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农村建设需要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利用城镇发展成果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建设的探索实践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认识分歧进行分析,并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如何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统筹发展;现代农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6.087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06-0-02
0 引 言
农村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建设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新型城鎮化建设以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基本特征,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中国农村建设的探索实践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认识分歧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人民公社为代表以农补工的方式,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使我国农业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乡统筹发展方式在农村得到了普及,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战略实施,土地承包实现了三权分置,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没有理清,有的学者认为城镇化建设会把农村完全消灭。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相关。同时,对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理解也有较大差异,提出多种不同的表述,比如,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等。提出了可以采取合作社、农场等多种合作方式,对农业产品提出过安全、绿色等概念。新农村建设标准上的差异给人们带来认识上的混乱,使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产生疏离。
2 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由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农民的出行、饮水和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依赖于农作物种植,现代农业企业生产能力不高,没有形成农业多元化经营的局面。一些学历较高、懂生产经营的农民进入城镇,农村人口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无法促进农业现代化。②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不断变大。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弱,教学设施落后,撤点并校使学生上学距离变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服务等与城市还有很大差距。③社会问题突出。随着农村留守群体不断变多,进入城镇的农民无法解决子女就业和配偶进城问题,只能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农村老家,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镇,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人口不足的问题。④生态环境存在隐患。农村污染治理体系还不健全,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没有集中处理,还在采用秸秆和木柴作为燃料,天然气和自来水还没及普及到农村。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出现板结,很多农村生物已经灭绝,农村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3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
3.1 以城镇建设理念促进新农村建设
①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村产业。城市工业高度发达,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商品流动十分便捷,工业化理念可以提升农民思想认识,让农民掌握较高的农业科学技术,给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农业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经纪人,随着新型农民出现,可以使农业生产者变成经营主体,使农村产生更多的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②在农村普及城镇基础设施。一些农村村落距离较远,道路、供水等设施配套难度大,可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村人口实现聚集,以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建设,做好科学规划和统筹,让农村基础设施达到城镇水平,可以使农村生活更加便利。③以城镇标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以城镇建设标准进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办学条件,解决农村学生就学远的问题,让城乡教育可以实现均衡发展。建立起全科医生和分诊医生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医疗卫生能力,解决农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形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做好技能培训工作,为农民创收提供条件。做好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让农民在业余时间可以丰富精神文化。④城镇文化提升农村乡风文明。以城镇文明建设标准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差的问题,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了解生态环保理念,树立自信心,营造出良好的农村社会氛围,让乡村文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2 以城镇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
①城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城镇产业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配套设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大量人口流入城镇,农业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农业生产资料变得丰富,给农业产业调整带来了发展机遇,城镇产业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实现农村产业升级。②把城镇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区域。由于城镇区域的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完善,应该把具备条件的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附近的农村区域,不断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把公路、供电、燃气、排水等普及到附近乡村,给农民出行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城镇中。③城镇和乡村公共服务同质化。城市里有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应该把城市公共服务带到农村区域,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市民的同等待遇。还需要做好农民的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镇教育、卫生和养老等向农村人口开放,让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发展。④城镇现代文明带动农村文明程度提升。城镇区域经济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城镇工业具备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民思想意识,便于接受新型农业技术,转变原来保守落后的观念,使农村整体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3.3 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者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联系。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实现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农村发展还可以促进城镇经济繁荣,需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富余的农业人口可以就近实现城市化,避免给大城市带来人口压力,还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位于城乡接合部农民,可以进入城镇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农业人口的重要承接地。而人口数量较多,发展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配套的产业比较成熟,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可以按照城镇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并配套城市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同样的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化建设可以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水平。随着农业人口数量变少,使从事农业生产人员获取到更多的生产资料,为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城镇资源反哺给新农村建设,可以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农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4 城镇化背景下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4.1 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城镇化总体布局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实现同步发展,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区域,按照城镇建设的标准来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农业生产用地,实现工业和农业的产业集聚,科学规划好城镇建设,做好城乡建设空间布局。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以城市工业发展促进农业振兴,重点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扶持好农村新兴产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形成农业生产规模。三是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实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要素实时流转和交换,进一步减少城市差距。四是从城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城乡统筹发展指导,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2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技术升级、产品质量提升。新农村建设需要引进城镇中工业生产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组织农业生产经营,采用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一是给农民更多的自主经营权,随着农村生产资料增多,可以建立起良性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三权分置的完成,给予农户更多生产经营权,农村土地可以得到优化配置。农村生产资料不断变多,给具备农业技术和资金的用户扩展生产规模的机会,也为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打造出先进的农业园区,把农产品生产向着安全、高效方向转变。三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借助优势农产品进行产业布局,打造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做好农村新型产业规划,打造农业景观旅游线路。
4.3 打造农村绿色生态环境
城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应该树立起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一是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做好科学规划,保护传统文化和乡土风貌,对传统历史名村加大保护力度。二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合理的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鼓励采用绿色肥料,推广和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三是做好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做好土壤和河水污染治理,加大水土保护力度,做好农村生态综合治理工作。
5 結 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把新农村建设纳入进来,建立起城乡发展协调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的“双轮驱动”,为完全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天曌,刘沛林,王良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路径选择——以萱洲古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9(1):133-145.
[2]余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19(1):127-131.
[3]佟伟铭.乡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
[4]胡靖晗.海林市“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1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