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经管类学术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分析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及授课实际,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培养经管学术类研究生的学术应用研究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成果导向;过程控制;高级组织行为学 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1-0138-04
Abstract: Advanc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according to results oriented teaching mode,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conducted a thorough exploration. That is, how to take the result as the guidance, to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way of process control, helps students to complete a paper of high quality basically.
Keywords: Results-oriented; Process Control; Graduate Teaching; Advanc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始于美国,美国教育学家斯派蒂(Spady,W.G.)在1981年首次提出“成果导向教育”的概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1],而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模式是一种以成果为基础导向的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较,成果导向教育注重结果,强调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是一种注重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斯洛克、布兰迪等多位教育学家则将成果导向教育进一步系统化,提出教学改革应从“投入”转变为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将教学重点从学校、教师讲授知识转移到结果:即学生最后学会了什么,课程体系设计定位的是学生毕业时具备的实际实践能力,其最大的特点是从反向逆推去设计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具体学习任务。
成果导向教育自创设以来, 其研究逻辑经历了教育理念原理—工程认证—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的实践应用。而研究主体则经历了由欧美学者创设、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引进推广、大陆学者继承发扬光大的过程。通过对国内相关“成果導向”文献进行查阅发现,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高职院校、课程大纲的设计与编写、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等,已经实施以成果为导向教学改革的有体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课、英语、会计和Java SE程序设计、采矿工程专业等。鞠永红、杜国用等学者从宏观、微观、评价三个层级, 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 阐述高职院校如何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内涵发展。其在课堂教学环节指出: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如何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 如何把“灌输课堂”转变为“对话课堂”, 从而实现课程改革、课堂改造、方法改变等[2]。彭苏萍、朱亚旭等学者基于成果导向和课程地图相关理念,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以教师实践经历、指导学生创新能力成果、学生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四方面评价表来考察教学效果[3]。刘春娟则对高职院校建立起英语教学的“成果导向型”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成果导向型”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强化“成果导向型”课堂的教学设计环节, 加强“成果导向型”教育模式的教法创新, 制定合理的“成果导向型”教育目标等方法[4]。杜仪方等把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引入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其与现有教学模式相结合[5]。综上所述,目前已有基于结果导向的研究主要客体都是本科教学和高职教学,而对研究生群体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不成体系。
众所周知,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科生教学,有其特殊性:第一,研究生课堂规模小。研究生专业课课堂通常都是小班授课,人数相对较少,以小组形式可以展开讨论;第二,研究生课堂学时设计通常具有弹性。为了便于研究开展,专业课课堂通常都是以4学时授课,课堂时间安排具有一定弹性,这样的课时安排,师生可以进行问题的深入讨论,充分发挥课程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利用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法。因此,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全日制学术研究生的教学。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阐述笔者教学中怎样以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剖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进而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文章写作能力的过程。 二、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研究生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体系上,缺乏整个组织行为学这一学科的知识整合。第二,教学内容上,研究思路训练和研究统计方法的有机结合缺失。第三,考核方式偏向于理论考核,对学术能力的考核重视不够。
高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探索。其中有两条主要研究线索:一是认为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该理论体系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6-7];另一条研究线索就是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研究。如杨文彬、李南(2017)认为问题导向教学(PBL)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合应用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其更强调学生能够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知识[8-9]。截至目前已有文献,运用成果导向教学方法探讨研究生群体、并且研究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尚且没有。
因此,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缺失强调培养学生发现现实管理问题、设计研究思路、寻找合适问卷、分析解决问题等与科研实践紧密相关的能力训练;第二,课程内容上缺乏应用性、交叉性、前沿性问题的讨论和启发;第三,教学方式上,存在教学形式单一(以讲授式为主)、缺少个性、师生互动不足、教育技术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第四,在评价方式上,缺乏多样化且强调过程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10]。综合以上几点分析,目前学术型研究生高级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应充分发挥应用型研究的特点,要注重训练学生“成果”意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和模式应该明确体现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学会运用学术文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上。
三、高级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及对策建议
(一)课程教学体系及内容设置需要整合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学术研究思路
高级组织行为学是探究组织中个人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及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分析其产生原因,寻找其心理与行为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引导和调节,以提高组织成员绩效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学体系要以规范、方法、逻辑来贯穿。课程总体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模块、方法模块、研讨答辩模块。三大模块环环相扣构成了论文成果导向下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完整授课体系。比如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个体行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群体行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领导风格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通常都包含在这些模块中。那么,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按照正规学术论文研究标准设计教学环节;第二,注意研究过程指导控制。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把可能形成研究成果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研究的关键点去训练学生。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的学术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中,该课程内容模块可以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研究思路、常见统计分析方法、个体与组织关系、群体与组织关系、领导方式与组织绩效。比如“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训练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内容的一个模块,体现在教学体系中则归属于理论模块。其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把握: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该问题?——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第二,别人都做了哪些研究?运用了什么方法?有哪些数据或观察?得到过什么结论?是否存在不确定的地方?
