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物流金融作为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它是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将金融企业、企业客户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紧密联合,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互联网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在规模化的行业战略转型大浪潮中,物流金融作为创新型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有待探究。本文基于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面临的机遇、挑战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物流金融服务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物流;互联网+;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56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2-0-03
  1 “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1.1 物流理论
  物流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意为货物分配,后流入日本逐渐演变为“物的流通”最终定义为物流。二战期间应用于军事中的后勤管理模式:合理配备人员、设备、物资与获得、维护、运输之间的合理关系,正是物流概念的基本雏形。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物流理论体系基本建立,提倡一体化物流,将生产、供应、销售有机结合为整体,实现生产与流通的纽带和促进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也是至今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物流理论基础。
  我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在物流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譬如,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电商与物流之间的必然联系、物流产业在国民发展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与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市场的必然联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2 物流金融理论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其实质就是在物流业运行过程中通过金融产品组织或者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达到资金运转平稳并发挥资金最大价值的目的。我国物流金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相对落后,目前原有的以融资机构为基础的阶段逐步发展到了以物流企业或银行等金融为基础的发展研究阶段,物流银行概念正在被逐渐渗透。
  1.3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达到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银行间接融资的资源配置效率基本相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打破原有少数专业精英控制金融市场的传统市场模式,更加民主化、自由化。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行业兴起而诞生的衍生行业,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凭借便捷、高效、灵活度高等特点改变着金融行业的市场格局,对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构成巨大威胁。
  2 物流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物流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形式逐渐丰富,总的来说,物流金融模式分为物流仓单金融、物流授信金融和物流结算金融,本质上即是存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是只有资金需求的一方将有用的货物存放在物流企业,通过物流企业出具的仓单作为质押担保向金融机构换取资金,金融机构依据质押仓单向融资方提供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型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订单融资是指金融机构依据物流企业现在的企业规模、负债比例和信用程度等综合标准进行评价并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信用额度。有资金需求的供方将相应价值的货物销售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依据自己的信用额度向有资金需求的供货方提供短期资金周转,再由物流企业将货物销售给需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方向金融机构借贷的时间和费用。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物流企业采用承兑汇票、垫付货款或代收货款等方式为企业进行融资,物流结算融资是源自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和生产运营造成的资金不足,其融資渠道匮乏、资质以及信用程度不足以通过金融机构信贷审核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这3种模式占据了物流金融市场的主要业务,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大、融资难、融资机会少的问题。
  2.2 物流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物流金融模式,物资、资金以及信息能够进行更大程度的流通并实现了极大价值,三者的顺利流通巧妙地实现了企业所需的增值服务。时,由于物流金融行业供应链所涉猎范围极广,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发展机制不健全,以及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有资金需求的供方三者利益协调所产生的矛盾等问题,都时刻阻碍着物流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由于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机构,难以具备专业金融从事者的行业素养,再加上审核机制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借贷者无偿还能力或者货物价值评估标准不一造成的价格差异等情况。第二,物流金融行业缺乏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尚不明确,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第三,行业准入制度、约束机制不完善,涉及人员复杂,不乏有人为满足私利联合物流企业共同欺诈。
  3 “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物流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同时具有以较高灵活度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货币资金周转功效,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逐渐占领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下,将互联网金融概念引入物流金融市场无疑为物流金融带来了机遇。
  3.1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占据优势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者,但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推进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物流行业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电子商务行业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得以快速扩张,物流行业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机。
  随着电子商城迅速发展,小规模物流流通行为越来越多,快递行业应运而生。同时,各类电商平台迅速崛起,推动了以生鲜配送行业为主要代表的定向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全国各地资源配置均衡。物流行业除交易量增量显著外,行业监管机制、配送时效以及配送的路径规划逐渐趋于完善。可见,物流行业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关键取决于改革创新。
  此外,物流企业在改革创新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探求市场真正走向与市场真实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从供应链优化着手逐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我国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2 “互联网+”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模型在现代的战略规划报告中经常应用,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将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别组合并进行综合与概括的一种分析模型。
  就物流金融相关企业而言,其内部优势包括资金流转灵活、供应链企业相关资源丰富、资金周转成本较低。劣势包括资金运动所涉及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以及资金需求者三方相互制约关系不完善、从事人员专业性较低、缺少法律法规及行业机制的有效保障、监管制度缺失。从外部来看,在经济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社会资源将进行重新分配,互联网金融带动下的物流金融需求更大,可形成相应的“互联网+物流”金融产品。威胁包括其他互联网金融品牌抢占市场、审查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线上审核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不足等。
  基于SWOT分析法,物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模式创新需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物流金融专属机构,以充沛的货币资金拥有量应对新环境下激增的市场需求。第二,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把握市场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机,重新建立原有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拥有货物供方之间的关系,形成三者相互制约的新局面。第三,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在形成三者相互制约新关系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运转灵活特点,简化资金运动形式,同时提高货物附加价值使用率,增加市场参与者收益以应对市场竞争。第四,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完善运行监管机制,设立监管机构,充分实现线上线下逐个环节层层把控。培训专业物流金融市场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专岗专人,不断提升行业规范程度和专业程度。
  4 “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结论
  “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优势主要在于为以物流企业为第三方媒介为金融机构和具有货物所有权的资金需求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资金运动平台,以提高行业剩余服务价值。
  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市场仍存在诸多发展弊端,因此物流金融行业的理论基础发展自然阻碍重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全国各领域经济均面对着战略转型,物流金融行业只有立足于解决自身劣势、大力发展自身优势,充分把握转型过程中市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尽力避免外部市场威胁造成的损伤,将4个关键点结合起来,在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资源调动的前提下,依靠政府提供的新兴产业支持,尽可能完善法律法规和运行监管制度,将行业进行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整体改革,并推行创新性物流金融产品和物流金融运动形式,从而才能积极应对互联网经济浪潮下的改革形势。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在短短40年之间迅速发展并重新屹立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物流金融业行业高速发展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这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领导,更源于我国经济有勇气接受不断的变革和挑战。然而物流金融行业仍然面临诸如风险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迫切需要探索出能够解决发展过程中诸多新问题的共赢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樊红燕.“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贷款业务创新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
  [2]王宁,吴明,李曼音.用新型金融业态打造京津冀商贸物流产业群[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
  [3]王華,张毅.“互联网+”战略对物流金融的创新模式影响机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6(11).
  [4]万泉.论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J].电子商务,2009(7).
  [5]胡恩生.基于区域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6]蒋益辉.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4).
  [7]冯耕中.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分析[J].预测,2007(1).
  [8]储雪俭.初探物流金融的经济学原理[J].物流技术,2006(5).
  [9]任文超.从“物资银行”到“物流银行”[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9).
  [10]王夫乾,杨斌.基于供应链分析的中小企业融资[J].当代经理人,2006(4).
  [11]邹小彭,唐元琦.物流金融:物流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7).
  [12]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 浙江金融,200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7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