动装品牌缺乏竞争优势。对比国际一线运动装品牌的科研资金投入差距很大,要提升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大研发资本投入,通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来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我国运动装市场发展前景
1.运动装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几年来国家积极宣传并大力推广全民运动,并把运动健身加入了国家战略指导层面,这也给运动装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国家相关政策之外,我国运动类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渐完善,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规模。
由于国家积极推行体育运动指导政策和不断完善的公共基础体育运动设施,使得全民运动健身的参与度有效提高,对运动类服装的需求度开始上升,运动类服装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运动装市场规模从2003年至2008年增长了502亿,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后受到了宏观经济调整、消费升级等影响因素,增长率放缓,但增长速度仍保持在两位数上。到2018年统计国内运动装市场规模增长至2308亿元,比较2017年增长率为11.0%,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如下图。
图 运动类服装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整体消费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同时中国也开始承办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运动装类消费人群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这也使得运动装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国产龙头李宁为例,90年代中期创建品牌开始建设研发,从单纯模仿国外运动大牌到自主设计研发,抓住了国内运动市场高速发展的机遇,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现根据时代潮流变化艰难转型,寻求进步和发展。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营业性收入同比增长32.72%,净利润同比增196.01%,可谓发展势头迅猛。
2.向国际化、高端化转型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强,众多国际知名运动大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国内本土品牌在技术、设计、营销等方面都无法与之抗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必须寻求与其他运动品牌的差异化,差异化自主设计的运动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打开知名度,扩大国内本土运动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范围,树立中国运动装品牌的国际形象。2018年2月,李宁系列产品首次亮相纽约时装周,展现出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东方文化”就是李宁进行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切入点,但目前李宁在全球品牌影响力和部分产品的吸引力上与国际一线品牌还有差距,其利用“单品牌,多品类”的战略规划,正逐步缩短这种差距,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李宁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运动品牌。2019年6月,特步产品也亮相在了伦敦时装周。美国CNBC网站称,中国人越来越接受更时尚和国际化的本土品牌。这反映出中国品牌正从模仿和简单的数量扩张转向创新和质量改进,越来越体现国际色彩。
在国内外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推动下,国内本土品牌逐步转型,尝试寻求不同出路。如在2016年底,李宁与具有134年历史的美国专业舞蹈运动品牌Danskin合作,获得其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独家经营权,以开拓女性运动市场;安踏在2017年10月全资收购国际高端童装品牌小笑牛,開始全面布局童装市场;滑雪、高尔夫等领域的体育服装也被李宁、安踏、361°等品牌纳入关注范畴。这些企业的行动表明我国运动装行业正在向高端化转型,以此来寻求新出路、新发展。 3.消费者针对运动装消费趋于理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运动爱好者会因国产品牌的服装质量和时尚度有所欠缺,而选择阿迪、耐克等一线大牌,而近些年国产运动品牌经历过一段优胜劣汰后,在运动装产品的款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性价比越来越高。消费者也深刻认识到在技术层面上各个品牌区别并不大,消费心理逐渐趋于理性,因此国内消费者则以国产品牌为首要选择。
现代消费者不仅追求产品高品质,追求高性价比,还越来越重视消费体验,以便利化、人性化为追求目标。与以往相比,其在消費过程中更加希望达到自我实现,借助消费来表达和传递社会意义和信息,同时达到表现自己的情趣、地位、个性、身份、品位。因此在面对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运动装消费者,运动装品牌不仅要提升运动装产品的内在品质,撬动需求侧,还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内涵。
4.功能化、专业化、智能化、生态化加强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对运动服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对纤维、纱线的研究,面料的设计及服装结构研究等方面,使得运动装更加舒适、轻薄快干。通过检测运动员高强度运动状态下身体机能的各项变化,推出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防水透水汽、拒油透湿、高弹力高伸缩、保温舒适、抗菌防臭等实用功能。为了让运动员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潜能,提高运动成绩,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开发出了许多专业性能的运动服装,比如短跑运动服、长跑运动服、游泳运动服、冰雪运动服、球类运动服等一系列专业性运动服。同时智能化服装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运用智能化纺织材料使服装性能根据环境条件和身体运动的变化而改变,运动装还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结合,达到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的作用。从运动装生产的最初阶段纤维生产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也维持污染最低水平,使运动装生产、销售各个方面都向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各大运动品牌持续投入科技研发,将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同时,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各运动品牌的功能性、专业性与生态化,也带动产品盈利水平的提升。
5.运动时尚引领风潮
随着多元文化的涌入,年轻一代更加渴望通过自己的穿着展现个性化,凸显自己的风格。普通大众消费者并不过多追求产品的专业性,反而对时尚的敏感度不断提升。国内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运动和时尚的边界开始越来越模糊。面对这一特征,各类品牌拓宽产品线,运动装品牌尝试在设计中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试图吸引追求时尚的运动爱好者。在全民运动健身的大背景下,网红明星们时尚的运动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锐设计师把握当下潮流,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结合新型科技面料、舒适度需求和审美要求,创造出时尚度和舒适度都具备的运动装产品。近期出现的运动化时装就是将运动装与时装相结合,混合运动科技和时尚理念,同时具备运动装的舒适和时装设计感,让运动装可以彰显时尚。2018年来,李宁公司将潮流时尚与运动结合,和知名设计师合作开办了自己的秀场,在国内乃至国际打响了知名度,并因前卫的设计快速吸引了年轻一代的注意力,才有了李宁新一轮的崛起。
四、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应抓住机遇,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转型,加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再造,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应根据运动装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变化,开发出更具时尚化、专业性、环保性、智能化和生态化的运动装,增加运动装市场的丰富度,促进运动装行业不断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朱碧芸.我国体育服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张鑫哲,陈丽华.高性能运动服装发展现状与趋势[J].纺织导报,2010,(5):105-107.
[3]陈永惠.当前我国体育商品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J].价格月刊,2013,(6):48-50.
[4]李龙姣,王越平.我国运动服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针织工业,2011,(1):59-61.
[5]肖必燕.我国运动服装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4):52-54.
[6]周钟琳.我国体育服装行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217-218.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1.217.
作者简介:崔萌(1994- ),女,汉族,山东诸城人,硕士研究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30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