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金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彩霞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激发新动能的核心就在于创新。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因数量多、分布广,对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推动创新贡献巨大。既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力量。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是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中小企业地位的日益突显,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地位中的作用,立足金华经济环境、科技禀赋等实际,针对促进金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出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金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背景:浙江省是中小企业大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是浙江的“金名片”。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11月14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实施“雏鹰行动”,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17年4月,金华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3月1日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雄鹰行动”、小微企业培育“雏鹰计划”,从中央到省及县市一系列促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为推动金华市域治理全面实现“两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一、金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从2017年金华市规下工业创新调查显示(调查共抽取规下工业企业样本254家,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涉及),有14.6%的企业实现了创新活动。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最高达43.2%,实现工艺创新的企业占比最低为18.9%,实现组织创新的企业为27.0%,实现营销创新的企业为40.5%。
   1.从行业分类看,传统行业占了半壁江山
  在调查的34个行业大类中,调查样本数居前的行业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1.4%)、金属制品业(9.1%)、纺织业(7.1%)、纺织服装服饰业(7.1%)、其他制造业(6.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5.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1%),这7个行业合计占51.6%。实现创新活动企业数居前的行业是金属制品业(13.5%)、纺织业(13.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0.8%)、纺织服装服饰业(8.1%)、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5.4%)、家具制造业(5.4%)、造纸和纸制品业(5.4%),这7个行业合计实现创新占62.2%。
   从地域分布看,创新水平各不相同。义乌市及金东区的创新比重及实现水平高出全市平均9.7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义乌市、婺城区及永康市的产品或工艺创新能力较为突出,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浦江县、义乌市及东阳市的组织或营销创新能力较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磐安县被调查的所有企业都没有开展创新活动,兰溪市及武义县创新能力也较低,仅为4.0%与7.1%。从创新技术看,以独立研发为主。开展创新的规下工业企业中,独立研发的占59.1%,合作研发的占18.2%,购买技术的占13.6%,委托开发的占13.6%。
   从创新规划看,形式较为多样。在全部调查企业中,有43.7%的企业制定了未来创新发展规划。有创新发展规划的企业占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比重达89.2%。有创新发展规划企业中,60.6%的企业表示要开发新产品,51.5%的企业准备拓展市场或采用新的营销手段,36.4%的企业打算引进新设备,30.3%的企业准备引进新技术,9.1%的企业有意涉足新的行业或领域。
   2.金华市实施科技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后,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2018年,金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582家,与2015年相比增加1569家,提高44.84个百分点。实施科技“三清零”行动计划,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动能不断提高。2017年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为1457家,比2015年增加27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39.5%,开展RD活动企业数占全省比例高达10.5%。2018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42家。全市累计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226家。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1.融资率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靠自有资金举步维艰
   金华市开展创新活动的规下工业企业中,95.5%的企业创新资金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只有4.5%的企业创新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通常以众筹、风险投资、政府资金、民间借贷及接受委托资金等融资渠道上获取有效支持。因中小企业部分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金额小、需求急、贷款周期短等原因,造成抵押贷款时,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会实行更严的信用评估,甚至调高抵押资产折扣率,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以致除正常生产之外,部分中小企业无力开展设计新产品、引进新设备等创新活动,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效难以得到保证。
   2.创新平台不够集中,资源吸引力集聚不足,科技孵化功能不强
  尽管目前金华有市级以上科技创平台91家,但是认定为国家级的仅3家,认定省级的仅28家。大多数科创平台能级不高,存在空间分布散、规模容量小、孵化能力弱等问题,创新創业吸引集聚能力不强,严重制约金华城市创新能级的提高。
   3.创新动能不足,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强,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人才是创新的基础,从中小企业各项困难的调查中显示,规下工业企业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54.5%的企业有“人才短缺”的问题,27.3%的企业表示“适用技术短缺”。中小企业特别是规下工业在生产技术、工作环境、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对专业工人及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对高技术人才无法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与更广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招人才难,留人才更难”的严峻问题。金华市长期以来缺乏大院名校,仅有的“211”院校浙江师大作用未充分发挥,受城市区位品位等因素限制,对领军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受生产规模及科技含量所限,中小企业缺乏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意愿与合作渠道。导致提升创新能力水平造成极大制约。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五大因素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1)创新政策宣传力度不够,62.2%的企业不知道有相关扶持政策;(2)创新政策门槛设置较高,40.5%的创新企业不满足享受政策的条件;(3)政府部门“最多跑一次”力度有待提高,16.2%的企业认为办理手续繁琐;(4)创新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10.8%的企业认为政策吸引力不足;(5)创新政策兑现监督机制有待建立,5.4%的企业认为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三、促金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1.发挥金融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拦路虎”。改进服务模式,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职能。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的诉求和难点。丰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拓展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功能,引导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成立“双创”基金,加强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同时根据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特点,支持发展形式多样的抵质抵押类信贷业务及产品,开展贷款风险补偿试点,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从而让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2.加大社会服务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扩大创新发展平台
   深入把握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在现有服务体系和框架基础上,建立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的方式,在中小企业比较集聚的创业园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试点,引导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开展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帮助企业与高校搭建合作互助平台,在高校、科技研院所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为中小企业吸纳科技成果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标准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积极推进发展“互联网+中小企业”,切实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
   3.坚持以用以业为本,切实加强人才引领发展能力建设。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用好金华市高校学科创新资源,搭建校企人才培育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互联,加强高校科技资源与企业的有效对接。重点布局建设金华大学科技园和义乌大学科技园,嫁接大院名校创新创业资源。培育企业所需相关专业人才。建成“边学习、边工作、边创业、边生活”的众创空间,大力吸引和培育孵化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到2025年,打造金华科技城、金华大学科技园、义乌大学科技园等三个青年大学生集聚地,基本建立适应青年大学生成长、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有力保障金华中小企业人才之需和智力支持。
   4.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结构。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后盾
   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调整完善科技计划立项、任务部署和组织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承担研发任务的比例”、“鼓励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按照中央要求,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结构、提升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率方面下功夫。各部门联动切实将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税费、制度性成本、用工成本、財务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等方面给予创新企业以“最多跑一次”的效率落实到位。对加计扣除政策充分考虑根据企业创新实际的门槛适当放宽。切实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有力财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严军花.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136-137.
   [2]维姆·范哈弗贝克,陈煦.中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J].竞争情报,2019,15(05):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1980.htm