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MPA考核对财务公司影响及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对金融市场的深层次和全方位监管要求催生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诞生。MPA的实施,或将给财务公司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原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简称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指标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类16项指标(见下表)。将全面有效地管理金融机构多元复杂的资产端,加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整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MPA考核主要分为三档,A当最优秀,C档最差。A档机构,七大方面指标均为优秀(优秀线90分),执行最优档激励。C档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项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给予适当约束。B档机构,除A档、C档以外的机构,执行正常档激励。资本充足率和定价行为最为重要,一定要满足,否则直接落入了C档。对于落入C档,那么惩罚机制还是比较严厉的,目前可以预期到的惩罚包括:一是差额准备金制度,A档1.1-1.3倍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C档利率0.7-0.9倍;二是取消或者暂停MLF资格、取消或暂停一级交易商资格。三是口头劝解,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提高SLF利率等。
  一、MPA考核指标分析
  MPA中的七大方面考核核心要义就是宏观审慎目标主要盯住广义信贷,按评分规则看,MPA对资本充足率和定价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都是“一票否决”的考核项,一旦其中一个指标不达标,该机构宏观审慎评估就被认定为不合格,另外五项中有两项不达标才给予不及格考核。根据《北京地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操作指引》,目前MPA实施对象为成立满三年(201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在京外资法人银行、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MPA的实施,或将给财务公司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进一步将MPA体系与目前财务公司行业状况分析,发现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是财务公司日常经营中最易跨越的红线指标。现测算分析如下。
  (一)资本和杠杆情况,分为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资本充足率80分,杠杆率20分,资本充足率是考核的决定性因素,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40分以上,此项才有可能及格。
  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i*)=αi×(最低资本充足率8%+储备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
  从下图可以看出,宏观审慎性资本充足率的考核,有两个关键性的变量,即资产规模和广义信贷增速。
  1.資产规模。在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计算公式中,βi为机构i对整体信贷顺周期贡献度参数,按以下方法确定:βi=宏观经济热度参数(βi1)×系统重要性参数(βi2)。其中宏观经济热度参数(βi1)由行根据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决定,2016年βi1赋值为0.8。而系统重要性参数(βi2)根据不同机构系统重要性决定,在0.5到1之间赋值,计算公式为机构i系统重要性参数=0.5+0.5*该机构资产规模/最大机构资产规模。总体而言,βi系数由央行主观决定,我们只能估计它的范围为0.4-0.8。按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2016年GDP增速为6.5%,CPI预计为3%。截止2016年底根据财务协会统计数据全行业资本充足率为21.25%,财务公司全行业各项贷款增速为23.21%测算,财务公司行业Ci资本充足率约为24%%,此项不满足要求,会直接导致大部分财务公司MPA考核落入C档。
  2.广义信贷增速。广义信贷=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的余额+(表外理财余额-现金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增速偏离不超过20、22、25个百分点(分别对应三档考核对象):60分。若超过,0分。2018年M2目标增速为12%,在广义信贷指标约束下,三类机构广义信贷增速的上限分别是32%、34%和37%;财务公司按增速32%执行。截止2018年底根据财务协会统计数据全行业资本充足率为21.25%,财务公司的广义信贷中自营贷款占绝大多数,假定Ci资本充足率等于2018年底实际的资本充足率21.25%,以此推算需要将广义信贷增速控制在20%以内,才能避免资本充足率指标不达标。截止2018年底财务公司全行业总资产为4.76万亿元,自营贷款为2.08万亿元,满足MPA考核的自营贷款发放上限为2.08*120%=2.50万亿元,投放于自营贷款的资产比例不得超过2.50/4.76=53%。
  (二)定价与考评行为
  定价行为作为最为关键指标之一,从2017年开始,定价行为考评由信息披露(20分)、竞争行为(40分)、存款定价偏离度(40分)三项评分,改为改变为竞争行为(50分)、存款定价偏离度(50分)两项。根据人民银行介绍,存款定价偏离度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应同期基础利率的130%,超过后直接导致存款定价偏离度落入C档。也就是说活期(含协定)定期存款定价不得高于同期基准的130%,此项对财务公司定价行为有较大的约束,为公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设定了上限红线。一方面需要提高达到国资委要求的资金集中度70%,一方面对于上浮利率空间十分有限。对此财务公司由于受制于自身业务的开展,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对成员单位产生存款吸引力。
  通过将MPA体系与目前公司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正是财务公司日常经营中最容易跨越“红线”的指标。
  二、MPA对公司的影响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有较大差异,其功能定位主要是为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致力于提高集团资金集中度,另一方面则最大限度在集团内部调剂资金余缺,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之目的。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给处于正在快速成长的财务公司,带来新的不利影响。虽然MPA评估相比以往考量的要素更加全面,但最终的评估落脚点仍然集中到了信贷规模的增速和定价行为上来。广义信贷增速,从全局角度来说需要管理和控制。
  随着对广义信贷规模的约束和控制,其信贷收入和各项投资性收入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如广义信贷增速受MPA评估制约将一定程度上波及到公司的利润状况。实施MPA也将限制财务公司信贷规模,无法满足成员单位的需求,资金集中度越高资金效率反而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平台功能的发挥。
  人民银行虽然不再设立信贷额度限制,但公司的信贷规模实质上还是受到MPA评分的约束,业务增长规模和广义信贷增速评分将互为矛盾。广义信贷增速过快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呈现常态化,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长期不达标而被“一票否决”至C档,并造成一定的利息收入损失。
  MPA对定价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存贷款利率限制的取消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基准性弱化,财务公司自主定价的能力将成为风险管理和经营发展较为核心的竞争力,商业银行的定价报价必然会给财务公司带来较大影响。
  三、结论及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是MPA考核是针对主要是无论数量还是体量都是绝对主力的高度市场化的商业银行,MPA考核首先是满足财务公司的金融属性下的外部监管,两大关键性否决指标,资本充足率和定价行为对财务公司来说都是相当不利的,一方面约束对内成员单位的自营贷款发放,上限大约为总资产的53%,一方面约束对内成员单位存款的定价浮動,上限大约为人民银行同期基准的130%。财务公司缺乏像商业银行吸收结构存款等的丰富手段提高存款利率,又受制于自营贷款规模的限制。对于提高管理要求的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无异于雪上加霜。需要在保证满足监管,保证金融属性的稳定的前提下。短期内需要更多的依赖于内部管理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外部监管政策的积极支持。
  二是区别对待财务定价行为考核。MPA体系对定价行为考核中的存款定价偏离度,是将财务公司与全部参评的所有金融机构一同考核,这与成立财务公司的服务属性相背离,财务公司存款定价高低,既是集团内部资金收益的分配问题,也是资金集中度高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财务公司给成员单位存款定价高,是财务公司行业的普遍现象。作为支持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借助财务公司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未来可考虑对财务公司行业进行单位定价考核,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区分,体现财务公司所属经营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张吉光,赵建.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银行家,2017(07).
  [2]张健华,张晓哲.MPA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访华夏银行行长.中国金融,2017(10).
  [3]王丽娟.表外理财纳入MPA的影响.中国金融,2017(7).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33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