第三,研究进展及现状(文献综述)梳理。
第四,我们打算用什么假设、方法、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研究论证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六,研究发现是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及引申、讨论)
第七,下一步需研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研究建议有哪些(方向)?
此外,开始理论模块之前就要把组织行为学这一学科的经典文献推荐给学生。如,英文A类:AMJ、AMQ;JAP;HRM、ROB;国内的涉及组织行为学研究的CSSCI类以上期刊: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科研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学报、管理科学等。此外,陈晓萍、徐淑英等撰写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要求学生必须通读和讨论。
(二)成果导向下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证的相互融合、教学互动
本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徐淑英教授所提倡的北美的研究范式。
课时安排上可考虑采用三三制:理论内容讲解占1/3,课堂研讨占1/3,学生自主学习占1/3。一般授课方式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讲解,而成果导向下的授课方式则需要两条线并行:一条是教师为主体的理论讲解和训练,另外一条就是增加学生研讨、自主学习讨论。
第一,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以分析讨论为主,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从多方面构建学生课程学习支持体系,如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线上线下学习咨询,以及课程学习指导,开展课堂学生课程学习交流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研讨模块把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学术期刊拿到课堂,每名学生手里一本,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包括论文题目判断分析,文章架构、研究方法分析;此外,教师既可以把组织行为学前沿问题和当前最受关注的现实问题发给学生,也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選题,利用课下时间收集整理文献,提炼题目。可以建立QQ或微信群,随时向学生传送一些组织行为学相关的问题、讲座,鼓励学生就选题进行头脑风暴,查找资料,表达各自观点和看法,阐述研究思路,相互点评,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和技巧。每课时中安排3—5次提问答疑环节,带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激荡,改进信息通道,变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思考探索。重视激发学术研究生的学术争论兴趣,发掘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统计分析方法和组织理论分析的有机融合。管理学研究方法很中重要内容就是实证分析。离开统计分析和实验教学环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论文就很难得到主流学术期刊的认可。因此,可以利用研究生教学时间弹性的特点,安排学生自带安装SPSS、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电脑,课堂直接进行论文研究训练。如教师可以选择信度高的调查量表,让学生当场填写统计,并让学生运用学会的SPSS软件输入数据、导出数据,并结合研究内容对数据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且更容易理解高级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同时,实证论文的数据来源之一也是调查问卷法,掌握量表的制定、成熟量表的使用以及量表结果的分析对提升实证论文书写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增加案例应用研究。就目前来看,案例分析的方法是学术研究生教学主要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结合企业和组织的实际,挑选具有较强的社会发展适应性和实践借鉴作用的案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没能被科学和充分地运用,往往会出现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教学效果低于预期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通过运用好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特别是把晦涩抽象的高级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去,锻炼学生案例研究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研究分析能力的提升。
第四,适当增加企业实地学习机会。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多为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体会不深。管理学的问题要在实践中寻找,教师要安排企业参观座谈,了解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参观座谈寻找研究的课题。
(三)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法改革要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第一,完成论文考核。完善的考核方式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自觉提升研究能力。成果导向的高级组织行为学课程考核强调全过程考核,尤其考核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紧密结合。如考核成绩的50%以论文来衡量:从开始的选题、开题、文献整理、理论阐述、统计分析等教师要全程指导,规定每名学生在期末要参与答辩并上交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一方面指定其他两名学生点评同学论文,通过互相点评,进一步厘清论文写作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在答辩中要给予点评;第二,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考核。在高级组织行为学期末理论考试内容上,建议采用开卷形式,学生可以带各种参考书。理论测试应该加大实际应用题目类型的比重,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考核内容和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和可行性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迅速,对企业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要培养出社会及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较高的、能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经管类学术研究生专业课程一般与未来就业从事的工作关系非常紧密。在课程教学改革上,应根据课程特点,围绕成果导向,注重过程控制,加强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几个环节来尝试推进改革。当然,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难度,其对高校任教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本身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构成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鞠永红,杜国用. 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237-239.
[2]彭苏萍,朱亚旭,樊金璐,宋梅. 基于成果导向和课程地图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J]. 煤炭经济研究,2017(2):28-32.
[3]刘春娟. 基于“成果导向型”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 才智,2017(14):164.
[4]杜仪方.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1(4):122-124.
[5]劉芳.基于素质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6(9):206.
[6]刘莉芳.《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5(17):98-99.
[7]杨文彬. 论问题导向教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2):176-177.
[8]李南.《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162.
[9]贺光明.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中国市场,2016(38):117,119.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70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